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

高尚慌忙要去伸手撿拾,卻被安祿山提前彎腰撿拾起來,握在手中隨手翻了翻,問他:“這是什麼書籍。”

高軍師乾咳了一聲,才叉說道:“這是經歷隋唐兩朝的陰陽術數大家袁天罡與天文星象大家李淳風,奉太宗皇帝之命合力推演大唐國運,一夜之間連推六十卦象,演算長達兩千載興衰,天下風雲變幻,王朝興衰滅亡,盡在此書中。”

“哦?”安祿山雙眼放光,彷彿看見了曙光,又彷彿看見了至寶,激動地問道:“當今天下局勢,可有記載,可有推演?”

“這個自然有,主公請看……”高尚請安祿山坐在案几前,翻開書頁指着其中一條卦象說道:“這是戊辰觀卦,觀者德也,觀者時也。主公再看這是讖語,揚花飛,蜀道難,截斷竹簫方見日,更無一吏乃平安。楊花寓意楊氏爲亂朝綱,蜀道寓意唐朝廷逃遁之地。截斷竹簫方見日的意思是,蜀中綿陽盛產竹子,主公滅唐的最後一戰,必然是在綿陽。而更無一吏乃平安,吏字取一橫乃是個史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能夠攻破潼關平定長安者,乃是主公心腹第一大將平盧兵馬使史崒幹是也。”

安祿山興奮得連連搓手,在地面上來回踱步,看似信心滿懷,但心中卻充滿憂慮:“如今某手中執掌兵馬,不過二十餘萬,將來一旦起事,自然要留後節度ꓹ 所能帶走者不過十五萬人而已,可如今僅長安六軍十六宿衛就有十二萬人ꓹ 其餘各鎮兵馬總計也在四十多萬,這實力懸殊太過,如何能勝?”

“大夫何必憂心ꓹ ”高尚自信滿滿地勸道:“如今朝廷內輕外重,京師長安宿衛乃是城中浪蕩子弟ꓹ 從未習過征戰,尚且不如農夫ꓹ 又怎可敵我重甲鐵騎?”

“可如今各鎮均有名將鎮守ꓹ 安思順有勇有謀,甘心事唐,哥舒翰堅韌果毅,擅長攻佔。更有三鎮節度使李嗣業,麾下赤水,安西軍,北庭瀚海軍ꓹ 皆是可輕騎遠征之軍,曾經破大小勃律ꓹ 遠征大食ꓹ 攻破天竺ꓹ 爲古今名將所不及也。我麾下雖有良將ꓹ 也唯恐不敵也。”

高尚挺胸擡頭,把這些潛在的對手一一貶低:“安思順雖有謀勇ꓹ 然而缺乏果決。哥舒翰雖有果決ꓹ 心性易被左右。李嗣業雖然有名將之風ꓹ 但頗受朝廷忌憚,必然不會被授予重權。如今主公有圖讖應徵ꓹ 自然是天命所歸。就算是孫武再生,諸葛現世,也不能違背天命,更何況區區幾個掛了名號的將領而已,主公不必擔憂。”

安祿山驚喜而又肯定地點了點頭:“正如先生所言,吾之大業將成,必然授先生爲右相執掌朝堂。”

“高尚不敢有非分之想,只希望能夠輔佐主公成就王霸大業。”

安胖子親自給高尚繫上黑狐裘披風的帶子,口中不斷寬慰他說道:“既然天命所歸,自然要遵守命運,尋求具體法門。一切自然而然,無需落了痕跡。”

“主公,高尚先行告退了。”

他推開了正堂側邊的隔扇們,窗外已經飄起了雪花,高尚披着狐裘孤身踏入雪中,他擡頭舉目四望,整個河北大地彷彿捲入了這雪花蒼茫的天地之間,只剩下這即將來臨的風雲變幻。

安祿山儘管一推再推,但內心中的慾望早已燒得異常強烈,也許只要再加把勁加幾捆柴,他的這把火焰必然會燒透大唐的半壁河山。

……

楊國忠得知安祿山回程的路上快馬加鞭,沿着黃河放船一日三百里,能有這樣的行程效率,分明就是奔着逃命去的。現在再來看,他楊國忠的神預測是正確的,今後也一定就能夠預測成功。

他與安祿山之間的矛盾早已形成,但矛盾出現並決裂的點,就出現在吉溫的身上。

李林甫失勢後,他與安祿山曾經都是右相黨的一員,開始各自在朝中拉攏之間的盟友,他楊釗最先對審訊和嘴皮子全能手的吉溫青眼有加,向皇帝保薦他爲御史中丞。但沒有想到的是,安祿山也竟然對吉溫下手了,不顧他已經對其招攬,光天化日之下在朝堂上要保奏吉溫做兵書侍郎,充內五坊使。

這讓楊國忠頓時大怒,退朝之後立刻指使大理寺評事吳豸之告發吉溫收取賄賂,最終吉溫被貶爲澧陽長史,如今依然沒有翻身的機會。

吉溫此刻算得上可憐人之一,竟然成爲了大唐兩位權臣鬥爭的犧牲品。

楊國忠時時刻刻不忘尋找安祿山造反的鐵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拿過來佐證一番,如今安祿山逃回范陽的速度如此之快,定然是做賊心虛,就憑這一點足以讓上朝在皇帝面前參奏他們。

每日清晨的朝參在紫宸殿舉行,皇帝李隆基雖然日漸昏庸懶散,但朝參並未廢除,只是把每日舉行便成了每個月的某幾天進行。

楊國忠手持朝笏板站在文武官員的前列,面朝坐在陛階上頭戴冕旒身後屏風宮女掌扇的皇帝,大聲參奏道:上個月時,安祿山從長安回范陽,如同逃命求生一般快馬加鞭,一路之上連換十數匹馬,又在黃河邊連着換乘了十幾條船,僅僅用了二十三天便逃回了營州。這分明就是做賊心虛。”

李隆基經常聽這些話語,耳朵早就起了繭子,卻也只好無奈地點點頭說道:“你二人素來有矛盾,這在朕看來都是人之常情。安大夫素來對朕忠心耿耿,你,還有你們,韋見素你們忠心的方式,與安大夫表忠心的方式多有不同,你們都是朕的臣子,朕自然要比你們看得更清楚,也看得更透徹。”

皇帝說的這番話也等於是什麼都沒說,車軲轆話來回就是那麼兩句,他的意思依舊是無條件地相信支持安祿山,還希望臣子們不要用偏見去看待安胖子。

楊國忠眼見自己的參奏沒有起到任何成效,很快又想了一個非常有效而又毒辣的辦法。他面朝皇帝上奏道:

“安祿山的長子安慶宗正是適婚之齡,陛下可賜給官職檢校太僕卿,再以宗室之女榮義郡主嫁之,賜其居住長安。一來與皇家結親可收取安祿山之忠心,二來可將妻子作爲人質,使其不敢有叵測居心。三來,明年可舉行婚宴慶典,邀請安祿山來參觀,可趁機將其捉拿,如此河北藩鎮權重可清除矣。”

皇帝點頭表示贊同,但只是贊同前兩條:“他的兒子若能與宗室結親,朕頗爲寬慰,至於捉拿之事你休要再提。”

楊國忠尷尬地咳嗽了一聲道:“既然如此,河北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兒子能做人質,隴右三鎮節度使李嗣業的兒子也能做人質。臣聽聞李嗣業三子一女,可使其遣長子李崇雲來長安,也爲其擇一門好的親事。”

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
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