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

范陽節度使府邸中,進奏院劉駱谷送來的邸報呈送在安祿山的案頭上。肥胖的安大夫在閹人李豬兒的伺候下穿上靴子,身上只披了一件中單,繞過屏風來到案前,將邸報捏在手中對下方的嚴莊、高尚和安慶緒問道:“邸報的內容你們都看過了?都有些什麼了不得的事情,竟攪擾我不能午睡。”

“主公,大公子進京朝見,被楊國忠以賜婚爲名強行留下,名爲賜官檢校太僕卿,娶宗室女榮義郡主,實則是爲人質。另外劉駱谷擔心被楊國忠加害,向主公你請示,欲撤走進奏院回范陽。”

安胖子怒聲責罵道:“格他老母的怕死鬼,老子的兒子還都在長安,他怕什麼?寫信告知他不許回來!”

“喏。”

高尚又小心稟告:“另外,李嗣業的長子也以賜婚爲名被強留在長安。”

安祿山捻着鬍鬚琢磨道:“如此說來,那街頭賣力氣的現在也與我同病相憐了?”

高尚喜悅地叉手讚道:“自是如此,卑職在這裡恭喜主公了。”

安胖子雙眼一瞪:“這有什麼可值得恭喜的?”

“哎,主公有所不察,楊國忠東北得罪了主公您,西北又得罪了李嗣業,如今劍南兵數次伐南詔打敗,實力早已不存,唯二聽命與他的,只有隴右的哥舒翰與朔方的安思順。如此一來,形勢對主公又更加有利了。”

安祿山擡頭故作惆悵地嘆了一口氣:“安某人最大的期望是能夠守住燕雲遼東這一畝三分地,子孫能夠福澤綿延,最好能夠世襲罔替,如今已經五十有三,這把老骨頭還能再折騰幾年呢?”

嚴莊上前勸說道:“主公想要舒服,恐怕朝中某些人必然不欲讓您舒服,楊國忠咄咄逼人,皇帝又年老昏聵,偏聽偏信,主公若不能時刻提防,必然遭受起殃ꓹ 若等到事態危及時,必須提前反制。”

“呵呵呵ꓹ ”安祿山乾笑了三聲,對兩人揮揮手說道:“你們且先退下吧。”

兩人叉手告退後,廳堂中就只剩下安慶緒站在原地ꓹ 他回頭看了看兩位軍師離去的身影,上前一步叉手對父親說道:“阿爺ꓹ 這二人時時刻刻在你身邊蠱惑造反,他們到底安的是什麼心?”

李豬兒不動聲色地將皮裘披在安祿山身上ꓹ 低眉順眼地看了安慶緒一眼。

安祿山揉了揉眼角的眼屎ꓹ 用小指甲彈了出去,哼聲笑道:“還能安什麼心,當然是爲了更進一步,加官進爵。自從李林甫當政以來,多少才智之士止步於朝野,他二人也是這千千萬萬人之一。他們若是隻跟着節度使安祿山,那麼一輩子也只能做個行軍掌書記、節度判官。但你阿爺我若是當了皇帝呢ꓹ 他們就是開國功臣,自然可以位極人臣ꓹ 封相拜將。”

“所以ꓹ 你我父子的腦袋可不能糊塗ꓹ 起兵造反是滅九族的大罪ꓹ 沒有十足的把握誰敢爲之?別看這些軍師,將領們每日在身邊極力慫恿ꓹ 可等你真正邁出那一步的時候ꓹ 就絕無回頭之路了。”

他指着窗外笑道:“我們沒有回頭之路ꓹ 可這些人有。他們打了敗仗可以投降朝廷,可以降將封官。唯獨我們父子不可投降ꓹ 所以纔要思之慎之。我現在十分羨慕李嗣業啊,他比我年輕,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籌謀退路。只怕我的時間不多了,我百年之後朝廷必然要清算你們,到時候你們該如之奈何?”

安慶緒低頭想了想,竟也想不出什麼好的出路,只得幹搓着手。

侍衛從大堂門外走進來,單膝跪地叉手稟道:“啓稟郡王,安守忠將軍從河西歸來了。”

安祿山雙目圓睜,精神一振說道:“快叫他進來。”

只見一個身穿粟特交領袍服的漢子跨進門檻,他頭上頂着商販常戴的尖頂氈帽,上前叉手稟道:“義父,自去年秋冬起,我便命身邊細作假扮幾支商隊,分別前往河西,北庭,安西各兵鎮暗中查探。結果這不探不知曉,一探嚇一跳,你猜怎地?”

安祿山抖擻着皮裘回到案几前,重重地拍着案几道:“休要在我這裡賣弄口舌,速速道來。”

“喏,從去歲到今朝,河西八軍、北庭三軍和安西四鎮均有招募擴充,河西麾下估計已滿八萬人,北庭軍自從收攏了阿布思殘部之後,兵力也擴充至兩萬七千人。安西四鎮獲取了大量的大食戰馬之後,也從突騎施和葛邏祿族人中大量招募騎卒,總兵力怕已有近三萬人之多。這還不算河中與吐火羅境的永徽、龍朔二軍,大小勃律的歸仁軍,北印度趙從芳率領的駐軍。”

安祿山聽到這麼多的軍鎮直感覺頭皮發麻,擺擺手說道:“你就說他有多少人,多少匹馬!何須如此聒噪。”

“嗯,估計,大概,李嗣業麾下總兵力應當超過了十八萬,戰馬六七萬匹或者更多?”

“說個啥?”安祿山重重地拍擊案几怒道:“我派給了你這麼多的斥候細作,到頭來你就給老子估了一個大概?你那是一腦袋漿糊嗎?”

安守忠驚懼地跪倒在地上,哭喪着臉辯解道:“守忠該死,不能周全義父交代之事。可李嗣業所佔據的隴右西域之地,地廣人稀,東西跨度長達萬里,細作們來往奔波實在辛苦。加之隴右兵防範嚴密,只能從外打聽,不可靠近窺視。以上所報者,還只是各城,各軍鎮的兵力,諸如隴右各地的守捉,烽燧堡似繁星遍地,怕就是再有一年也無法查探清楚。”

安祿山的怒氣逐漸減弱下來,憋着喉嚨低沉地問安守忠:“那依你所見,爲父的河北三鎮與他李嗣業的隴右三鎮,兵力孰多孰少,孰強孰弱啊?你如實說來,不得曲意逢迎!”

“喏,”安守忠擡頭看了看身旁的安慶緒,又小心翼翼地擡頭看安祿山,躊躇着說道:“若是單以兵力來論,自然是義父的河北三鎮更勝一籌,但若是以鐵騎來論,涼州赤水軍騎兵達六成,庭州瀚海軍則盡是鐵騎,安西四鎮則有五成鐵騎。李嗣業在安西北庭經營日久,軍中各伍均有駝馬定員,其後勤輸送能力超強,長途奔襲數百里而後能戰,我軍與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眼見安祿山臉色越來越暗,安守忠慌忙改變了話頭:“不過,李嗣業佔地之廣,控疆萬里,就算大唐所有節度使掌管的地域加起來,都不及他的一半多。萬一將來中原有變,他需要派兵留後,印度、大小勃律、河中,吐火羅兵馬皆不可調動,他最終能夠率軍入中原的頂多八九萬人,而父親能夠調動的兵馬則有十五萬。這孰強孰弱,父親一算便知吶。”

安祿山手肘支撐着下巴頦,擡頭神思飄忽暢想道:“可他指揮作戰的能力遠勝於我,他如此大規模招募兵馬,是不是如我一般存有異心?他若是能夠提兵造反,那我豈不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享其成?”

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
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