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

復興軍在早期規模很小的時候,曾經因爲當時王書輝對本時空工業發展水平的誤判,準備給復興軍裝備低水平武器的原因,專門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排隊槍斃戰術的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

當然了,這個時間是非常短的。在王書輝確定能夠給復興軍裝備更高水平的武器之後,復興軍就開始全面轉換軍事思想。現在總人數四萬左右的復興軍,採用的基本上是縱隊戰術和散兵線戰術兩種基本戰術。

實際上,雖然散兵線戰術是復興軍的主要戰術之一。不過,大多數復興軍的各級指揮官和參謀人員也都知道,縱隊戰術的應用性可能會更高一些。

現在的復興軍已經是一隻規模龐大,武器水平跨時代,士兵和軍官素質跨時代的部隊了。絕大多數時候,這支部隊除了不停的進行軍事訓練之外,就是不斷的參加支農支工等子弟兵理念實踐活動。從客觀上講,現在的復興軍一直處於一種某種意義上的閉門造車的狀態。

雖然復興軍內部知道自己的先進和強大,但是,因爲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所以,復興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厲害到一種什麼程度。

正是這樣的原因,復興軍上下才會對於使用了復興軍最落後的,已經淘汰了的戰術訓練出來的保民軍的表現,非常的關注。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無論是武昌府城還是保民軍,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說保民軍領袖是何祖賢,倒不如說保民軍的領袖是黃博昌。

看到黃博昌和他的團隊,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把整個武昌府一片混亂和起義士兵不斷逃散的情況全面扭轉之後,何祖賢非常識時務的認識到,相比較自己來說,在黃博昌的領導下,武昌起義士兵們的前途會更美好些。

實際上,何祖賢作爲一個過去的大明朝的底層武官,對於造反這樣的事情真心無愛。看到了黃博昌給武昌帶來的全面繁榮,看到了在黃博昌的帶領下保民軍上下蒸蒸日上,何祖賢自己就主動要求請黃博昌來擔當保民軍的首領。

在復興軍中從軍四年多的黃博昌根本就看不起保民軍。他對於當這種草頭兵的草頭王,根本就沒有任何興趣。不過,雖然他沒有因爲何祖賢的主動要求,就對何祖賢取而代之。但是,他還是領導者復興會派駐武昌的小組,全面的接管了保民軍的管理和訓練,以及武昌府的治理工作。

何祖賢現在正在高高興興和自己的老孃、老婆和孩子們,過着他一直夢想着的幸福生活。他已經成了一個武昌府和保民軍的吉祥物了。

在新任保民軍司令員(保民軍最高首腦爲都督,即吉祥物何祖賢)黃博昌看來,保民軍經過了三個多月的訓練,問題還是多多。畢竟,他的參照物是已經經過五年左右全面軍事訓練、文化學習和思想教育的復興軍。

讓黃博昌一直以來最苦惱的事情,是保民軍士兵的不開竅。無論是他還是派遣小組裡的軍事幹部都發現,和復興軍的那些在新兵營接受了半年全面教育和訓練的新兵不同,那些保民軍的老兵也好,新兵也罷,一個個的都像木頭人一樣不開竅。

他們覺得,最簡單的站軍姿和齊步走都要教導一個月左右才能讓他們學會,這種事情真的是很難想象的。

經過了將近四個月的對保民軍的訓練,這些復興會的派遣幹部,普遍對復興軍的新兵訓練部門佩服起來了。能夠用六個月左右的時間把這樣的木頭人訓練成基本合格的士兵,復興軍新兵訓練營的同志們真的都是些本領高強的人啊。

排隊槍斃戰術即步兵線式戰術,對於黃博昌和復興會派遣小組的軍事幹部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東西了。除了參軍較早的黃博昌之外,大多數軍事幹部是連聽都沒聽說過這種戰術的。所以,他們也是在前往武昌前,在軍事學校專門學習了相關戰術之後,拿着資料一點一點的在保民軍中進行實踐的。

所以說,雖然經過了近四個月的訓練,保民軍士兵們已經全面的掌握了相關的技能了。可是目前擔任指揮官的這些復興軍幹部們,反倒是心裡不太有底。

和復興會的這些幹部不同,本身就是衛所兵,本來就是大明朝正規武裝之一的這些武昌起義的士兵和小軍官們,在四個月接連不斷的訓練和演習中掌握了排隊槍斃戰術之後,因爲全面的瞭解大明朝士兵的實際情況,對新的先進武器(迅雷銃即褐貝斯步槍)的威力有着清醒認識的保民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們,倒是一個個信心十足。

不少衛所兵出身的保民軍士兵和基層軍官都覺得,現在的保民軍絕對是天下無敵的(某種程度上說也有道理。現在的保民軍就是遭遇了東虜八旗,勝算也在七層左右)。

整個保民軍的士氣,在充足的供給(不過是吃飽喝足每五天吃肉而已,比復興會的民兵都不如的多),豐厚的餉銀(每個月一個銀幣。工資水平是復興軍民兵的十分之一,復興軍正規軍的二十分之一),先進的武器(褐貝斯1728年,村田1880年。和復興軍武器相差一百五十年以上)和全面的訓練下,非常的旺盛。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博昌接到了軍委帶領保民軍消滅調查團部隊的命令。

黃博昌帶領着一千個裝備迅雷銃的保民軍正規軍,五六百個裝備機械弩和長槍的民兵,在調查團還沒有到達荊州之前,就開往荊州境內駐紮。

保民軍在復興會提供的糧食物資下,在預設戰場以逸待勞。等待了將近六天的時間,才最終和慢慢騰騰的調查團隊伍相遇。

在一條山谷的出口處,像個規模龐大的鏢師隊伍一樣的調查團部隊,剛剛一出山谷,就一頭撞上了五百個已經列好了隊列,填裝好了彈藥,上好了刺刀的保民軍。

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75章 大豐收(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369章 在山東(4)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2章 起步(6)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11章 終結者8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06章 終結者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1章 起步(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7章 起步(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04章 終結者(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9章 婚事(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14章 立足(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
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75章 大豐收(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369章 在山東(4)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2章 起步(6)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311章 終結者8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06章 終結者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1章 起步(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7章 起步(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04章 終結者(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9章 婚事(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14章 立足(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