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

對於明代的中國來說,資本主義還算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東西。

和幾百年後的中國人不同,明朝末年的中國人沒見過,也沒有機會見識,什麼叫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形式和社會結構是什麼樣的,沒有一個人能看到。在17世紀,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封建制度。

在本時空裡,近代文明的發源地,歐洲主要國家還在努力掙脫中世紀的矇昧和黑暗。

倫敦、巴黎、馬德里等歐洲國家的“大城市”裡的人,還因爲沒有完善的城市排污設施,每天和糞便垃圾生活在一起。西方世界的人民,在完全處於巫醫狀態下的“西醫”幫助下,傳染病肆意爆發,瘟疫橫衝直撞。對於西方世界的人民來說,完全是一種常態。

後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的代表,西方世界的“明燈”,美利堅。現在還是歐洲各殖民國家的殖民地。

所以,作爲一個先進政黨的領導者,王書輝沒有辦法告訴大傢什麼叫資本主義,沒辦法告訴大家怎麼避免資本主義的危害性的問題。因爲他即使說了,復興會的會員也理解不了。

王書輝深刻的知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必須要親口嘗一嘗”的道理。所以,他採取的辦法就是,爲明末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成熟,提供一切必要和必須的條件。

這就是他爲什麼對枝江商盟那麼遷就的原因。

資本主義有什麼不好,資本主義對於工人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多麼可怕,王書輝需要一個反面教材來教育復興會的會員們。

封建主義有多壞,封建制度有多腐朽多墮落。有現在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當反面教材,有史書上大量的歷史材料做例子。有現實的生活經歷和經過了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復興會的會員們,全都能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但是,資產階級有多壞,資本主義制度由多野蠻多殘酷,別說這些泥腿子出身的明代草根們了,就王書輝這個現代社會的無產階級,也沒怎麼全面深刻的見識過。

所以,樹立起枝江商盟這個可以控制的靶子,就是王書輝這個社會科學的研究者,進行的一場,標準的控制實驗。他就是要催熟一個資本主義集團,來做一個復興會會員的反面教材的。

王書輝肯定不會在這個時空的中國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都不說資本主義的邪惡性,也不提資產階級的罪惡性問題。單純的從民族感情出發,王書輝不想讓中國人,像十九世紀的西方主要國家的人民一樣,經受一遍資本主義初期原始積累階段的血淚生活。

讓中國人,像恩格斯說的那樣,幾代幾代的人民,都被作爲工業資本家的消耗性材料,沒兩三年就消耗死亡一批。王書輝可沒有這樣的鐵石心腸。他承受不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手中。

王書輝認爲,最理想的社會制度就是21世紀中國的社會制度。就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這種社會制度的好處是,國家的核心意識形態和經濟模式,是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的組織模式,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可以作爲一種活躍市場經濟,刺激國有經濟發展,警惕執政黨和作爲國家主體的人民的,補充性的、競爭性的,反面教材式的勢力,存在於中國社會。

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只要在中國培養出一小批力量弱小的資本主義的勢力。那麼在明朝末年這個大環境中,建立一個類似於現代中國的社會制度,在理論的條件上就是成立的。

在歷史上,中國人民不就是看清了封建主義(軍閥和地主)和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真面目之後,選擇了更爲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麼。

王書輝相信一點。和建國前的中國一樣,脫胎於封建地主階級的明代資本主義勢力,最後肯定會和建國前的資本主義勢力一樣,要不就變成帶有濃厚封建味道的民族資產階級(張騫等人),要不就會變成封建官僚和外國勢力的幫兇,官僚資產階級(解放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

王書輝相信,在復興會這個革命性的組織的幫助下,中國人民最終還是會做出歷史的選擇的。

王書輝現在要做的事情,就促進枝江商盟這個資本主義的組織,進一步的發展壯大。他要帶領着全體復興會員,像實驗人員觀察小白鼠一樣,全方位的監控和觀察枝江商盟這個小白鼠的方方面面。

要不是有這樣的原因,通商處怎麼會輕易的就在情報處獲得相關的情報呢。王書輝早就給情報處下了命令,讓他們對枝江商盟進行了全面的滲透。甚至於,像李銘之家裡,都有情報處的情報員潛伏觀察着。

王書輝早就推測,枝江商盟要面臨的是兩個方面的困境。一個是枝江商盟內部的問題,一個是枝江商盟外部的問題。

枝江商盟的內部問題,主要是因爲這些新興的資本家,絕大部分,本身就脫胎於封建地主階級。他們本人可能會因爲建立了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逐漸的進化成爲資產階級。可是,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家族,他們的所有家人,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生活上,全都是封建地主階級的落後模樣。

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衝突,首先會出現在他們的家庭內部,家族內部。

枝江商盟的外部問題,主要是這些新興資本家和明末社會主流,掌握着國家政權的純封建主義的勢力,和明朝末年,江南地區的帶有着濃厚資本主義的性質,但是在本質上仍舊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江南商團之間的矛盾。

在歷史上,被稱爲資本主義萌芽的江南地區的經濟勢力,本身就是封建地主階級。而且還是最爲腐朽和墮落的,官僚地主階級。歷史上,雖然明末的商業空前繁榮,已經形成了晉商集團,揚州商團集團,江南商團集團和海上貿易商團集團。但是,明朝中央政府,卻不能在空前繁榮的商業上獲取任何的收益。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明政府的政權,在整體上已經被這些商團集團的代表全面的把持了。

出身於南方的官員,無論是浙黨、楚黨還是東林黨,實際上都是南方商團集團的利益代表。而出身北方的官員,則絕大部分是晉商集團的利益代表。

事實上,只要詳細的考察一下明朝末年把持着政府權力的官員們的出身,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些官員要不本身就是這些商團勢力的一份子,自己的家族和家庭也參與這些經濟活動。要不就是從進入仕途開始,就受到這些商團勢力的資助,最後走上高位的。

說起來,在明王朝的政治結構中,只有宦官勢力,是完全忠於皇權力量的。就連錦衣衛這樣,權力完全依附於皇權的特務機構,從萬曆年間開始,也變成了官僚集團和官僚集團背後的勢力所掌控的政治工具了。

可以這樣說,明朝末年掌握國家權力的文官集團,本身具有兩種屬性,它出身於封建地主階級佔有了大量的土地,主要成分是封建主義的。但是,與此同時,這些官僚的家族,也在不斷的參與商業活動,建立了大量的工坊工廠,積極的參與海外貿易和國際貿易(晉商和關外野蠻人的商業活動、江南商人和海盜、海商、紅毛人的商業活動)。所以,它本身有具有資本主義的性質。

枝江商盟的外部問題,就是和這樣一個勢力龐大的明末文官集團,這個徹徹底底的利益既得集團之間的矛盾。

不過,從目前來看,枝江商盟這個新興資本家的組織,首先爆發的是它的內部問題。四家紡織企業管理層的大換血,就是枝江商盟出現內部問題的具體表現。

就在協成布莊和復興會發生衝突後的第三天,王書輝剛剛開始向復興會常委會佈置相應的,詳細觀察枝江商盟,這個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發展過程的作業的時候。枝江商盟的會首司馬峰,就遞帖子,要求約見王書輝。

作爲復興會主要的人口供應者,司馬峰和王書輝的關係是比較密切的。一方面,是王書輝比較欣賞司馬峰身上,很像現代社會創業者的那種氣質。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司馬峰對於王書輝相當的畏懼,和王書輝合作起來誠意十足的緣故。

司馬峰在王書輝的辦公室裡一見到王書輝,照例要先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要向王書輝抱怨一通,人口買賣多麼多麼的不好做,各種刁難各種壓力是多麼多麼的多。司馬峰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向王書輝表功,希望王書輝能夠記住他爲復興會做出的貢獻。

第二件事情,是要向王書輝抱怨一下復興會的金融政策。什麼復興銀行太霸道,只能用土地和股份才能換到資金啊。什麼復興會的通商處太死板,只能用復興銀行發行的銀元才能買到機械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啊。什麼復興會的船廠太過分,木頭做的船賣出了金子做的船的價格啊(江北船廠已經可以全面自產,小噸位的鐵肋木殼,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明輪船)。

反正他表完了功,訴完了復興會給他的各種委屈之後,纔會說起正題來。

當然,王書輝對於司馬峰的表功和訴苦,完全是不爲所動的。

倒不是王書輝沒良心,而是王書輝認爲,給枝江商盟,無障礙的提供市場價格的蒸汽機械,就是復興會在履行,“用人口換機械”的合作條件。另一方面,作爲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生產蒸汽機的組織,復興會把蒸汽機械和相關的金融服務條件定的高些,也完全符合經濟規律。

畢竟在現在乃至未來的上百年的時間裡,只有復興會具有批量化生產蒸汽機械的能力。在這上百年的時間裡,掌握了時空門的王書輝,一直要面對的是一個供小於求的賣方市場。

復興會的定價高,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經濟手段罷了。

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0章 起步(4)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30章 日常(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78章 大練兵(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305章 終結者(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8章 準備(4)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28章 開始(4)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69章 在山東(4)第375章 在山東(10)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366章 在山東(1)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304章 終結者(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1章 婚事(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87章 光復遼南2
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0章 起步(4)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30章 日常(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78章 大練兵(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305章 終結者(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8章 準備(4)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28章 開始(4)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69章 在山東(4)第375章 在山東(10)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366章 在山東(1)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304章 終結者(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1章 婚事(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87章 光復遼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