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

深夜時分,星辰完全被烏雲遮蓋,魚朝恩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原野上奔跑,秋風吹得他捂着中單直哆嗦,只好隨手扯下一面旗幟裹在身上。護送他的幾百牙兵連忙把馬牽過來扶持上馬。

四周漆黑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他生怕跑錯了地方,深入安西或北庭軍的營地,就怕是自投羅網了。

等到黎明時分,他騎在馬上哆哆嗦嗦,纔看到了不遠處河東軍營地中李光弼的六面大纛,立刻命衆人加快步伐趕過去。

李光弼將他迎到自己的大帳中,連忙問道:“昨夜我遙見河西,安西等軍的營中火把掩映,晝夜不息,敢問大使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魚朝恩揉着眉頭苦着臉說道:“河西軍譁變,燕小四那廝狼心狗肺,竟然帶兵要殺我。若不是咱生性警覺跑得快,只怕眼下就變成刀下之鬼。”他說完這番話猛然驚醒過來,大聲喊道:“這場譁變一定是有預謀的!快快,快!派兵出營進攻河西軍,一定要將首犯誅殺。”

李光弼安慰他道:“大使不必焦急,我先派兵去探明敵情,得到準確情報後再做決斷。”

他立即派出去八支斥候隊,前往包圍鄴城的其餘八支軍隊營地去查看,覈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又有哪支軍隊受到了譁變的影響。鄴城之戰進行到這個節骨眼上,任何變故帶來的可能就是災難性的後果。

半個時辰後,各隊斥候回來彙報。河西軍大營已經空無一人,只剩下篝火和滿地的木頭架子,北庭軍也已經全部撤走,安西軍割裂撤走了一半,彷彿是商量好了的。

魚朝恩心中極爲惶恐,河西軍一直是他親自率領,雖然李揆是節度使,但連皇帝都知道,李揆不過是個空頭將軍。若聖人因此怪罪到他的頭上,他的宦官生涯怕是要結束了。

李光弼向他進言道:“大使,不如把其餘幾家節度使叫過來,大家商議一下該怎麼辦?”

他苦着臉點了點頭:“好吧,就依你。”

很快郭子儀、封常清、王思禮、魯炅等人來到河東軍郭子儀的大帳中,魚朝恩坐在中央愁眉不展,衆人坐在下方竊竊私語。

郭子儀咳嗽了一聲進言道:“若如封中丞所說,李嗣業定然是從洛陽北上,暗中聯絡軍中下屬策劃了這場譁變。但我們不知道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這就是謀反!還有什麼好糾結的!”魚朝恩拍着案几指着封常清問道:“你這個節度使是這麼當的,竟然能夠讓田珍和李嗣業之子帶走你軍中一半人馬,莫非你與李嗣業有勾結?”

封常清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站在他身後的馬磷冷聲反擊:大使所掌管的河西軍全部譁變,若依你剛纔所說的道理,你不但與李嗣業有勾結,還把整個河西軍都送給了他。”

“大膽!軍中議事,你一個小小的副將也敢頂撞上級,來人,拉出去砍了!”

封常清連忙站起來叉手求情道:“大使息怒,眼下我軍平白損失無數,切不可再斬大將。有一萬多兄弟棄大軍而去,這是我的過失,大戰過後我會向陛下上疏請罪。”

李光弼搶過話頭說道:“眼下大軍的中堅力量出走,大家商議一下,應該怎麼辦?”

郭子儀朝魚朝恩叉手:“根據我派出的斥候回來稟報,隴右三軍所撤退的方向正是魏州。”

魚朝恩變了臉色:“難道他要轉投史思明?”

郭子儀捋須侃侃而談:“根據我對李嗣業的瞭解,此人素來心高氣傲,還不至於去投靠史思明。所以,我斗膽向大使請命,願意率一百餘騎前往魏州面見李嗣業,與他相談曉以大義,也正好探聽一下他的真實目的。”

李光弼當即反對道:“郭司空切不可以身涉險,李嗣業能引大軍向東撤走,這顯然是反意已定。如今七軍勞師疲憊,鄴城久克不下,不如撤退到衛州,且看他如何行事再說。”

“怎麼可以撤退?”魚朝恩拍案而起道:“大軍圍困鄴城三個多月,如今水渠已經貫通,鄴城也已經被淹,破城指日可待,豈能勞師無功?眼下只有攻破鄴城,才能給陛下以交代。至於李嗣業,咱家認爲郭司空可以去一趟,只要穩住他不給咱們搗亂,或能讓他與史思明大戰一場。咱可以在陛下面前替他美言,饒恕他鼓動兵卒譁變軍中奪權的罪過,甚至可以上疏讓他名正言順地統領河西軍北庭二軍。”

李光弼不禁有些想笑,魚朝恩這太監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李嗣業能冒着生命危險從洛陽千里迢迢地跑到相州來奪回兵權,難道就僅僅是爲了做回三鎮節度使?

郭子儀倒是真誠地叉手回稟:“我稍後便帶兵啓程。”

……

李嗣業是從朝廷手上奪回了軍隊,但他現在的情況一點也不樂觀,七萬多人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所攜帶的糧草也只夠一個月消耗。朝廷在相州的軍事力量還有近十萬,史思明在魏州和洛州兩路人馬九萬多人蓄勢待發。雖然他們現在的目光全部瞄準了鄴城,但隨之他的出現,會不會發生別的難以預料的決策。

他若南下奪取衛州、懷州、甚至是洛陽,魚朝恩定然會率領七節度使撤出相州,尾隨着他在河南進行決戰,反而讓史思明漁翁得利。

盤踞在相州和魏州之間雖然兇險,但若能在此將唐軍和叛軍全部一勺燴,河北河南兩道豈不是唾手可得?

只是這一場混戰過後,損耗的還是中原大地的人丁。

他麾下的將領們對於接下來該如何做,全然沒有主意,眼下之看他這個主心骨的決斷。

他在營帳中把岑參叫到跟前,神色凝重地說道:“岑夫子,我想請你作爲我的使節,帶着我的信前往史思明的大營締結盟約。”

岑參愕然地問道:“大夫難道是要投叛軍。”

他啞然笑道:“當然不是,就算我要投,史思明也不敢相信不敢接納,反而我若說要另起爐竈,他倒是會相信。我這麼做只是想穩住史思明,讓他繼續把目光放在鄴城的唐軍的安慶緒身上,只有這樣我才能夠在相州之役中獲得利益最大化。”

岑參叉手應允道:“既然主公信得過在下,岑參願意前往。”

李嗣業叮囑他道:“史思明此人殘忍奸猾,也尤爲多疑,你一定要小心應對。”

“喏。”

岑參出帶着隨從和信函出營,李嗣業親自爲他牽馬,一再叮囑他要小心行事。

……

史思明的大軍駐紮在魏州莘縣,距離李嗣業大營所在不過五十餘里。

他此刻也處在焦躁之中,鄴城的安慶緒再次派人傳來求救信,訴說自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若再不來救便要出城投降唐軍。

如今七萬唐軍攔截在他與鄴城之間,乃是唐軍中最強的隴右三鎮兵馬,就算他能夠勝得了對方,但到達鄴城之後,也怕無再戰之力。

大帳之中諸多幕僚謀士一籌莫展,有人建議說不如撤出魏州從洛州直下鄴城,但被史思明一口回絕,如此一來豈不是來回奔波,把眼前的大好戰機給錯過了嗎?

帳外有衛士進來稟報:“大王,河西軍派來使節,說是受太尉李嗣業之命而來。”

“李嗣業?他不是已經被皇帝李亨剝奪了兵權軟禁在長安嗎?怎麼會來到這千里之外的魏州?快請!”

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
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