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

這是戶部一個小小的主事徐賓,李嗣業的突然出現雖然讓他措手不及,但這驚訝神情很快消逝,轉過身與其坦然相對。

戴望也從地道口鑽了出來,與李嗣業一左一右靠着牆板,左腿屈膝蹲在地上,像彈簧一般蓄勢待發。

“你們兩個都要救聖人,想要攬下這天大的功勞麼,那就從我徐某的屍體上踏過去,或者徐某點燃猛火雷,我們一起給聖人陪葬。”

“爲什麼要給聖人陪葬,活着不好嗎”

徐賓冷冷地笑了一聲:“尊駕是誰,爲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李隆基在旁邊似乎明悟,指着李嗣業說道:“這位應該就是北斗大俠了。”

“哼,”徐賓擡頭吟詩道:“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國昌,輔星明,則臣強。閣下有何能耐,敢大言不慚,自居北斗欲拱衛紫薇乎”

“那是你理解錯誤。”李嗣業嗓子沙啞,又故意卡着喉嚨說話,聽起來很難受:“北斗橫亙長空,就來給人指路的,若是沒有了指路的功能,他就不配稱之爲北斗。”

“說的好!”皇帝佝僂着肩膀附和了一句。

徐賓眯着眼睛問:“那你準備給誰指路”

“北斗還能給誰指路,當然是給你,還有天下千千萬萬的人。他們披荊斬棘前路艱險,在夜間時擡頭望向北斗勺柄所指的方位,纔不會迷茫,纔不會原地踏步舉足不前。”

“半對半錯!”李隆基補充了一句:“北斗拱衛紫微,紫微纔是指路明燈,位於北極,爲天下至正!”

“錯,大錯!“

徐賓手擎着火把大聲道:“北斗給天下人指路,也給紫薇星指路!可惜紫薇星前方混沌迷亂,被熒惑星所誤,徐某今日就要做正清寰宇的北斗,驅熒惑,扶正紫薇。“

“你又錯了。”李嗣業糾正他道:“紫薇居於北極中天,受羣星拱衛,它自己有什麼用它只能象徵性地懸在北方,它華而不實,它只能標榜天下至正!然而紫薇星晦暗的時候,北斗他就沒用了嗎你爲何只看得見這一顆華而不實的星辰,而看不見天下的芸芸衆生”

“說得好!”皇帝竟然又抖動着白鬚開口道。

“北斗就是北斗,它高掛在天空中,即使地上的人不擡頭看它,它也在那裡,但只要有迷茫的人需要,它就能夠爲他們指引方向。它不需要璀璨奪目,不需要光芒綻放,即使它一時會被天空的烏雲所遮擋,但終究還是晴天多,等到長空清澈如明淨時,它依舊照耀萬古。”

“說得……”皇帝瞪着豆大的魚泡眼,惱聲說道:”還想照耀萬古,汝過於狂妄,你到底是誰“

李嗣業蹲坐在陰暗處,襟袍的白裡子遮擋着他的臉,李隆基看不清他的臉,也看不清他的輪廓。

張小敬從地道里鑽了出來,唾了口唾沫道:“別談什麼星星了。徐賓,你要做什麼”

“張小敬!你來幹什麼,快滾!”

“徐賓,到底是誰在指使利用你!把你手裡的火把放下。”

“不,”徐賓咬牙搖了搖頭:“我要帶着聖人上西市坊樓,要讓他在天下人面前立誓掃除奸佞!還給朝野一個清明綱紀!”

李隆基無奈地搖搖頭,回頭徐賓說道:“你一個小小的八品戶部主事,做不來這麼大的事情,何必要替他人擔此罪責,只要你把他說出來,朕可以讓你活。”

徐賓臉上抽搐着,憤怒,悲哀,絕望等情緒交匯在一起,高聲疾喊:”徐某心懷天下,可以爲宰輔之才,你卻在這裡妄談生死!聖人,你看得見大唐的危亡嗎奸相李林甫能看到嗎!我徐賓看到了!“

這話在李隆基聽來是危言聳聽,他眯起眼睛盯着徐賓:“朕所開創的盛世之下,雖然有陰霾與藏污納垢,但還不至於談到危亡吧!”

“錯!大錯特錯!”

徐賓雙目眥出,眼睛裡佈滿了血絲,高昂着頭高聲道:“舊曆二十七年,天下合八百五十二萬戶,歲口合四千八百一十二萬人,產糧合三億五千二百八十萬斛,人均合糧七斛。”

“沒錯!”李隆基慷慨高聲道:“二十七年歲豐收,爲歷年來產量最高,這難道不是朕以開元治世的功勳嗎!人均得糧七斛!你們放眼看看!從古至今誰能超越!當今天下之富庶!隴右商道來往不絕!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雖行萬里不持寸兵!天下水陸驛站通達一千六百四十三驛,驛路邸店極西至蔥嶺,極南至演州,極北至平州!僅長安城中家資鉅億的富商就有六七家,販琉璃的王元寶!開邸店的何明遠!竇義!楊崇義!這些人,朕親眼瞧着他們在朕的腳下由窮到富!朕難道對百姓不好嗎!你們爲何都一個個來指摘我!”

李嗣業蹲在不遠處呵了一聲:“這就是自吹自擂。”

“聖人不要打斷我的話!”

徐賓痛心疾首:“到改元天寶初年,人口已至五千一百萬五十六萬,可糧食的產出沒有增加!反倒還減少了一些,聖人可能會說這是天氣雨水的關係!可是徐某卻要告訴聖人!糧食的產量根本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量!”

“聖人以爲如今天下戶數真的就只有八百多萬戶嗎?天下各州各縣上報給戶部的戶籍數量只有十之六千,天下無有戶籍者數不勝數!這還不算最可怕的,天下之糧都握在大戶的手中!百姓所佔不足三成!均田已名存實亡!逃戶落離原籍!使得土地荒蕪,良田入大戶之手,百姓佔田亦不足天下三成!聖人知否?李林甫知否!就算他知道,肯直言以告聖人乎!聖人還不自醒,遠奸佞而近賢臣,否則不出二十年,天下將大亂!”

李嗣業倒是側耳傾聽,對此深以爲然,況且的徐賓的話中提到的糧食和人口的悖論,與近代的馬爾薩斯人口陷阱論竟然不謀而合。

皇帝擡頭望了望頭頂的房樑,目光中仍然帶着疏冷問道:“天下之糧不夠天下人食用嗎?我大唐縱橫萬里,良田何止千萬頃,多生一個人便能多墾一畝田。徐公,朕命天下人多開墾荒田,可解否?”

“不可解!”

“爲何不可解?”

“天下*****不止凡幾!鐘鳴鼎食者不知凡幾!世襲食邑者不知凡幾!據田免賦者不知凡幾!聖人以爲天下戶口增加是窮苦百姓生養多了嗎?大謬!都是這些不事生產肉食者坐擁百子千孫!窮苦百姓哪能生得起,生起也養不起!這些在田地中出力的勞苦百姓,是他們養活了這些鐘鳴鼎食富貴王孫!天下大亂之時,最先死去的也是這些窮苦百姓!”

李隆基聽了徐賓的話,剛要點頭稱許,但猛一想到自己不就在鐘鳴鼎食者之首嗎?只好尷尬地氣呼呼高擡鼻孔戳在原地。

“徐賓向聖人索要相位,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扶危大唐天下,拯救這些耕種的窮苦百姓!”

李嗣業趁着徐賓和皇帝擡槓之際,靠近戴望低聲說道:“待會兒看我的眼色行事,你和張小敬去救下聖人,我去救這個徐賓。”

戴望睜着通紅的眼睛說:“我也想救徐賓,他的話說到我的心坎兒裡了!”

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
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