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

一名身穿淺青色缺銙袍的官員牽着馬走進疏勒城門,他的身後跟着兩名臉色紅潤身披細鱗的兵卒。這官員的兩鬢已生出寒霜,高原苦寒使他皮膚上生滿了赤紅斑塊,已不復昔日的文弱書生形象。

這是蔥嶺守捉使於構,無論守捉城如何變得富裕,也無法改變當地嚴苛的壞境,他在常年的風霜中早已經習慣了那樣的生活,並且打算繼續堅守下去。

他們牽着馬穿過街巷,路過黃土的城垣下,一些上了年紀的懶散漢子蹲在城牆上閒嘮。

“聽說沒有,鎮守使李將軍前日大婚,請全城的唐軍和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去了,做的是煮羊肉,羊油麪片湯,還有金黃的胡餅,聽說光羊就宰殺了幾千頭,喝光的酒罈子堆得比山還高。”

“吆,你就吹吧,人家請你去了?你看見了?”

“唉,還有一個事兒,絕對是真的,聽說疏勒軍的趙將軍,家裡的娘子與下人勾搭上了。恰巧趙將軍在赤河岸邊屯田,昨夜突然殺了個回馬槍,把狗男女捉姦在牀。”

“是麼,這事兒咋處理的?”

“還能咋處理,趙將軍是帶兵的,上戰場殺人都不眨眼,殺一半個狗男女還不跟玩兒似的!”

“真的假的?”

於構聽到這些閒諞留起了意,連腳步也停了下來。懶散漢們見到下方是朝廷的官員,慌忙四散離去。

“李將軍成婚了?可惜我們音訊不通,沒來得及準備賀禮。“

於構回頭淡然說道:“何需賀禮,我們把蔥嶺守捉經營好,就是最大的賀禮,走,直接到鎮使府上去。”

……

於構等三人站在正堂的下方,李嗣業端坐在屏風前,擡手吩咐下人道:“去拿羊氈來,請他們三個坐下。”

兩名婢女將羊氈呈送上來,隨之悄然退下。

他們躬身上前謝過李將軍,從左側依次排坐在羊氈上。

於構叉手錶示歉意:“於構沒想到前幾日是將軍大婚,未能及時趕來慶賀,還請將軍見諒。”

“蔥嶺苦寒,來往奔波不易,你們不必掛在心上。”

李嗣業笑道:“把你們守捉城的攤子看顧好,我就很欣慰了。把你們叫到這裡來,主要還是你們與識匿部聯合商隊的事情。長安城內的米氏商鋪銷貨供不應求,你們每年一次送過去的貨物在半年之內就已轉賣告罄,這是個好事情,正說明西域的貨物在長安尚未飽和。你們爲何不再想辦法組編出兩支商隊,交替往長安運貨,所得收穫應是相當不菲。”

米查乾和沙粒在長安的商鋪確實賺了不少錢,若是能把剩下的空窗期補起來,收入將會更加可觀,這種坐商與行商之間的完美配合,無論對於識匿部這樣的小國,還是長安的商鋪都是雙贏。

於構苦笑着攤開手說道:“我們當然願意,只是識匿人太容易滿足,他們生活水平一旦恢復,就不願意再加大產出,更不願意去行商運貨。所以屬下的意思是,我們能不能多做一些棉襖和棉被,由我們蔥嶺守捉再擴充一支商隊送到長安去。”

李嗣業連忙擺擺手:“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棉花的優勢是保暖價格低廉,而唯一突出的優勢是成本低廉。長安西市上充斥着多種保暖填充物,從貴到賤有蠶絲、雁絨,貂絨,鴨絨,鵝絨,羊毛。以棉花爲填充物的棉襖棉被,一旦以高成本運到長安,它廉價的優勢就會失去。既然羊皮襖都比你的棉襖便宜,他們爲何還要買你這新鮮物呢?”

於構坐在下方申辯道:“將軍既然說了是新鮮物,長安人應當稀罕纔是,譬如波斯地毯,吐蕃氆氌,草原上的羚羊角在長安城中都供不應求,這些都不是新鮮物嗎?”

“說錯了,這些不是新鮮物件,波斯地毯從南北朝隋唐初便已經來到了中原,足足用了兩百年的時間積累口碑,如今波斯薩珊王朝早已滅國,波斯地毯卻深入人心。吐蕃氆氌自從太宗貞觀年間從邏些城運至長安,也有一百年的時間積累了口碑,更別說遍佈草原上的羚羊角。你的這些棉襖棉被並不是無可替代,況且最近這百年來,冬季氣溫越來越暖,長安已經有七年沒有下雪,我們這些棉襖,只在西域這冬季嚴寒地區有銷路。”

於構不再堅持己見,從羊氈上跪坐起來叉手道:“主公,所以於構特來疏勒求問,我們應該怎麼辦?”

李嗣業略一沉思,點頭說道:“既然識匿國不足以供應長安的商鋪,那就再找一家合作,去飛鳥州護密國,運送他們的商品去中原,介時也可以把長安的商品運過來。你們應該鍛鍊在蔥嶺以西各國之間的運送能力,等將來拿下小勃律,我還有更重要的生意拜託你們去做。”

於構注意到李嗣業用了拜託這個詞兒,他從未像今日這般說的客氣,主公想必正在設想着更大的商業計劃,商業這個卑鄙的詞,在他的口中向來是褒義的而且聽來熱血沸騰。

“將來蔥嶺會是一個不錯的中轉站,我們要南下要與印度諸國做生意,並且形成一個長期的穩定線路,當然暫時還不行,要等到將來把小勃律國拿下,官方道路纔算是完全打通。”

李嗣業伸手按着幾面說:“此事就談到這裡,今日就在疏勒城安頓下來,多休息幾日再上路。

三人從羊氈上站起來,共同朝李嗣業叉手行禮。

於構給身後的史江宋橫二人使了個眼色,他們悄然退到門外。

他又警惕地看了看周圍,確定沒有外人,才抖開衣服右衽,從肩膀上雙手吃力地將褡褳取下來,他將褡褳扔在地板上,砸出重重的響聲,

其中有兩塊成色金黃的足赤金,裸露掉落在地,於構將他們撿起來,將這些金餅齊齊地碼放在案几上。

“這些是主公藏在草廳中大食貴族贈送的黃金,如今已成爲疏勒鎮使,自然需要本錢經營。因爲路途遙遠我只帶了四十斤,還需要多少請主公吩咐,我一定親自運送且絕不泄露消息。”

“不,不必了。”李嗣業本不捨得使用這些黃貨,於構卻給他下了決定。

四十斤黃金已經相當於五千多貫通寶,足夠辦成一些事情了。

於構送上黃金之後,才叉手向李嗣業告辭,緩緩地退出了正堂。

……

天寶元年的深秋入冬,距離李嗣業成婚還不到一個月,他離開了鎮使府這個安樂窩,前往了赤河坐鎮開墾屯田。

由於秋草尚未枯黃,這個季節裡幾乎所有州城的唐軍都出動收割牧草,爲戰馬過冬準備草料。這樣的大事由疏勒都督裴國良親自帶隊監督,調集了民間和軍中的上千輛牛車,先後來往不絕,疏勒城和周圍的三座州城中的空地,草料已堆積如山。

除去唐軍外,當地牧民也在囤積草料,由於牲畜增加了不少,且今年草場的破壞情況比往年更糟;牧民們幾乎掃蕩了周圍幾十裡範圍內的草場,有些甚至挖出了土中的草根,才勉強積攢夠過冬的草料。

都督裴國良站在其中一座弧線起伏的丘陵山頂上,望向四周幹禿禿的土地,幾天之前它們還綠茵蔥鬱,幾天之後卻像被羚羊遷徙啃食過那般乾淨。

這位土生土長的疏勒王族後裔滿目悲涼,喃喃地自言自語道:“看來今年冬天要多屠宰些羊羔了,他們把草根都刨起來,明年牛羊吃什麼?”

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
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