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

“簽訂盟約可以,但是這個名字,得我們大明來定,至於這個聯盟裡面以誰爲主——”

“你們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還是大明?”

張煌言說到這裡,適時宜的閉上了嘴,笑吟吟看着斐迪南三世。

後者也早就想明白了,趕緊說道:“自然是大明做主。”

在這個世界上,除非大明以外,不會有第二個國家能讓全世界其餘的強國臣服。

神聖羅馬帝國雖然已經號稱第二超級大國,實質上不過是個大明扶持起來控制歐洲的傀儡罷了。

按照斐迪南三世所說,簽訂了盟約的國家,就屬於聯盟的一員,需要遵守盟約上具體到地方行政的規定。

而這個所謂的盟約,大明自然有權利隨時更改。

“相信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會容許世界上再出現一個荷蘭、不列顛、法蘭西吧?要是能成立這個聯盟,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利用教廷和聯盟來對付那些沒有加入的國家。”

張煌言點點頭,這廝的話倒是個長久之策。

那樣一來,日後世界輿論永遠都是向着聯盟,無論再過去多少年,都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對抗由世界上這麼多強國組成的聯盟。

“閣下的話,我會原封不動的上呈到我們大明皇帝御前,若陛下同意,在下自然無話可說。”

斐迪南三世大爲驚喜,道:“那就多謝了,大明的皇帝陛下是個能人,應該不會拒絕的。”

張煌言沒有回答,但卻不置可否。

過許久之後,他才問道:“教廷那邊,還請閣下提前通知一聲,免得生出許多麻煩。”

斐迪南三世冷哼一聲,道:“教廷一直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者,我會給教皇寫一封信,晾他也不敢多說什麼。”

......

大明紫禁城,暖閣。

“陛下,奧斯曼完球了。”內閣首輔蔣德璟說道。

自李定國在克里特島獲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奧斯曼帝國陸軍、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國力大衰。

在大明向其宣戰以前,奧斯曼國內的經濟就已經瀕臨崩潰,克里特戰役失敗以後,更是徹底完蛋,平民的生活只能用極苦來形容。

在這種時候,奧斯曼軍隊大敗於明軍手中的消息傳播極快,每到一個地方,幾乎都會引起當地平民連綿不絕的暴動。

再加上大明廠衛的刻意煽動,如今在奧斯曼領地上新建立起來的獨立國家已經至少有二十幾個。

默罕默德四世的蘇丹權威一落千丈,僅能勉強維持伊斯坦布爾周圍部分地區的統治,其餘大部分省份都已經脫離他的掌控。

對他來說唯一稱得上是個好消息的,大概就是首相大臣現在正大力整治貪污腐敗的情況,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殺了兩萬多官員。

但是奧斯曼的平民想法和大明百姓不同,吃不上飯的平民可不管那些官老爺們是不是貪錢了,他們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他們還是一個接着一個的造反了。

隨着大量平民加入了造反的隊伍之中,偌大個奧斯曼帝國明顯也有撐不住的跡象。

尤其是中央軍團的覆滅,更導致默罕默德四世面對全國迭起的暴動時達到無兵可調的境地。

克里特島戰役取勝後,威尼斯大公宣佈向大明帝國稱臣,但奇怪的是,威尼斯大公在下個月忽然暴亡,並且沒有留下繼任者。

這種情況下,作爲僅存唯一世界性的帝國,大明自然要展現大國風範,派兵進駐威尼斯,設置威尼斯將軍及總督二職。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又在威尼斯城內增設了大使館和海軍基地,這兩個地方不受威尼斯將軍和總督的管轄,直屬大明朝廷。

海軍基地嚴格限制港口貨物的進出,每一艘船,都需要掛上玄鳥旗幟,大使館則成爲朝廷留在威尼斯的全權代表。

在那之後,李定國揚帆出海,與張名振、施琅兵分兩路,陸軍由巴爾幹半島登陸,水師則直接奔向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帝國,現在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仍然擁有着廣闊的領土,但是在其領地內卻是戰火紛飛,暴亂迭出。

兵部尚書朱大典興奮地說道:“皇上,我們現在只要派出少量的軍隊再配備上大量的軍火就足以橫掃奧斯曼!”

橫掃奧斯曼?說實話,崇禎皇帝興趣不大。

那麼大一塊地盤,就是打下來也未必守得住很久,中東自古就是亂的很,這幫蠻子向來不服從管教。

“打奧斯曼是長久之功,伊斯坦布爾拿下之後讓李定國修整一段時間,讓他們自己再亂兩年,還有沒有什麼稀奇事兒?”

聽見崇禎皇帝詢問,蔣德璟又道:“是王先通在莫臥兒發來的奏疏,說是時候到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輕聲道:“巴克什留着終歸是個隱患,傳朕的旨意到印度錦衣衛千戶所,該讓他消失了。”

四年前,沙賈汗暴斃,大明留新建伯王先通永鎮該地,扶助沙賈汗僅存的第四個皇子巴克什繼位,開創印度巴克什王朝。

但是在今年的九月份,正值壯年的莫臥兒帝國皇帝巴克什追隨其父,忽然暴斃身亡。

事後經大明廠衛明察暗訪,發現是莫臥兒皇宮內一名叫做瑪儂的法蘭西人將其毒死。

新建伯王先通親自下令,將法蘭西人瑪儂凌遲一千一百一十三刀處死在全印度人民的面前。

賊人雖然已經死了,但巴克什並沒有能留下一兒半女。

在四年前的王位爭奪戰中,沙賈汗其餘的兒女也全都被奧郎則布殺死(實際是廠衛和明軍下手,栽贓奧郎則布),如今巴克什忽然死亡,這也就標誌着莫臥兒帝國皇室血脈就此斷絕。

作爲莫臥兒帝國曾經的友好鄰邦,大明自然有必要幫助印度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崇禎三十年正月,大明帝國皇帝朱由檢下旨,接納全體印度平民,將原本莫臥兒貴族身份撤銷,貶爲平民。

也就是那一天,印度莫臥兒帝國及巴克什王朝國號被正式廢除,自此改稱明屬印度省份,由新建伯一系世代鎮守。

這也就標誌着狹義上莫臥兒帝國的徹底滅亡,印度全境,悉歸大明版圖之內。

在這之後,崇禎皇帝將印度地區劃分爲十六個境外府,分設知府、參將鎮守,並且在偏僻地區設置了以印度人爲土官的宣慰司。

莫臥兒帝國滅亡之後,若是再去看如今的世界地圖,你會發現,除了東方的神聖羅馬帝國以外,正有一個東方國度雄踞在全球。

大明的版圖幾乎囊括了全亞洲,整個歐洲也幾乎都是武力征服和佔領的基地、附庸國,這還沒有包括其餘大洲的殖民地。

如果全部算上,大明名義上的領土,幾乎是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二,這比當年的羅馬帝國、蒙古帝國還要更廣闊。

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
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