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

王書輝覺得自己是個工業黨人。但是,他覺得,文科出身,以大學教師爲業的自己,肯定不能算是個純粹的工業黨人。他覺得,自己是個在意識形態上偏左的,有水分的工業黨人。這可能和他雖然是文科人,但從小生活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有着直接的關係。

他在意識形態上,因爲封建地主的剝削階級本質憎恨地主。但是,更主要的是,地主階級是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或者更高階段的社會制度發展的過程中,最爲頑固而堅定的絆腳石。他對於地主的敵視和仇恨,更多的是因爲,他們嚴重的阻礙中國社會向工業化階段發展。

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消滅地主,就無法解放大量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村勞動力。

在他看來,在中國走向工業化的道路上,封建主義,在意識形態和現實生活中,都有着嚴重的破壞性。因爲封建主義會產生利益集團和特權階層。而對於特權這個東西,吊絲草根出身的王書輝絕對是感觸深刻的。畢竟在他二十多年現代社會的生活中親身體會到,特權階層、利益集團對新中國的傷害,對中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

在現代中國,如果說有着現實存在的所有中國人民的敵人,那麼,利益集團特權階層和外國勢力的走狗們,絕對是當之無愧的。

王書輝認爲,如果在明朝末年想要建立一個新的中國的話,利益集團和外國勢力走狗的老祖宗,地主階級,就是必須完全徹底的,要被消滅的對象。

在這種認識下,王書輝對於自己在明朝末年的事業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自己的目標,最低程度是實現消除蠻族入侵,中國社會退化到半奴隸半封建社會的局面,建立起帝國主義性質的新中國。最高程度,當然也是不太現實的理想狀況,則是在古代時空裡,建立起高度工業化的現代化的,信奉科學革命思想的新中國。

不過,在明末社會不到一年的實踐中,王書輝發現,自己實現最低目標的可能性有百分之六七十。實現最高目標的可能性,還不到百分之十。

最近王書輝就發現,封建制度的代表,他在本時空現實的敵人,在他焦頭爛額的推進着工業化的進程中,又開始了試探性的進攻。從枝江縣各地新成立的各級鄉村組織中反饋上來的信息上表明,不少身份不明的人,正在刺探這次在枝江縣的實驗性土改的情況。

因爲沒有準確的信息,王書輝無法判斷這些人是在什麼勢力或人員的指示下,進行的這些刺探活動。他也無法判斷,這些探子背後的勢力和人員,這麼做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王書輝眼下還沒有對這些人進行清理的計劃。在枝江縣的土地改革中,受益的窮苦百姓是大多數。王書輝知道,只要他的行動在利益上與大多數百姓是一致的,只要他推行的政策和制度是保障人民利益的,人民就會支持自己。

щщщ_ttκǎ n_C〇

有了人民的支持和強大的槍桿子的支撐,王書輝無所畏懼。

王書輝現在,已經通過對馬鬆華極其姻親故舊的清繳,牢牢的控制了佔枝江縣現有耕地面積的一半左右的,近十五萬畝的土地。他通過對這些人的土地的佔有,控制了枝江縣最主要的三十多個產糧鄉村的近萬人口。他現在的工作,就是要完善自己的組織機構,使其能夠具備更高的合理性和針對性。

很快,在進入夏種時節之前,王書輝召回了三十多個外派的工作組。

在第一次全體工作會議上,王書輝宣佈了新的組織模式。在這次會議上,王書輝明確了人民委員會爲自己組織的最高管理機構。人民委員會下設農業委員會,工業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和統計委員會。

王書輝選拔了在近期的農業、工業和軍事、管理中表現最爲優異的十二個人,負責農業工作的三人,負責工業工作的三人,負責訓練工作的三人,負責統計工作的三人,爲四大委員會的臨時委員。

各個委員會的臨時委員,將在王書輝的指導下開始承擔,農業、工業、軍事和統計方面的具體領導工作。在會議上,王書輝還就整個大營目前的三百多人進行了劃分。每個委員會下屬的人員都沒有達到百人。

在涉及到具體工作時,將由各委員會按照工作需要,選拔人員組成工作小組。

張寶樹(教導員)、陳封(教導員)、張大力(二等家丁)、李二牛(一等家丁)、王鐵錘(鐵匠、一級匠師)、趙三才(木匠、一級匠師)、吳江(前獵戶、一等家丁)、孫大狗(教導員)、周鐵(教導員)、鄭千里(教導員),馮新民(教導員),魏有田(教導員),共十二人當選了第一批的四大委員會的臨時委員。

在這之後,王書輝宣佈了本次會議最重要的事情,他即將成了自己的組織,復興會。

復興會,是一個以“復興井田,土地公有”(國有土地制度)爲土地政策,以《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爲指導思想。披着尊崇荀子,推崇“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的“禮”“法”思想(法治思想)的外皮的,近代化的政黨組織。

王書輝知道,在明朝末年這個歷史階段,或許可能有真正的尊崇荀子思,贊同隆禮尊賢重法愛民思想的封建知識分子。但是,本時空裡,絕不可能有贊同土地國有,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人。工業化這個概念,更不可能有人,在沒有受過相關的教育的情況,就能理解和接受的。

至於“偉人思想”,這個中國思想史五千年來爲數不多的碩果之一。沒有經歷過近現代中國慘痛歷史教訓的明末人,更是想都不可能想的到。

所以,王書輝儘可能的把復興會的核心綱領,降低到本時空的土著人士能夠接受的程度。只要能夠接受和支持唯物主義思想,披着井田制外衣的土地國有政策以及近代法治思想的,能夠在王書輝的領導下,堅定不移的走國家資本主義工業化路線的人,都可以被他接受和吸納。

不過,王書輝推進自己目標的基本步驟:土改解放勞動力;吸收和團結青少年,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和文化思想教育;再利用接受軍事訓練和文化思想教育的青少年,進一步開展土改以解放勞動力。這樣的比較暴烈和殘酷的循環路線,能不能得到本時空的有識之士的支持,王書輝是百分之百的不能肯定的。

他覺得,復興會這個推動自己整個事業的組織的成員,恐怕就要像他教育教導營那樣,手把手的,一點一點的,通過建立標註化的學校和不斷進行的在職教育,成批量的培養人才之後進行篩選了。

王書輝在會議上正式宣佈,只有通過“最高考試”的人,才能加入復興會。

所謂能夠通過“最高考試”的人,就是軍事訓練能夠全部按照《步兵條例》的要求,完成相關考覈;文化課水平可以達到現代社會小學畢業水平;政治水平能夠完全掌握《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宣揚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人。

王書輝覺得,在本年年末,這些年齡普遍超過十五歲,智力發育完善的三百多人。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通過一年的不脫產教育完成現代社會小學水平的教育程度,不現實。

可是大家不要忘記了,現代社會的小學教育,是從七八歲就開始的。那個年齡段的兒童們,智力發育水平還不夠完善,所以才需要五年的教育時間。

這些明末的流民貧民們,可都是經歷豐富,思想堅韌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了。他們可不是那些需要糾正行爲習慣的天真爛漫的兒童。對於他們來說,能夠接受教育,是一種上天的恩賜。他們對於讀書學習,可是覺得那是比軍事訓練和工作,更爲偉大和高尚的事情。

到目前爲止,王書輝只見過爲學的不夠快和不夠多而沮喪生氣的人。這三百多個人裡,沒有一個不想接受教育,反對接受教育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尊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不僅給他們提供了他們難以想象的生活條件,更給了他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

從目前大營的三百多個人,已經沒有一個人管他叫王老爺,王儀賓。反而全部和教導營的學員一樣,叫王書輝師尊這一現象上,就可以看出,受教育這件事,對他們有多麼巨大的影響力了。

在會議結束之後,王書輝將介紹復興會未來的組織結構,指導綱領和領導地位的小冊子發放給了大家。並留下了教導營和農業委員會的成員,開始召開農村工作會議。

他在會議上強調了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並首次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建立起包含整個湖廣地區(湖南湖北)的農村政權體系的目標。

他指出,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在已經掌握的三十多個鄉村,建立起基本的管理體系。以工作組爲領導核心,以民兵隊爲武裝力量,培養當地支持者爲核心的農會,就是目前階段的首要工作重點。

他對農業委員會和教導營的成員指出,“民兵隊必須掌握在全面和徹底支持工作組的人手中。對民兵隊的建設,要把軍事訓練和文化思想教育統一起。必須做到這兩項工作的齊頭並進。槍桿子,必須無時不刻的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章 穿越(1)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77章 大練兵(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80章 大練兵(4)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1章 起步(5)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83章 東改編2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0章 日常(2)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77章 大練兵(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章 穿越(4)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9章 起步(3)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18章 起步(2)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82章 東改編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174章 審判(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
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章 穿越(1)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77章 大練兵(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80章 大練兵(4)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1章 起步(5)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83章 東改編2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0章 日常(2)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77章 大練兵(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章 穿越(4)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9章 起步(3)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18章 起步(2)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82章 東改編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174章 審判(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