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

李若鏈也知道自己今天說的有點多了,而且有些事情根本不該他這個南鎮撫司的小小堂上指揮來摻和,頓時跪在地上開始請罪。

先不提低着頭的李若鏈心中在想些什麼,崇禎皇帝自己並不打算放過這個話茬,轉頭問道:

“方正化,李若鏈說的句句在理,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與朕聽,朕恕你無罪!”

今天的皇帝不知道是怎麼了,往日諱莫如深的話題卻聊的這麼開,方正化見實在躲不過去,也只能硬着頭皮上前:

“回皇上的話,奴婢和李坐堂想到一塊兒去了......”

“大明雖然大,但是卻收不上賦稅,全國上下一年的賦稅才三百萬兩銀子,但這可連遼事一項的開支都不夠用啊。”

聽到這裡,崇禎皇帝來了興趣,放下棋子,正色道:

“你仔細說與朕聽。”

“回皇上,萬曆朝遼餉最多隻有三百萬兩,天啓年的時候就漲到五百萬兩,到了眼下已經是一千多萬兩了,而且還在逐年增加,這可是個無底洞啊。”

“李坐堂說的不錯,皇親國戚,甚至一些身帶功名的東林文人都可以不用繳納賦稅,更別提那些商賈鉅富了,他們那些逃稅的法子可是多了去了,最後逃不過去被催逼的,還是那些窮苦百姓。”

方正化留了個心眼,雖然說了一大堆,但說一半留一半,主體意思還是方纔李若鏈說過的,順便旁敲側擊的打探皇帝對東林黨的意思,剩下的就讓皇帝自己體會去吧。

聽到這些,崇禎皇帝倒是深有同感,但自己現在可是皇帝,並不能什麼話都對下面的人說,轉身將一份塘報扔到他們面前,冷哼一聲。

“都看看吧!”

李若鏈和方正化二人對視一眼,小心翼翼的撿起塘報,剛瞥了一眼,眼神卻一下子就盯在上面動彈不得,都是張大了嘴。

這份塘報上寫的,就是前幾天西北的軍報。

二月初二,大順軍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連克汾州,陽城、蒲州數地,第二天懷慶府城失守,盧江王被殺。

二月初五,大順軍進克太原,總兵牛勇、參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力戰而亡。

二月初八,遊擊將軍張雄開城投降,山西巡撫蔡懋德自縊身亡,山西總兵周遇吉稱已在代州沿線佈置防線,然闖賊人馬勢衆,僅憑山西孤旅定然是抵敵不住,只能向朝廷請求援軍。

“放肆,太放肆了!”

方正化看過之後面色又驚又怒,斥道:

“這李自成原本不過是驛站的驛卒,窮酸刁民一個,誰想竟會對大明的江山起了覬覦之心,不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

李若鏈也是冷哼一聲,不無贊同的道:

“方公公所言不假,關外清虜纔是心腹大患,這個李自成不思報國,出關殺虜,卻將中原攪的天翻地覆,難道不怕成爲千古罪人嗎?”

崇禎皇帝點點頭,負手走到窗戶前,憂心忡忡的嘆了口氣。

自從來到大明後,自己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膽,接到的都是大順揮師百萬北伐的消息,各地望風披靡,一片的倒旗易幟之景。

說起來,要不是被李自成逼着到煤山上吊的日期逐漸臨近,現在的崇禎皇帝還真不能這麼快就進入亡國之君的角色,時勢逼人強哪。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深深吸口氣,正色道:

“方正化、李若鏈聽旨。”

這陡然間的變故讓兩人驚呆住,半晌後才猛地反應過來,趕緊一前一後跪在地上,惶恐萬分的說道:

“奴婢(臣)聽旨!”

“司禮監秉筆方正化,朕深信之,督軍保定立有大功,即日起任御馬監掌印太監,掌樞府;錦衣衛坐堂指揮李若鏈,克謹有爲,多年兢兢業業,應京師百姓之請,着任正三品錦衣衛指揮使,帶俸掌衛事,即刻赴任。”

本來方正化和李若鏈兩人來之前都忐忑不安,因爲誰也不知道皇帝叫自己進宮到底是爲的什麼,多少人進去之後就再也出不來,不明不白的死了。

聽到崇禎皇帝的口頭旨意後,方正化欣喜若狂。

御馬監那是什麼,雖然不如司禮監在皇帝的身邊重要,但卻是大內十二監局中唯一一個和兵部掛鉤的,各朝以來,權勢和司禮監不相上下。

當太監爲的是什麼,不就是求個出人頭地,不再被人叫成閹人看不起嗎,如今皇帝對自己如此信任,又怎麼能不提鞋相報。

“奴婢叩謝皇上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正化這山呼萬歲可是出自肺腑,崇禎皇帝對自己如此信任,當然是越長命百歲越好,但李若鏈的反應就有點奇怪了。

沒錯,這傢伙愣在那一聲沒吭,好像是傻了。

“李坐堂,李坐堂!還愣着幹什麼?”

“呃...臣,臣叩謝聖恩!”

李若鏈反應過來,趕緊行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

出了冬暖閣,方正化走遠的一路上都覺着有些飄飄然,興奮的同時一樣是有些想不通,皇帝剛登極沒多久便盡誅閹黨,裁撤東廠。

但今日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忽然間又對自己這些宦官信任起來呢?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方正化只知道自己這隻原本地上的家雞就要變成枝頭的鳳凰了,那可是御馬監掌印,能和東廠督公相提並論的存在啊。

這種一步登天的事情每天都能夢見,但親身經歷到還是第一次,方正化看一路悶頭向前走的李若鏈,納悶的問道:

“李坐堂,哦不,咱家現在要稱呼您李掌使了!怎麼升官兒了還悶悶不樂?”

聽着方正化笑吟吟的聲音,李若鏈卻根本高興不起來,仍然覺得有些突兀。

方正化在內官中頗有微信,但自己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南鎮撫司坐堂官,忽然之間被提拔到指揮使這等高位,一是不合禮法,二是難以服衆,問題太多了。

站在風口浪尖上,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人人都懂,況且這北京城雖然是天子腳下,說是穩定富足,但但卻比其他地方卻更爲複雜。

北京城內各類權貴多如牛毛,自己無權無勢卻擔任這等得罪人的差事,接下來的日子可就不再像原來坐堂時那麼輕鬆愜意了。

想到這裡,李若鏈唉了一聲,回問道:

“別提了。”

“方監公,您還不知道這裡面其實危機四伏嗎,一步登天說的容易,脖子不硬,怎麼容易坐穩?”

聽到這個,李若鏈當場把臉拉了下來,停下腳步,怒視道:

“李若鏈,枉費皇上對你如此信任,沒想到你居然是個膽小怕事之人!”

“咱家這就向皇上去說,說你這個膽小之人不願擔待大任,不願爲皇上效力!”

“別介,別介。方監公留步,卑職不是這個意思!”李若鏈當時就急了,上前幾步拉住方正化,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嘿嘿笑着說道:

“監公教訓的是,方纔卑職犯毛病了,皇上信任,卑職定然竭盡全力爲之效力,爲國盡忠。”

方正化這才又笑起來,悠悠說道:

“這就對了,李掌使,你真以爲咱家不害怕嗎,坐在這個位置上,皇上怎麼能不防範,御馬監辦起來,東廠也就快了!其實心裡比你都怕!”

忽然間,方正化卻又嘆口氣,看向皇宮大內方向,說道:

“但害怕又能怎麼樣,咱家理解皇上,若重建東緝事廠,屬實就是到了沒辦法的地步,皇上這就是在試探朝中那些人的想法,是被李闖給逼到了絕境啊。”

李若鏈和方正化,一個新任的御馬監掌印,一個新任的錦衣衛掌事指揮使,走在一起居然在交心的談話,這在大明三百年以來,都是非常罕見。

李若鏈點點頭,嘆道:

“監公說的不錯,皇上數夜交勞,到了這一步也是沒法子了,咱們做臣子的也就只能是力所能及的幫幫忙!”

“李賊在西北那一片鬧得不可謂不響,也不知道周總兵能不能擋得住。”

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
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