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準備(3)

“老闆這個茶杯,不是凡品,看着像老年間的官窯款啊。”看到王書輝拿着宣德藍釉的茶杯,當個普通的玻璃杯一樣,倒着可樂往嘴裡灌,珍寶齋的老闆李玉坤心中簡直是鮮血橫流,彷彿一萬頭祥瑞神獸草泥馬在他心中呼嘯而過。

王書輝這個人出身貧寒,活了二十幾年,一直都是在學校裡度過的。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最後到工作,一直沒離開校園這個環境。社會上再怎麼說大學裡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混亂,但是,作爲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裡的人際關係要比社會上簡單幹淨的多的多。

王書輝又是個比較老實內向的性子,對於穿着打扮一向不放在心上。他一直覺得,所謂的穿的漂亮好看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的說法,完全是商業社會的服裝業者們製造的謠言。一個人如果專注於做事情,穿着打扮這種東西,是多麼的浪費時間啊。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曾經聽自己的室友談論他的女朋友,據說此女早上起來,站在鏡子前面的時間就要超過四十分鐘。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王書輝即使底版看着不錯,但是對於衣着打扮堅持兩個原則。一個是舒適性的問題,一個是經濟性的問題。在京師這種比較講究個裝十三的地方,王書輝看着就很像個偏遠地區到京城出差的推銷員。離他一百丈遠,就能聞到他身上泥土的芬芳,一聽他說話,就帶着一股令人懷念的苞米茬子味兒。你可以想到,最講究個察言觀色的古董從業者們會對他有個什麼態度了。

有個大神說過,有背離階級的個人,沒有背離階級的階級,李玉坤作爲京師古董行業的中堅力量,自然也要遵循着這個行業的一貫風格,把充滿了泥土芬芳的王書輝看成是個透明的個體。不過對於裝着極高水準的鈦合金狗眼的李玉坤來說,王書輝拿出那個精緻可人的宣德藍釉的茶杯的時候,他的鈦合金狗眼就已經三六十度的對着這個寶貝進行了數碼拍照。自然而然的,哪怕拿着這個寶貝的王書輝臉上粘着一團屎,他也會覺得這團屎放置的位置有着極高的藝術內涵。

從李玉坤錶現出的極高的變臉神功上看,王書輝認爲此君是個合格的奸商,合格的奸商,就是這個商業社會裡很好的諮詢對象。

王書輝一向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圍繞着怎麼更好的完成工作進行,所以他對於剛纔李玉坤的慢待沒有任何的芥蒂。他把手中宣德藍釉茶杯裡的可樂喝個乾淨,放到櫃檯上,神情平靜的對李玉坤說道,“老闆好眼力,請老闆掌掌眼啊。”

託了王書輝看過的很多古玩類小說的福,他也知道些這個行業裡的一些規矩。比如最簡單的一點,古董什麼的,你要是想讓別人過目,不能從手裡遞過去,一定要放在一個穩定安全的地方等着別人自己過去拿。王書輝喜歡這種規矩,它充滿了工業社會中的嚴謹性。

李玉坤沒有說什麼廢話,拿出一副帶放大鏡的眼鏡戴着臉上,仔細的觀察着這個宣德官窯款的藍釉茶杯。他首先認定了這是個真傢伙。其次又覺得這個茶杯十分難得,不像他見過的大多數古董瓷器,這個茶杯可能是被它的二貨主人經常使用的緣故,戴着一種難得的鮮活水潤的生命力。

李玉坤肚子裡像燒了鍋開水一樣,心裡是火熱火熱的。不像早年間的時候了,現在已經很少能夠見到真寶貝了。絕大多數的好東西都是已經有主的,那些收藏家們都有一種西方傳說中守寶怪龍的習氣,死守着自己的寶貝不讓人見,輕易見不到這種品相完好,難得一見的珍品。

李玉坤又細緻的打量了一下王書輝。看到他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心裡產生了一種珍寶蒙塵的感想。不過他不會被自己一時的貪慾影響,按照套路和王書輝打起太極來,“先生這物件,是個好東西,也是真東西,不過我的水平有限,還真看不出具體的年限來。”這是一個套磁的過程,他想看看王書輝知不知道手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王書輝對於和人打交道一向缺乏耐心,他尤其不喜歡這種打着太極雲山霧罩的交流過程,他木着臉很直接的對李玉坤說,“老闆不要和我說那些套話,我不是你們這個行業裡的人,今天在琉璃廠這裡逛了一天,就是想打聽一下東西的行情。這個是明代宣德年間的御窯藍釉,這都是東西的主人直接告訴我的,我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今天來就是想問問,在古董市場上,這個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李玉坤聽了王書輝的話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東西根本不是這個小子的,他不過是個負責跑腿的馬仔。對於馬仔,他就是另一種態度。只見他的臉色一變,帶着幾分高高在上的態度對,王書輝說,“說是宣德藍釉,這是真的。至於是不是御窯,那得分什麼人說的。大約的估價麼,我這裡給你湊個整數,一百萬。”

王書輝心裡有了底了,一百萬,這樣的茶杯他有四個,加上一個茶壺,怎麼也能賣到五百萬以上,他把茶杯仔細的放回包裡,轉身就在李玉坤的愕然神色中走出了珍寶齋的大門。

王書輝同學家的生意也在琉璃廠這裡,走了四五分鐘就找到了。他的同學知道王書輝的性情,自然也清楚他一定是早就把行情打聽清楚了。所以也沒弄什麼玄虛,直接就給了他一套瓷器,連茶壺帶茶杯一千萬的報價。這在王書輝的意料之外。他很高興的接受了交易。等到晚上的時候,王書輝手裡已經籌集到了一千萬的啓動資金了。

一千萬,這有多少,王書輝沒有直觀概念。他在大學裡當老師,七七八八的算起來,一個月不過是三千多塊錢。一千萬塊錢如果胡花濫造的話,在現代應該也能揮霍上好一陣子的。不過王書輝要做的是在明朝末年改朝換代。這種改天換地的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錢,對於這一點王書輝心裡完全沒底。

他的大體計劃,就是先農業後工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人力和經濟上的資源。這只是個粗疏的計劃,他現在已經籌集到了啓動資金,要開始設計具體的計劃了。

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72章 在山東(7)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8章 準備(4)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6章 理念(4)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38章 妖僧(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366章 在山東(1)第309章 終結者6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384章 東改編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382章 東改編1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
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72章 在山東(7)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8章 準備(4)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6章 理念(4)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38章 妖僧(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366章 在山東(1)第309章 終結者6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384章 東改編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382章 東改編1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