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

李嗣業提着這長管的嗩吶回到了都護府的院子裡,開始琢磨着如何將它改造成現代嗩吶的特色,只有這樣他腦海裡的那兩支嗩吶曲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特色。他將整支嗩吶拆解成了三截,第一部分是發出哨聲的部分。這個是竹木做的,聲音聽起來低沉一些,不符合現在嗩吶的音色,真正最理想的其實是蘆葦。

恰好庭州城外沙漠邊的河岸邊就有蘆葦杆,他特地去城外的河裡採摘了些蘆葦,又特地找了根檀木,交給給節度使軍械府中做弓背的工匠,給其畫了一張圖紙按着樣子做。

他回到府中把哨子上的竹木換成了蘆葦杆,並進行了嘗試性的修整。吹嗩吶的人必須會自己修哨子,因爲哨子的調整完全是依照個人氣聲力道,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這中間也要費掉不少的功夫,也要浪費不少哨子,他把工匠師父做好的長杆和銅喇叭嘴結合在了一起,最後不斷調整,完成了從古代嗩吶向現代嗩吶的轉變。

他在院子裡的長凳上試吹了兩下,緊接着兩個頑童不知從哪個角落裡跑了出來,兩隻手抓着牆壁探出半個頭,偷看自己的義父鼓搗什麼怪聲調。

李嗣業從凳子上回過頭來,笑着朝兩個孩子招了招手:“崇雲,崇豹,過來到阿爺身旁。”

兩個孩子對他有些害怕,可能是他常常在外打仗或遊走,很長時間不着家,即使是在家的日子,也不常常陪伴在孩子們身邊。他們對待義父的態度,幾乎是從僕人們眼裡學來的。

僕人們對於不常着家的李將軍是比較敬畏的,如果只有夫人和李枚兒在家中,衆僕人的狀態就很鬆垮,因爲夫人身上的女性的那種溫柔讓他們感受不到鋒芒,特別是她成爲母親以來,曾經的女劍客變得越來越溫柔了。但是李嗣業將軍一旦回到家,衆人就會變得緊張起來,會仔細打掃衛生,女管家吳娘子也顯得神叨叨,把緊張的空氣渲染到極致,彷彿他就是冷酷殘暴的封建大家長。

他們很想跑過去近距離聽熟悉又陌生的阿爺吹嗩吶,卻又害怕着不敢接近他,只好擡頭去看站在旁邊奶媽的眼睛,得到奶媽的點頭許可覺得安全後,兩人才牽着手跑到李嗣業的身前,仰起小腦袋要仔細聆聽。

然而從嗩吶中發出的卻是斷斷續續不成曲調的聲音,很響亮很大,但是很難聽,兩個孩子皺了皺眉頭,又遠遠地跑了開來。

有陸陸續續的僕人從牆角鑽出來,然後迅速地躲開走去,直到管家婆吳娘子走到李嗣業的身邊,語調委婉地說道:“阿郎,娘子讓我給你傳話,如果你非要弄出這種聲音的話,就到外面吹去,這東西聲音太大,影響她和孩子休息。”

李嗣業笑着點了點頭,看來以後得到河邊去練習了。“行,我知道了,我這就出去一趟。”

他從凳子上站起來,剛準備轉身離去。吳娘子欲言又止地唉了一聲,李嗣業回過頭問道:“有什麼事情嗎,如果有事情就直說,你在家中這麼多年功勞苦勞都有,我一定會給你辦。”

吳娘子這才羞澀地大起膽子說:“阿郎,確實有個事情,奴婢有個兒子,早年在西域路上做過幾年生意,賺了不少家業,只是後來被人騙進賭坊,把攢下的家底賠了個乾淨,爲了躲債一路跑到北庭。奴婢想爲他在軍中謀求一份差事,所以想求阿郎……”

終於碰上了涉及人情的事情,吳娘子在家中從來沒有因爲她家的事情向自己開口,不管他的兒子人品怎麼樣,這個忙他絕對是要幫的。

“哦,吳娘子,那麼你是想讓他在軍中立功呢,還是願意讓他呆在都護府中,安安分分地領一份俸錢呢?”

吳娘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還是在都護府中安安分分地呆着吧,他那個身體不行,況且拖家帶口的經不起事情。阿郎,要不然,我把他帶過來讓你看看。”

李嗣業感覺見不見無所謂,如果見了他對人家孩子不滿意,難道還能退回來不成,如果說不見,也顯得他太過敷衍,他只好點點頭說道:“行,今天下午晚飯過後,你帶他到我書房來見面。”

他跑到了城外的河邊去練嗩吶,不斷摸索過去的感覺,總算是讓他吹出連貫的抑揚頓挫的聲調。特別是眼前正當夕陽西下,金色的光線灑在對面的戈壁沙灘上,漢時修建的廢棄烽燧也矗立在對岸,堡體被風沙吹出了一種渾圓的層次感,再加上那昏黃的落日餘暉。當嗩吶的聲調高亢的時候,一種荒涼厚重的歷史沉澱就被他催動了起來。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這是他的下屬岑參的詩作。

像這樣再練他個十天半月,就能夠達到那些拜火教粟特人喪葬橫吹隊的水平了,但用這種水平去取悅獻給皇帝,完全不夠看,反而會讓人恥笑詬病。他必須吹奏出另外一種聲音,同婚喪喜事完全無關的。

天色壓黑之後,李嗣業回到了節度使府邸,坐在書房中用過僕人端上來的面片湯。然後盤起膝蓋點燃了案几上的油燈,對着昏黃的光亮看起了兵法書。

這時吳娘子走到了門外,輕輕敲了敲門板說道:“阿郎,奴婢求見。”

“哦,吳娘子,進來吧。”

吳娘子吱呀聲推開了門,朝後面盯了一眼,才獨自先邁進了門,對着李嗣業蹲了一禮說:“阿郎,我把兒子帶來見您。”

李嗣業放下書冊,扔在了案几上擺正了坐姿,笑着對吳娘子說道:“把吳家阿郎請進來吧。”

吳娘子扭頭朝門外使了個眼色,纔有一個身穿破舊襴袍的男子跨過門檻走進來,低着頭雙手手指互捏着,看起來甚是拘謹。

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權威面前緊張,儘管他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但某些方面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成長。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行禮,連忙上前躬身叉手:“小人吳六蒙參見阿郎。”

李嗣業低頭去看着吳六蒙的相貌,看上去身材削瘦,兩腮無肉,下巴挺尖。這樣子實在是不討喜,如果去混官場,這輩子怕是沒有什麼成就。李嗣業雖不是以貌取人之人,但是這相貌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但不能因爲別人的相貌就否定一個人,譬如說封常清,不但瘸而且相貌更加尖嘴猴腮,但人家打仗和用兵都有獨到之處。所以這吳六蒙肯實實在在地做事,李嗣業自然多少兼顧吳娘子的面子而不斷提拔他。

“吳阿郎,不必多禮,今天下午你阿孃問我後,我就琢磨了半天,恰好都護府的參軍事有一個空缺,你就暫時在都護府擔任參軍事。”

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
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