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

四川亂局,還要從崇禎十七年開始說。

早在崇禎十三年,張獻忠就已經攻陷了武昌、漢陽、及湘省重鎮嶽州等地,兵鋒所過之處,席捲西南,不下李自成。

但是後來,西軍的中心逐漸轉移,與馬守應合兵之後,張獻忠決定放棄已經佔領的兩湖、江西三省大部分地區,集中進入四川。

這是張獻忠第五次進軍四川,前四次都被以秦良玉爲首的明軍將校阻擊失敗,這次西軍浩浩蕩蕩,攜大勝之師,形勢顯然不同以往。

崇禎十七年那一年,無論對剛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和張獻忠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年。

那年五月,張獻忠率時有四十萬的西軍水陸並進,向四川成都浩蕩進軍。

時人稱“川東上下,魚潰鳥驚”,到六月時,西軍以步、騎、水師嚴圍重慶,連攻六日後破城。

張獻忠執殺宗藩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撫陳士奇、重慶知府王行儉等人,沒其財產。

到了七月,西軍以三十萬兵力進圍成都,一路州縣望風瓦解。

在成都進攻戰的郊外,西軍都督溫玉潔被馳援而來的守備官李佔春所殺。

後來李佔春退守石柱,包括瀘州在內的川南、川西南四十七州縣,皆爲大西軍所陷,且所至多迎降。

八月,西軍攻陷成都,總兵郝希文戰死,宗藩蜀王朱至澍並周貴妃、總兵劉佳允自殺。

宗藩內江王被活捉,西軍又在城內捕殺四川巡按御史劉之渤、四川巡撫龍文光等人,皆殺。

九月,張獻忠留義子張可望於成都‘監國’,率大西軍主力北上與大順軍爭奪川北地區。

原明軍降將、順軍川北守將馬科率部迎擊,被擊敗於綿州,被迫率軍退往漢中。

這就是按照歷史軌跡張獻忠走完的路程,在這之後,一切都不再一樣。

本來在那個時候應該攻入北京的李自成,依舊在寧武關尺寸之地不得進退,且新敗兵頹。

當時的張獻忠,本來已經佔據了幾乎整個四川,按照歷史的進程,他很快就要迎來入關清軍的南下。

可當時他迎來的,是新敗大順軍退回陝西后的主力。

李自成在山西遭受挫折,自然要在其它地方找找場子,從逃到漢中馬科的口中聽到張獻忠襲取川北之事,遂決定出兵奪回川北。

後來的一段時間,張獻忠兩面受敵,川內雖然佔領,但是川民並非對大西心悅誠服,還有無數星羅棋佈忠於崇禎的勢力暗中搞事。

不得已,他下令減緩進攻曾英、李佔春和秦良玉等人固守石柱一帶的腳步,轉而主要與順軍的馬科等部進行決戰。

崇禎十九年中,崇禎皇帝御駕親征連敗順軍、清軍,全國明軍軍心大振,四川部分開始反攻西軍。

直至崇禎二十年,四川巡撫馬乾以兵事被罷,曾英、李佔春以戰功進四川總兵、參將,名將秦良玉任川陝總督。

同年,都察院御史陳良謨奉旨巡撫四川,到任之後傳檄遵化,重新啓用避世居家的樊一蘅與王應熊。

川陝總督秦良玉檄諸郡舊將會師石柱,預備反攻。

此時四川總兵曾英剛收復重慶,戰略放棄重慶,率部掩護難民來到石柱,與諸將會師。

從崇禎二十年到崇禎二十一年的九月,是四川明軍趁順軍、西軍內鬥時大舉反攻的階段。

被崇禎皇帝任命爲四川巡按的樊一蘅,推薦一系列舊將,上疏請建四川新軍。

崇禎皇帝准許,降旨以樊一蘅爲新軍總督,起用甘良臣爲總兵,副以侯天錫,合參將楊展,遊擊馬應試等,爲四川新軍。

樊一蘅招募衛所軍卒三萬餘人,一戰擊潰西軍,收復敘州,與此同時,松潘副將朱化龍、同知詹天顏率部收復龍安府、茂州等地。

聽聞這些,再加上明軍主力接連進入四川,張獻忠頗懼,下令大焚宮室,棄成都走川南。

在張獻忠率西軍主力退出成都後的第五天,一部明軍浩浩蕩蕩開來,皆持白杆長矛,正是秦良玉麾下白杆軍。

此時雖是黑夜,但張獻忠臨行前一場大火,卻把整個成都照亮得如同白晝。

秦良玉路上時,總能遇見一片片自城中逃難出來的百姓,據他們所說,這場大火已經連燒了五日。

而今看來,這場大火沒有絲毫減弱跡象,又豈能是僅燒五日?

聽着火光沖天中傳出那‘噼裡啪啦’聲,白杆軍一應將校均是面色黯淡,不少人攥住拳頭,對這一切罪的魁禍首流寇深惡痛絕。

“噗——”

忽然間,騎在馬上的秦良玉臉色一紅,噴出一口鮮血,整個人無力地倒在地上。

“總督,總督!!”

這一幕,使得周圍白杆軍全都大驚失色,幾個將校上前,七手八腳將她扶住,衆人商量一下,決定退後幾裡紮營。

約幾日後,悠悠轉醒的秦良玉,卻再沒了昔年英姿颯爽的巾幗女將風采。

現在看她,臉色蒼白,手上皆是皺紋密佈,幾個秦、馬氏的後輩圍在榻前,都成了淚人。

“拿來,拿來......”

秦良玉在幾人扶着,才勉強左在榻上,她顫顫巍巍伸出手,呼喚着什麼。

餘的幾個小輩們各面面相覷,只有秦翼明跑出去,過一會兒爲她帶回來幾年前崇禎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

秦良玉見到這把寶劍,整個人彷彿都安心下來。

許久之後,不敢擡頭的衆多秦、馬氏小輩們擡起頭來,見到秦良玉仍一動不動坐在榻上。

一代巾幗名將,終到了油盡燈枯謝幕時。

......

秦良玉去世後,全川明軍悲慟,哭嚎漫天,如喪父母,更銳意敢戰,尋賊報仇。

四川巡撫陳良謨上疏薦樊一蘅爲川督,崇禎皇帝降旨准許,責各部官員撰《秦良玉傳》,列入正史。

對於秦、馬兩氏的後續工作,內閣也在緊急討論。

時進入湖廣與高一功爭奪地盤的張可望已死,而順軍主力回調山西,被御駕親征的崇禎皇帝率明軍全殲。

張獻忠抽出手來,率西軍主力急進,遭遇四川新軍總督樊一蘅所部,隔江相持近一月,互有勝負。

後新川督樊一蘅因新軍糧盡而退屯古藺,部將楊展等接令退走江津。

樊一蘅繼任川督後,決心利用秦良玉去世後全川明軍士氣大起的機會,聯合進入四川的朝廷主力開始大舉反攻。

他檄令連發,先命楊展、馬應試取嘉定府、邛州、眉州等處,又命賈連登、楊維棟取資州、簡州等處,而侯天錫、高明佐也將前往瀘州。

曾英暫領白杆軍,副以秦翼明、馬萬年,與李佔春分別進圍忠州、涪州。

餘四川明將曹勳、範文光等負責駐守洪州、雅州,詹天顏則留守鬆州、茂州,譚弘、譚詣兩兄弟分別屯駐在夔州、萬州一帶。

做完了這一切以後,樊一蘅自己移駐納溪,居中調度,與繼任新軍總督的王應熊會於瀘州,檄諸路刻欺並進。

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
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