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

他回到長安後,先將傀儡皇帝李繼玄身邊的宦官都換了一通,繼續任命徐賓爲中書令、岑參爲侍中,並且命令二人着手開始進行秋闈科考,選拔天下人才爲用。

科舉開始的同時武舉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自武后開設武舉以來,武舉考試爲大唐社稷選拔了許多優秀將領,其中最爲出名的便是郭子儀。李嗣業決定在此基礎上開設長安軍事學院,與國子監地政治地位想等。他將選拔合格的武舉投入學院之中,進行爲期限爲五年的軍事學習,爲軍中培養能征善戰的幹才。

軍事學院的山長,他決定請李光弼出山擔任,學員們學習排兵佈陣和軍事理論,三年齊滿後可在軍中實習,等實習期滿後可獲得官職,一般爲校尉和中郎將,之後再根據戰功和表現擢升。

爲了解決節度使權柄過大的問題,李嗣業開始着手進行軍隊的改制,改變二一製爲三三制,軍中基本單位爲什、隊、旅、團、營、都、軍,一什的人數爲十五,三什爲一隊,如此類推一軍的人數爲一萬兩千多人。節度使不再直接掌管軍隊,而開始負責地方管理,軍使由朝中直接任命。

他將朝廷自上而下設立參謀體系,在中書省和門下省之外設立了參謀臺,任命李光弼爲參謀侍中,下屬的參謀成員總共六七人。各邊鎮設立參謀部,治下的軍使調動和地方軍隊將領提拔由參謀部決定,節度使不再參與軍中的事務。

他把所有的規劃通過皇帝的聖旨下達到地方各邊鎮,消息傳出輿論一片譁然,雍王終於要對邊鎮下手了。河西北庭安西是他的舊有勢力,對於雍王的決議自然是大力支持。河東節度使本來由河東內部將領控制,但經過一系列的運作之後,河東節度使已由阿史那·啜律擔任,河東內部的高層將領也換了一批,對於這件事情也沒有異議。

幽燕節度使如今是李崇豹,由於李嗣業對河北等地的軍隊進行了分化安置,幽燕的所有權力都集中在李崇豹手上,只要兒子沒意見,別的人也不必有什麼怨言。

北都幽州留守薛嵩主動找到李崇豹問他:“二公子,主公要削去節度使的兵權,不知你怎麼看?”

“我能怎麼看?”李崇豹笑道:“削節度使兵權是遲早要做的事情,父親年紀也不小了,他提前這麼做,無非是給繼任者掃清障礙,我身爲兒子,自然要舉雙手贊成。”

薛嵩嘴角溢出微笑叉手道:“公子能想到主公的心裡確實是仁孝,不過,公子剛剛也說了,主公年事已高,還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從現在的形勢來看,繼承他位置的必然是李旭。您半輩子跟着主公南征北戰,到頭來無法繼承大業,難道連兵權也要拱手讓給弟弟嗎?”

李崇豹陷入了思索,薛嵩說得沒錯,先前他還抱着期望認爲父親會將大位傳給他,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他只能看着弟弟李旭身處長安坐擁御林軍,能夠留在父親身邊得到諄諄教誨,這讓他的心底產生了強烈的不平衡感。

他心中有些不情願了,但不知該不該違逆父親,只能求問身邊的薛嵩:“但這是父親的旨意,我如何能夠違背?”

薛嵩給他出主意道:“主公對公子你愛護有加,他削弱節度使兵權,是針對那些外姓將領。你是他的兒子,削弱你也只是向外人表示他一視同仁而已。公子可以向主公進言,表示幽燕可以特殊對待,不必接受軍隊內部的編制改變,也不要派什麼參謀部過來。”

李崇豹也許是對眼前的事情看不清楚,竟然聽信了薛嵩的忽悠,給父親李嗣業寫了一封信,表明出自己對削去藩鎮兵權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收到信的李嗣業十分生氣,他沒想到削去節度使兵權最大的阻力竟然來自自己的兒子,他立刻派人去信,把李崇豹大罵了一通說他不知大體。

李崇豹自然誠惶誠恐,連忙向父親認錯,將亂出餿主意的薛嵩給罵了幾句,又把麾下的兵力經過重組成爲了十三個軍,並且將軍隊移交給了長安派來的參謀部。

整個北方如隴右,朔方等鎮都對削去節度使兵權表示接受,李嗣業從長安派去的參謀很好地接收了兵權,只有蜀中的劍南節度使發生了些許意外。

劍南節度使崔寧、崔密兄弟掌控着成都城和城內的團結營,按照李嗣業的規定,團結營會被一分爲二,崔密只能擔任其中一軍的軍使,劍南節度使也不再管理蜀中的各軍,只管各州刺史。軍官的選拔任命軍隊調動都由長安派來的參謀部說了算。

派往蜀中的參謀部一共五人,房琯在其中擔任參謀長,崔寧不願意手中的權力被剝奪,命心腹將路途中的參謀部五人全部扣留在劍門以北的棧道驛站,但他不敢將事情做絕,害怕李嗣業怒火發作率大軍來攻,只將進入劍閣的沿途棧道給燒燬,繼續自我封閉,妄圖在蜀中一家獨大。

崔寧敢這麼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也非常瞭解如今的形勢,李嗣業的主要力量都放在長江沿岸和襄陽地區,無法兼顧蜀中,對於蜀中的消息也不會太關注。他把這些所謂的參謀全部扣留在蜀道上,加緊力量準備完全控制蜀中,等清除掉郭英義兄弟等反對派之後,就可以一家獨大形成國中之國,甚至可以和李豫的南唐政權相互聯合共同抗衡李嗣業。

他預想中將來形成的局面和三國非常相似了,這也是他的信心來源之一。

只是在蜀中能與他們抗衡的還有另外兩股勢力,其一是郭英義、郭英幹兄弟所率領的東川軍和西川軍,另一支爲杜濟所率領的重慶軍。

郭氏兄弟與崔寧的結怨由來已久,甚至可以理解爲李嗣業把郭氏放在蜀中,就是爲了制衡他。至於這個杜濟,他就是兩面倒的牆頭草,誰贏他才幫誰。

崔寧決定想方設法除掉郭英義,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將他調來成都,這次李嗣業假借皇帝之名發來的聖旨倒是個很好的藉口。這可是個很大的事情,想必二人不會拒絕。

郭英幹得到崔寧送來的信函後,連忙去與兄長商議該如何答覆。

郭英義捻着鬍鬚點點頭:“主公要削去節度使的兵權,這對你我兄弟沒有任何影響,只是崔寧這廝要坐不住了。他叫你我二人同去,難不成是想聯合我們共同抵制主公?繼續保有他節度使的兵權?可他明知道我們不會與他聯合,爲什麼還要這麼做?”

“肯定是狗急跳牆,病急亂投醫了唄。到時候我們一起去逗逗這條瘋狗,看他還能有什麼作爲。”

郭英義凝神思慮,擡手道:“不可,主公派的參謀團沒有來之前,我們還是要多加提防,你和我只能去一個,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你留在眉州掌控東西川軍,我去會會崔氏兄弟。”

“兄長腿腳不便,旅途顛簸還是讓我去吧。”

郭英幹騎着快馬上路了,渝州刺史兼任重慶軍使杜濟在成都城外的驛站遇上了他,遂結伴而行。

杜濟問他:“郭兄長爲何沒有來?”

郭英幹並沒有如實相告,只笑着說道:“兄長腿腳不便,只好由我來一併代勞。”

誰知杜濟半晌沉默不言,突然感慨道:“你兄長是個聰明人吶。”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