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

馬鬆華這幾日坐臥不寧。當了十二年縣丞的馬鬆華,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棘手的事情。

一個人情緒要是不好,無論這個人的涵養有多好,在行爲上都會有所表現。即使是那些內閣大學士們那種水平的養氣功夫,也會有所反應,更何況馬鬆華這種微末小吏了。縣衙裡的書吏差役們都知道,最近,這位枝江縣的二老爺心情不太爽利。

馬鬆華感到不安是應該的。半個月前,他派遣了在江北地界,可以橫逛黑白兩道的靜明和尚,到王書輝那裡示威。結果只有靜明身邊的跟班小沙彌回來了。這個小沙彌不知道受了什麼驚嚇,腦袋受了很大的刺激,問了半天,也沒出個所以然來。釋道心這麼個大活人,就這麼沒了蹤影了。

馬鬆華不是個平常人,當初他敢向朱由梓這個宗室提親,給自己的癆病鬼兒子沖喜。就是因爲他可不是個普通的八品縣丞。

馬鬆華家是枝江縣的大戶。枝江縣三十萬畝田地,其中有近一半的田地,是他們家門下的。給他們家扛活種地的長工農夫,不下兩千。可以這麼說,歷屆的枝江縣令,如果不把他們家巴結好了,枝江縣衙門,就別想把稅收收上來。

馬鬆華作爲枝江馬家的當家人,不僅安插人手把持縣衙,更是勾結本地巡檢和各種江盜山匪,把持着枝江縣的黑白兩道。他們家除了利用縣衙,大肆搶掠吞併本縣的土地。更是把持着夷陵縣到荊南縣,長江兩岸各縣的私鹽買賣。

馬鬆華上有湖廣最大的鹽商,原湖廣巡撫,現任戶部尚書張問達的侄子張天祿做靠山,下有江北各縣的巡檢兵丁做幫手。江面上還有各種船幫江盜,爲他提供運輸。陸地上有各種山匪路霸,爲他打擊競爭對手。

上下有靠,黑白通吃的馬鬆華,就是枝江縣的土霸王。即使是荊州府知府,也要給他三分面子。在整個江北地區,除了幾位藩王之外,沒有什麼人能夠被他放在眼裡。直到傳出以前一直不被他放在眼裡的枝江王庶人朱由梓,要恢復爵位的消息的時候,他纔有些心緒不寧。

明代的藩王宗室們不被皇帝待見不假,被各級官員忌憚監視是真。但是,只要是老老實實,沒有問鼎念頭的藩王宗室,都是皇帝的逆鱗。無論文官們怎麼攻擊,百姓們怎麼痛恨。藩王們侵佔土地也好,好色貪財也罷,皇帝都會保護他們的。這個可不僅僅是祖宗之法一句話可以解釋的明白的。在封建宗法社會裡,血濃於水的封建倫理可不是說着玩的。

原本像朱由梓這樣的罷爵王族,即使不是皇帝的近親,犯了錯,奪了爵,一般也不過是隔代繼承王爵。可是枝江王府得罪的是兩代宰輔,文官們的裙帶關係又盤根錯節,才讓大家以爲朱由梓繼承王爵的希望渺茫。這纔有了馬鬆華這樣的土豪霸王,也敢上去欺負欺負的事情出現。

可是,只要朱由梓還活着,他就有繼承枝江王爵位的資格和希望。不管是真是假,朱由梓繼承王爵的可能都是存在的。這就是馬鬆華聽到那個語焉不詳消息後,感到不安的原因。

現代社會有個大神級網文作家說過類似這種話。他說,他最怕被人對他說對不起。因爲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一個人一旦做了對不起某個人的事情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不是想着怎麼彌補自己的過錯,而是寄希望於大家都不知道或者忘掉這件事情。

做過錯事的人對於自己對不起的那個人,有着深深的忌憚。因爲人的本性黑暗,他會巴不得自己對不起的人消失掉。甚至於在自己對不起的那個人,遭遇不幸的時候落井下石。更有甚者,會親自動手消滅自己對不起的人,以求得自己內心的平靜。

王書輝是看過這段話的,他認爲這話說得極對。有《九品芝麻官》裡,包龍星的經歷爲證。王書輝得知朱由梓和馬鬆華之間的恩怨之後,第一時間裡就把馬鬆華視爲自己在明末的第一個敵人。

馬鬆華也沒有讓他失望。在馬鬆華知道,枝江出現的第二個販賣私鹽的人,是朱由梓的女婿王書輝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前來賠禮修好關係,而是派遣了江盜妖僧釋道心,去威脅王書輝。

在王書輝看來,馬鬆華的舉動,是對他推測的一種實證,完全的是一種正常反應。王書輝在充分了解了馬鬆華的背景之後,已經做出了決定。

馬鬆華這種人,無論在那個方面考慮,不管是他的封建官僚身份,還是他的大地主身份,或是他私鹽商的身份。這些都決定了,他是王書輝必然的敵人。而對於敵人,王書輝是不憚於將他們肉體毀滅的。他已經在心裡,判決了枝江馬家,這個家族的整體死刑。

王書輝已經提高而王府鎮的安保級別。三隊配備了現代機械連弩的武裝家丁,日夜巡視王府鎮。所有人的日常訓練,全部上了槍頭。朱由梓父女的安保小隊,也配備了手弩。朱由梓和朱微妏也在王書輝的要求下,穿了防刺服。大營裡所有武裝人員,包括一等和二等家丁,都穿上了防刺馬甲,戴上了安全帽。

在做出了充分準備之後,王書輝和官場經驗最豐富的孃家大舅、二舅和三舅,進行了交流。

聽了王書輝的對情況的介紹,大管家劉懷一,二管家劉懷仲,三管家劉懷叔,三位朱微妏最年長的舅舅們互相對望了一陣,半天沒有開口。實際上,消息靈通,深知枝江縣底細的三位王府老人,在從四弟劉懷季那裡,聽說王書輝販賣私鹽的消息的時候,就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

實際上,在他們看來,枝江王府只要不參合私鹽買賣,馬鬆華這個枝江縣的土豪霸王,是不會觸犯身爲宗室的枝江王府的。馬鬆華要是單純的土豪,沒有官場的身份,倒是有可能會組織江湖匪類危害宗室。

可是馬鬆華身爲枝江縣縣丞。有了這麼明確的官場身份,他做事情,就要講究策略,有所忌憚了。不過,在他們看來,這次的事情也不會善了。俗話說,奪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王書輝明目張膽的侵犯枝江馬家的利益,馬鬆華是絕對不會就那麼算了的。

等到得知王書輝將靜明和尚挫骨揚灰之後。三個老人知道,枝江王府和枝江馬家,已經是撕破臉皮,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了。這個類似軍漢的儀賓外甥女婿,在他們面前甚至說出了要滅馬家滿門的話。三個老人就不得不開動腦筋思考對策。

在一陣沉默之後,劉懷一首先開口,他對王書輝說,“儀賓可知,這個馬鬆華最忌憚的是什麼。”

王書輝想了想,回答道,“馬鬆華應該最忌憚岳父大人的宗室身份。”

劉懷一點了點頭,對王書輝說道,“儀賓說的不錯,冒犯宗室,那就是類似造反的大罪。無論儀賓準備怎麼處置枝江馬家,都要依仗宗室的身份,才能名正言順。”

看到王書輝若有所思的點着頭,二舅劉懷仲說道,“其實說起來,世子早就該承襲枝江郡王的爵位了。當今天子對於徐階和張居正一系,十分的厭憎。對於老王爺當年敢於對抗張家,明面上沒說什麼,實際上心裡是褒揚的。要不然也不會兩代枝江王世子,都沒有被遷到鳳陽圈禁了。”

王書輝聽了這話,也覺得確實如此,他問道,“二舅這話,我也想過。說起來挺奇怪的,以岳丈大人的資歷身份,承襲王爵本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朝廷怎麼會這麼長時間都不聞不問呢。”

三舅劉懷叔這時候說道,“儀賓有所不知。這王爵承襲的事情,總要有個由頭。下面的人不提,天子皇爺自然也是不會自說自話的。咱們枝江王府過去過得落魄,老王爺和老世子又都是天家血脈,自傲的很。一開始是不屑於說起此事,到了後來,則是家道淪落,沒有能力去操辦這事了。”

王書輝這時候聽明白三個老舅說了半天是什麼意思了。這三個老人精的意思是說,想讓王書輝出錢幫助王府運作繼承爵位的事情。自己的老丈人朱由梓有了王爵之後,他藉着王府的名義,就可以肆無忌憚的行事了。

只是,這三個老頭,到底是要讓王書輝披上王府的大皮,安然度過危機,還是想要借王書輝的財力幫助王府繼承爵位。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王書輝其實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他也有能力讓王府繼承爵位。說起來,在禮法上,自己的老丈人朱由梓,繼承王爵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就是沒錢去運作罷了。王書輝以前就想過,只要自己從現代弄過來面大鏡子,作爲貢品上貢給皇帝。什麼官身地位之類的,自然而然就會有了。皇帝老兒給老丈人恢復個爵位,不就像個玩兒似的。

可是王書輝對於披上封建官僚的外皮,在心裡非常的抗拒。更何況,讓不讓自己的老丈人變成個王爺,他也很猶豫。誰知道朱由梓這個好青年,當上了王爺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要知道,今年才三十多的朱由梓一旦恢復了王爵,那就是個壯年的郡王。他不得三妻四妾的給自己娶上一大堆丈母孃啊。有了丈母孃,自然而然,不久之後他就得多出一大堆小舅子。一下子多了那麼多三姑六姨的親戚,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反封建事業,那就不得而知了。

當了王爺的女婿,造反的事業,在名義上會不會站不住腳。這纔是王書輝心裡最猶豫的。

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章 穿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章 日常(4)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5章 立足(3)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75章 大豐收(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章 穿越(2)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10章 終結者7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37章 妖僧(1)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33章 理念(1)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373章 在山東(8)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7章 開始(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85章 東改編4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08章 終結者5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1章 婚事(3)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8章 妖僧(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09章 終結者6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章 穿越(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79章 大練兵(3)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66章 在山東(1)第6章 準備(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
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章 穿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章 日常(4)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5章 立足(3)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75章 大豐收(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章 穿越(2)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10章 終結者7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37章 妖僧(1)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33章 理念(1)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373章 在山東(8)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7章 開始(3)第183章 陳保生進城(3)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85章 東改編4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08章 終結者5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1章 婚事(3)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8章 妖僧(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309章 終結者6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章 穿越(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79章 大練兵(3)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66章 在山東(1)第6章 準備(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