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

河西軍遲遲沒有進攻,城頭上的郭英義臉色卻愈發陰沉,他麾下的五百兵卒全部守在北城門,東西南三座城門交給了縣令和他組織起來的百姓,萬一縣令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他怎麼敢放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他。

他立刻將自己的親信召集到一起,挑選出三名校尉分別去控制住三座城門,這等機要之地豈能讓那些愚民百姓掌握。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夏陽縣令手中有五百多縣兵,所以不得不提防。他將自己的手印交到親信手中,叫他去邀請縣令一起到北城牆上,這才叫共同進退,如果縣令不肯應承,也休要怪他用強了。

親信帶着五六名健兒前往南城牆,由於心中有戒備,所以臉色也看起來很有問題。縣兵們手持着盾牌護在縣令左右,似乎已經從他們的表情中猜出端倪。

縣令佯裝鎮定地問道:“敵軍攻城在即,郭將軍差你們前來有何要事?”

親信看見縣令這種態度,以爲此人已經存了要投敵的心思,便愈發沒有好臉色,神情堅硬地說道:“敵軍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北門,我家將軍特邀明府與他一同在北城樓並肩作戰。”

縣令尷尬而不失恭敬地笑了笑:“我已知曉,請你回去告知郭將軍,我安頓好城牆防務之後馬上就過去。”

郭英義親信自然不肯信他,擺着臭臉冷冷地說道:“明府自去安頓,我們就在這裡等你。”

對方澀澀地朝他叉了一記手,陪着笑臉轉身同兩名縣尉走到城牆的西側,揹着他們商討起眼下的處境。

“明府,攻城的叛賊罪惡滔天,但這郭將軍也不是什麼好人,如今城下的叛軍數量是我們的十倍之多,這破城牆你我也都知道,根本就守不住。他就是要拉着我們全縣城百姓與他一起陪葬。明府你想想看,就算我們能夠守住縣城,功勞也是他們的,就算他有良心把我們的功勞報上去,也不過賞賜些錢財加官一級而已。可一旦城池被破,這些唐軍拼光他們還有家小,我們可就搭上了全縣老少的性命,還請明府明鑑。”

縣令還在猶豫之中,顯然內心已經動搖,兩名縣尉從旁加緊勸說:“明府,這位郭將軍根本不相信我們,他派人來請你去往北城門與他共同赴死,不就懷疑明府會投降獻城嗎?他不相信我們,這樣的人又何嘗值得我們相信,今日無論勝敗我們都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你就算不爲百姓考慮,也要爲家中的妻兒考慮。”

他們說的沒錯,縣令的全家老小都在夏陽縣,他做出堅守城池的決定又何嘗爲他們考慮過,現在想想直感覺脊背發涼。

縣令憂慮地交疊拍着手背說道:“可是郭英義的人就在眼前,我若不與他們一起去,眼下這道關口就過不去。”

縣尉回頭看了看守在遠處的郭英義親信,躬身叉手壓低聲音說道:“他們不過五六個人而已,而明府手中縣兵就有五百,與其被他綁着去送死,倒不如立刻拔掉旗幟扔下城牆,然後殺掉這幾人奪下城門,迎接河西軍入城。”

“好,”縣令剛剛咬牙做出決定,縣尉已經急不可耐地快步走到城樓垛上,一把將麾旗拽起扔下了城頭,對着下方高聲疾呼:“我們投降!”

遠處的親信瞠目結舌:“亂臣賊子,爾等安敢!”

他鐺地一聲從腰間抽出橫刀,便朝縣令的方向猛衝過去,兩名縣尉也鼓動手下的縣兵們疾聲喊道:“想要活命就殺掉這幾人!衝下去打開城門。”

縣尉喊出了兵卒們求生的心聲,什麼忠義,什麼正逆,那都是廟堂之上的大人物們纔要考慮的事情,他們心中所想的僅僅是活命。

堂堂神策軍使的親兵旅帥的武力自然與區區縣兵不可同日而語,他揮起橫刀連劈帶砍,將三四名縣兵剁掉了頭顱,嚇得其餘人不敢上前。縣尉慌忙命令衆人架起盾牌長槍,團團圍在他們左右,命令其餘人跑到城門口開城門。

親信急火攻心,一邊急火火地朝縣令衝來,一邊高聲怒罵道:“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背叛朝廷應當誅殺乾淨!”

縣令此時也顧不得什麼體面,看到河西軍朝着城牆下踏步而來,慌忙領着一夥縣兵從另一側逃下城牆,對着附近百姓高呼道:“快去打開城門,不要誤了卿卿性命!”

百姓們內心早已有了方向,一窩蜂死命地朝城門處衝去。郭英義派到城門處的親兵們將橫刀架在手中,臉色慘白地恐嚇道:“但敢衝擊城門,殺無赦!”

縣令仗着人多勢衆,膽氣也瞬間粗了起來,舉刀在手高聲疾呼:“郭英義乃是閹人黨羽,不要跟着他去送死,打開城門就能活命!“

有了縣令的鼓動,這些百姓更加膽壯,揮舞着長槍,鋤頭等武器朝他們疾衝過去,隨着幾聲慘叫過後,將他們淹沒到人潮洶涌之中。

夏陽縣的城門在沉重的吱呀聲中打開,河西軍不費一兵一卒進入了縣城。

北城門上郭英義將軍絕望地回頭望向城南,他的親兵們簇擁在跟前跪地叉手勸道:“郭將軍,趁着河西軍剛剛進城,我們護送您逃出城去。”

郭英義哀聲說道:“河西軍從四門進攻,還能夠逃到哪裡去,我郭家世代受皇恩澤被,正是以性命報國之時。你們跟隨我多日,終有曲終人散的一日,想要活命的就趁機快快離去吧。”

一些親兵眼中擠出淚水朝郭英義叩首下跪,然後叉着手揮淚而去,僅剩下六七十人與他一同堅守在城牆上,如同活雕塑般簇擁在周圍,各自手持刀槍瞪眼圓睜。

白孝德騎着戰馬來到了夏陽城牆下,手搭涼棚擡頭眺望城牆,看見固守的郭英義正義凜然地站在城頭上,嘴角竟然泛起了幾許冷笑。

他舉起銀槍朝郭英義高聲喊道:“郭將軍,我家主公非常欣賞你,如今將軍身處困境,我主又禮賢下士,將軍何不放下身段,與我一同歸順主公,將來封妻廕子,定會比現在獲得更多的富貴。”

郭英義舉刀在手,發出黑熊一般的怒吼聲:“我乃沙洲郭氏之後,世受皇恩澤被,承蒙先輩教誨,豈是你這種龜茲蠻夷能夠知曉的,今日有死而已,絕不會屈膝投降!”

白孝德是個勇武之輩,自然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去勸降郭英義,見他如此不識好歹,當即揮手叫來一隊弓弩手,對準城頭上攢射了過去。郭英義的親衛們揮舞刀鋒拍擊格擋箭矢,但更多的弩箭從他們刀槍的縫隙中刁鑽地刺進去,穿透了他們的甲冑。

郭英義的甲冑尤爲堅固,擘張弩的箭矢將他身上穿成了刺蝟,最後單手撐着刀單膝跪在地上,河西軍用盾牌架起長槍頂上去,將他們一個個刺死在血泊中。

下午時分,李嗣業率領河西軍的中軍進入了夏陽縣城,他看着白孝德獻上郭英義被砍下來的頭顱,不免惋惜地說道:“郭英義雖無大才,但若能歸順我軍,定能吸引更多的唐軍將領心甘情願來投。”

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
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