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

封常清只從李嗣業這裡要了三千輕騎,其中還有數百名裝備有手持猛火雷的騎兵投彈手,李嗣業聽到他的要求也吃了一驚,問道:“三千人夠嗎?”

“大夫,完全夠用。”

“這個巴拉吉號稱北印度的戰神,耶薩婆曼現在所擁有一半的疆土都是他打下來,你有這個把握嗎?”

封常清呵呵笑道:“如果是真戰神就應該統一全印度纔對,何必像現在這樣偏安北印度一隅。”

“他的軍隊中有三十多頭戰象,總兵力有兩萬人。”

“兩萬人又如何,三千騎輕鬆破爾。”

好,等你歸來的時候,某親自爲你煮慶功酒。”

封常清帶着三千輕騎上路了,從拔邏邏步城出發,每人兩騎在路途中換馬,僅用了三天時間便到達了恆河平原。

根據他的推斷,駐紮在鉢羅耶伽的巴吉拉必然是沿着恆河水向上遊挺進的。作爲印度人的生命河,過去王朝所興起的幾個都城,都選址在恆河邊上,曲女城便位於恆河的上游處。

巴吉拉的隊伍中有體型巨大的戰象,對水源的依賴性更強,使得他們無法擺脫恆河的牽引。

封常清根據對沿途地形細細分析,巴吉拉北上救援的路途有三分之一是密林,三分之二是平原,區域內相當平坦,幾乎沒有過高的山峰丘陵。除去密林之外是最有利於騎兵的發揮的戰場。

北印軍從脫離密林地帶到曲女城達三百多裡地,根據步兵的行軍速度來講,大概要五天的行程,他擁有足夠的主動權,要在五天之內將北印度軍隊擊敗,難度並不算大。

……

北上的印度大軍浩浩蕩蕩,三十多頭大象上載着藤編的竹籃,裡面坐着三人,其中一人是馭手,兩名弓箭手用來進行居高臨下打擊。高種姓的軍官們都騎着馬匹,身上披着細鎖環甲,頭戴着雕刻工藝細緻的頭盔。

屬巴吉拉的甲冑最爲精緻,戰盔全部鎏金,花紋細密宛如神廟的浮雕,頭頂上插着一撮豔麗的孔雀毛,前面還有鏤空的金面罩,面罩完全貼合人體的面部構造,若是戴望看了一定會高呼內行,也定會羞愧地把自己的檀木面具給扔掉。

他的甲冑也異常華麗,除去銀光閃閃的鎖子甲衣,胸脯上覆蓋着五六個彷彿漆器的部件,是伽藍和深紅的結合體。這五六個部件也非常符合人體規律,分別在兩個胸大肌上,肚子中央是金色圓盤護心鏡,最牛的是腹部,交錯的金屬片竟然演繹出六塊腹肌的感覺。

他雙腿的兩翼裙甲也是鎏金的,大腿上纏繞着鎖子甲,但最華麗的還是兩個戰靴,由甲片塑形的金屬護脛的高貴感,鞋頭尖端上還鑲着兩顆淺藍色的寶石,夜間能夠發出光亮照亮夜路。

這根本不是一件甲冑,而是一件堅固的藝術品,擁有無與倫比的美輪美奐的藝術造型,它得精工細作使它的堅固程度和美觀程度遠遠超過了明光鎧。明光鎧不過是批量化生產沒有靈魂的甲冑而已,而它的卓越之處在於它是一件限量款,造價也是明光鎧的百倍還多,整個北印度只有這麼一件,專屬於他巴吉拉的黃金聖衣。

跟隨在巴吉拉身後的軍官們甲冑也還可以,鎖子甲鐵胸鎧高頭大馬,馬身上的裝飾品五花八門,各種紋飾和神的塑像,看到這匹馬你就能知道這是一件私人物品。

軍官後面跟着幾百名甲冑精良的重步兵,身後揹着堅固的塔盾,從這些人看來,這支軍隊怕是難啃的骨頭。

但跟在這幾百人後面的士兵就顯得寒酸多了,一個個面黃肌瘦,條件最好的人只能披掛毛皮甲冑,條件差的人就只能穿着套着幾層亞麻衣,多數人沒有鞋子,光着腳在河岸邊堅硬的土地上行進。

這兩萬人的軍隊沿着河岸蔓延行軍,看上去就像穿着黃金聖衣的神仙領着一幫乞丐。

封常清趴在不遠處的草叢中,嘴角挑起自負地說道:“我跟大夫要三千輕騎都是要多了,兩千騎就可以將這支軍隊輕鬆擊敗。”

他身旁的副將主動擔當捧哏問道:“將軍何以如此斷言?”

他指着遠方地傲然笑道:“用良莠不齊已經無法形容北印軍,我看應該叫貧富不均,穿鞋的只佔一成,光腳的竟佔九成。軍隊不是由朝廷供養的嗎?怎麼前後軍會有如此大的差距。還有那位巴吉拉將軍,他身上的甲冑黃金就佔據了一多半,如此做工精細雕刻有花紋的戰甲要花費多少錢?有這麼多錢不能給普通士兵多打造幾套甲冑嗎?”

“現在怎麼辦,是不是要出擊?”

封常清點了點頭:“命令所有人上馬,第一輪先捅他屁股,把他們防護最弱的後軍幹垮。”

唐軍先以一千五百人在距離北印軍五里遠外上馬,去掉多餘配重,僅以角弓和橫刀作爲武器。所有人分散爲幾個批次的騎隊,盯着敵軍的屁股準備出擊。

封常清一聲令下,馬蹄蹬踏着塵土衝了出去,遠遠可見北印軍黑壓壓的尾巴,如狼羣一般尾隨着逐漸接近。

印軍發出了嘰裡咕嚕的叫喊聲,隨即發生了短暫的停頓和騷亂。

北印度後軍雖然裝備爛,但也是受過正經訓練的,軍官們騎在馬上嘶吼着揮起鞭子驅趕他們結陣,架起了長矛和木盾。前陣的後方也零落地聚起了一些弓箭手,對着迫過來的唐軍進行零落的射擊。

唐軍的馬隊間距稀疏,北印軍零星的打擊並未造成多大傷害,當他們迫近敵軍六十多步遠時,封常清突然一記響亮的口哨,衆騎卒齊刷刷地從馬背上直起身來,拉開了角弓對着敵陣一陣拋射,防護最弱的後軍紛紛翻倒在地。

以戰馬奔跑的速度六十多步遠外最多能夠拋射兩輪,兩輪過後封常清口中的竹哨再度吹響,各騎隊校尉立刻領着麾下騎兵撥轉馬頭繞到北印度後軍的側翼,再次用角弓近距離襲殺。

得知後軍遇到襲擊,巴吉拉立刻高喊指揮着戰象折返回來救援,他也從腰間抽出雙軟劍,閃耀的甲冑如同開屏的孔雀般鮮豔,朝着隊伍的後方衝去,高種姓軍官們騎着戰馬緊跟在他的身後。

但印軍的行軍隊伍拉得過長,能夠結成陣型防禦的只是後軍的尾巴,多數的士兵還在行軍的混亂之中,軍官們揮舞着皮鞭驅趕他們結陣。但陣形尚未結成,唐軍騎兵已經拉出一條長線朝着最混亂的地方進行穿插,手中的角弓絲毫沒有停頓,繼續近距離攢射。

唐軍騎兵隊徹底將北印軍隊伍切成兩段,他們的戰馬踏進了溫暖的恆河水中,然後又折返回來繼續進行切蛋糕。後軍除了一小部分人能夠驚恐地手持長槍盾牌結陣,其餘人全部被打散,如沒頭蒼蠅四處亂跑,這些散亂的兵卒成爲了輕易被射殺收割的目標。

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
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