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

按理說李崇豹可以搬師回朝向兄弟李旭覆命了,可惜他心裡不是這麼想的。自從雍軍一舉北上遼東滅掉史思明後,李崇豹就被他父親李嗣業任命爲幽燕節度使雪藏起來。後來李嗣業下達的參謀制度,剝奪了節度使的掌兵權力,成了只管地方行政的閒職,李崇豹也找不到機會建功立業。

此次南征是他重新得以建功立業打造名望的好機會,只是參加戰役已經是半路撿桃子,沒有多大發揮餘地。最後撿到僕固懷恩的頭顱與他設想的功勳不相符,殘唐皇帝又逃到了茫茫的大洋深處,他沒有水師可以追擊。

恰巧這個時候南詔王帶着軍隊趕到,與雍軍在從林邊緣遭遇,南詔人手持長矛和毒箭,驅趕着大象向前衝鋒,雍軍被這龐然大物給嚇住了,紛紛不敵後退。

李崇豹在馬上喊叫着收攏住潰散的軍隊,退出六七裡地後把炮陣給調了上來,前後兩排玄武炮分別填裝破片和開花彈,對着快速奔來的大象點燃了捻子,炮口轟隆隆地噴出了白色的濃煙,一時間叢林中彈片橫飛。

南詔國的大象被大炮轟得尖嘯不已,慌忙掉轉身體朝着叢林深處跑去,將跟在他身後的南詔兵衝撞踩踏得潰不成軍。

南詔人從未遇過這種東西,以爲雍軍中有會巫法的道士,能夠召喚大自然中的雷電,紛紛潰散逃跑。

李崇豹大爲得意,立刻進兵南詔國,若能將南詔王生擒前往長安。弟弟李旭該如何加封他的王位,郡王也應該變成親王了吧。

他下令兵卒們進入叢林中,但是將士們卻怨聲載道,唐軍已經被徹底殲滅,基本任務也已經達成,他們再沒有必要去費力不討好。幾個李崇豹麾下的將領也前去勸諫:“聽說這叢林中瘴氣叢生,我們北方人到了這裡大多承受不住,多半會病倒身亡。天寶年間鮮于仲通曾帶兵征伐南詔,六七萬人死於非命。”

李崇豹對這樣的勸諫十分反感,怒而說道:“豈能把我與鮮于仲通相提並論,我軍能夠消滅唐軍,說明我軍遠遠強過唐軍,區區瘴疫豈能阻擋。聽我的,大軍繼續行進將南詔滅掉。”

雍軍在密林中繼續前進,行進初期一帆風順,南詔國組織起的散兵遊勇一觸即潰,但隨着時間的逐漸拉長,雍軍這些漢人兵卒在叢林中的水土不服逐漸顯現了出來,得了瘴疫的人逐漸增多。

李崇豹爲了潑天大功,故意無視了將士們的疾病,催趕着他們前進,又命後方組織民力運送糧草,使得大量兵卒和民衆死在了南下的路途上。雍軍接近大理城之後已經是精疲力竭無力再戰。

南詔王敏銳抓住機會進行反擊,殺掉了大量的雍軍,幸好雍軍意志頑強不至於潰敗,但已經無力再戰。將領們再次向李崇豹勸諫,李崇豹決定再拼他一次,遂率軍炮轟大理城,他實際上已經對壓服南詔不抱任何幻想。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南詔王已經先頂不住了,派使者前來軍中求和,並願意上表國書,納貢求和。

李崇豹喜出望外,遂帶着南詔使者收兵回廣州,回到廣州後乘坐海船北上從錢塘江入海口進入餘杭,接着從運河北上回到洛陽,又從洛陽前往長安。

新登基不久的李旭得知兄長滅掉了唐的最後一支力量,又超額地完成了任務,順帶徵服了南詔,還將南詔國的使者帶了回來,當即十分高興,降下旨意加封李崇豹爲燕王,繼續擔任幽燕節度使坐鎮幽州城。

親王乃是宗室能夠得到的最高位分,通常是皇帝獎賞給成年的兒子們的,李崇豹身爲皇帝的兄長,得到這個這個位分無可厚非,但他不認爲這是皇帝賞賜給自己的,而是自己應得的。

等皇帝獎賞完李崇豹後,宰相徐賓帶着派給李崇豹的文官參軍韋應物來見皇帝,韋應物主動揭發了進攻南詔的真相,以及點明瞭李崇豹進攻南詔國的過程中損失慘重的事情。這讓李旭心中頗爲不快,李崇豹明顯欺騙了他。

徐賓趁機上前勸諫:“幽燕之地民風彪悍,地方牙兵勢力還存在,而幽燕乃是北方邊界重地,即使太祖武皇帝利用參謀制度剝奪了節度使權力,但派燕王前去坐鎮怕使其借權座大,與地方牙兵相互勾連,形成氣候啊。”

李旭想了想,笑着搖搖頭說道:“他是我的兄長,自家兄弟朕都信不過,還能信得過誰。”

說罷他便決意將李崇豹派往了幽州,繼續擔任幽州牧執掌河北道大權。

徐賓從紫宸殿中走出來後,望着天空感嘆道:“先帝,主公,徐賓有負你的囑託,兄弟鬩於牆的慘劇就要發生了。”

……

李旭執政穩定之後,對李嗣業制定的兩稅法進行了完善和加深,當時李嗣業在進行統一戰爭,新稅法並未推廣到全國,且對權貴階層也沒有觸及到。他上臺後的改革相當徹底,而且顯得激進。他要求全國所有耕作的土地都要進行納稅,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無差別對待,而且要求根有土地佔有數量來逐級調高稅額,規定一戶擁有土地一千畝以上,上繳稅率就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繳三十分之一成。

這樣的舉措無疑是觸碰了少數的既得利益者,能夠擁有土地一千畝以上,基本上都是大地主或者權貴階層,藉着雍朝南征戰爭的東風,這些人大量兼併平民的土地,還有不少人進行土地投獻,使得土地兼併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來。

皇帝的敇旨一下,全國上下都引起了震動,當然最有話語權的還是這些地主權貴,紛紛在暗地裡想辦法,希望皇帝能夠收回成命。他甚至找到了李旭的老師兼宰相徐賓,結果被徐賓斷然拒絕,他知道皇帝的決心有多麼堅固,就如同他的父親一般,絕對不會放棄。徐賓也不擔心李旭會因此丟掉政權,他知道新生政權的統治者通常都擁有絕對的權力,那些依附新生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也尚未完全穩固。

這些大地主和豪門開始尋找敢於反抗皇帝的人作爲他們的代理人,特別是這一稅法規定也觸及到皇族的利益後,涿州刺史裴基偶然發現燕王李崇豹也因爲新稅法而惱火。燕王因爲功勳在幽州一帶被賜予良田萬畝,包括被投獻的土地也有幾千畝,按照皇帝的規定,他要繳比窮鬼和普通百姓更多的稅。真是豈有此理,千古以來,哪有皇帝的兄長交稅的道理,這是什麼混蛋道理,李旭小兒把自己的親人都得罪,難道要落得個衆叛親離?

裴基爲了鼓動李崇豹造反,成功地接近了李崇豹身邊,不斷地投其所好送上美女和琉璃美酒,由此,李崇豹也對裴基十分信任。

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
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