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

當時,天啓皇帝對魏忠賢是這樣說的:“朕看天下,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對朕好的人,一種是對朕不好的人。枝江王和王儀賓這樣的人,當年在朕受委屈,沒人管的時候,關心朕,維護朕。到了朕登基之後,又從來沒有麻煩朕,求着朕。這就是對朕好的人。”

“就是現在,每到年節的時候,每到朕壽辰的時候,枝江王和王儀賓也都想着朕,念着朕。這麼多年來,多少好東西都送進宮裡來了!”

“天下難道只有枝江王和王儀賓纔是朕的親戚嗎?不是的!朕的親戚千千萬萬,可是他們都只顧着自己。他們自己撈的腦滿腸肥,把封地搞的青天高三尺。可是呢,他們卻還是向朕哭窮,向朕訴苦。從來就沒想過朕當年有多苦,朕當年有多委屈。”

“大伴啊!其實皇祖當年對朕講過的。文官不可信,因爲文官貪!武官不可信,因爲武官貪!內侍不可信,因爲內侍也貪!天下人其實都貪。可是呢,貪,他老人家不怕,怕的就是貪而又沒良心的人。皇祖當年可是和朕說了,這種人,遇到了就要狠狠的治!”

“當年皇祖對張閣老有多好,實錄上可是記的明明白白的。可是皇祖發現了口口聲聲教導他老人家必須要勤儉自省的張閣老,自己過得卻是荒淫無度富貴無邊的日子。這纔有了後來皇祖治罪張閣老家的事情。”

“當年張閣老權傾天下,內廷裡有李太后、馮保的幫襯,外朝裡到處都是他的黨羽。天下臣民畏懼張閣老勝過皇祖。連遼王都得給張閣老的父親拜壽。可是呢,當年的時候,那一代的枝江王就敢和張閣老對着幹了。”

“大伴啊,你說說,枝江王一脈是不是有良心的人。朕看就是嘛!”

“所以啊,不管王儀賓是不是真的幹了這些事情,就算王儀賓真的這麼幹了,朕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王儀賓在湖廣撈好處不假,那是因爲貪心人人都有。可是王儀賓一直惦記着朕,什麼好處也從來不忘記朕。這就是貪心也有一點兒,但是卻有良心的人!這就是對朕好的人!朕就喜歡這樣的人!”

“大伴別看這羣文官們叫的歡。可是這些人在朕眼裡都是對朕不好的人!”

“大伴操持國政也這麼多年了。難道大伴你不知道,這些道貌岸然的文賊,實際上最是貪婪無度的。他們哪一個不是家財萬貫的人啊!偏偏他們就可以隨便的撈好處,看到對朕好的人撈些好處,得些便宜,他們就都叫喚起來了!”

“依朕看來,這些人,就是對朕不好的人。這些人就是皇祖說的那種貪而又沒良心的人。朕用大伴,就是要用大伴治這些人的!”

“大伴啊。朕就和你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吧。朕是寧可天下都是王儀賓這樣貪而又有良心的人,也不希望天下都是像那羣文賊似的,滿嘴的聖人之言禮義廉恥,一個個卻只顧自自家的利益,把朝廷往死裡坑的混賬東西。”

“朕知道你覺得王儀賓對你不夠親近了。所以你就不想保着王儀賓了。這事情內廷的人都知道。不就是年初王儀賓往宮裡送東西的時候,你的那份少了點兒麼?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朕回頭就多賜給你一些好了!”

“你不要小心眼兒啦!不僅朕的江山你要幫朕操持好了。就是朕的親戚,你也要幫朕幫襯好了才行!”

“這天底下對朕好的人,可是真的不多了!”

魏忠賢聽了天啓皇帝的話,真的是冷汗直流。

要知道,從天啓皇帝這番話裡,他才知道爲什麼年初的時候,枝江王府的好處是直接送到他的外宅而沒有直接進宮的。原來王書輝這個小崽子居然早就在這裡給他挖好了坑,等着他往裡跳呢!

魏忠賢聽完了天啓皇帝的話,心裡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

在魏忠賢這樣熟知宮廷典故的人看來,大明朝的歷代皇帝們,其實都是些非常情緒化的人。無論是興趣廣泛熱衷武事的正德皇帝,還是愛好單一煉丹嗑藥的嘉靖皇帝,實際上這些帝王們在看待事情的時候固然高瞻遠矚,可是呢,一旦涉及到具體的人的時候,他們又會變得非常的固執己見。

就以他最熟悉的天啓皇帝來說吧。這個喜歡木匠活兒的青年固然對朝政的見解非常深刻,知道把持國政的訣竅就在於錢和兵。可是因爲幼年時候比較艱苦委屈的生活,使得即使他登上了皇帝這個最應該沒有個人感情,應該情緒冷靜的處事的位置之後,仍舊保持着一顆有點像普通人的感恩之心。

比如說,當年天啓皇帝還只是東宮太子的兒子的時候,一直照顧他保護他的東宮王選侍,當年最高的封號也不過是才人。可是等到了天啓皇帝繼位之後,這位地位低下的東宮才人,立即就被天啓皇帝追封了孝和太后的封號。

再比如說,不過是個農家僕婦出身的奶孃的客氏,就因爲當初在天啓皇帝落魄的日子裡一直用心的照顧着天啓皇帝,所以到了現在,她的地位一直是在內廷中說一不二的。連魏忠賢都得巴結着人家。

說起天啓皇帝和枝江王府以及王書輝的關係。真要論起來,是人家和天啓皇帝的關係近,還是魏忠賢和天啓皇帝的關係近,這還真就是兩說呢!

魏忠賢聽了皇帝的話之後感到高興,那是因爲今天皇帝開了金口,那麼王書輝這個隨時可能惹禍的傢伙就不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成爲了皇帝的責任了。

魏忠賢聽了皇帝的話之後感到發愁,那是因爲即使在理論上皇帝接過了王書輝這個可能的黑鍋,可是自己作爲給皇帝背黑鍋的黑鍋專業戶,他仍舊可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更主要的是,通過皇帝的這一番話,魏忠賢明顯的感到皇帝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曖昧了。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基本不怎麼涉及具體人事安排的天啓皇帝,居然親自安排了新的承天府興都留守司的鎮守太監的人選。

要知道,無論是外朝官員還是內廷太監的人事安排,天啓皇帝可從來都只關注九邊地區的。就是往九邊邊軍裡派遣監軍太監,皇帝也不過就是隨便的過目一下而已。在具體的人員安排上,他也只是注意安排那些做事比較勤勉的傢伙。

可是這一次派遣新的承天府興都留守司的鎮守太監的時候,天啓皇帝不僅親自安排,而且安排的是魏忠賢一黨大力打擊和壓制的政治對手,司禮監的隨堂太監劉若愚!

要知道,地方鎮守太監的職位高是不假,可也從來沒有把司禮監的太監往外派的道理。很明顯,皇帝已經不怎麼信任魏忠賢了。他要派一個老實聽話,能夠全心全意的站在枝江王府方面爲枝江王府服務的人去當承天府興都留守司的鎮守太監。

而且,皇帝認可了王書輝的報功奏摺,隨手就給王書輝加了個原本不存在的“鎮楚將軍”的封號。並且他還當着魏忠賢的面,對即將赴任的新任承天府興都留守司鎮守太監劉若愚說:“枝江王,朕之至親也!王儀賓,朕之家人也!內侍,不過宮廷灑掃之人也!太祖苛之而朕愛之!慎之慎之!”

劉若愚是什麼樣的人精子啊,他會在枝江王和王書輝面前擺不正位置嗎?不會的!皇帝當着自己的面說這樣的話,明明就是在敲打自己。告訴自己朱術圳和王書輝是皇帝的親人,自己不過是皇帝的奴僕!

皇帝這是藉着這話,讓自己在枝江王府和王書輝面前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呢!時空之門1619

———————————————————————————————

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章 婚事(4)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0章 日常(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68章 在山東(3)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26章 開始(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80章 大練兵(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1章 起步(5)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8章 開始(4)第370章 在山東(5)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78章 大練兵(2)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7章 準備(3)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9章 婚事(1)第18章 起步(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77章 大練兵(1)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77章 大練兵(1)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8章 開始(4)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9章 起步(3)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
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章 婚事(4)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0章 日常(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68章 在山東(3)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26章 開始(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80章 大練兵(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21章 起步(5)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8章 開始(4)第370章 在山東(5)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78章 大練兵(2)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7章 準備(3)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9章 婚事(1)第18章 起步(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77章 大練兵(1)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77章 大練兵(1)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8章 開始(4)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9章 起步(3)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