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

隨着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出任帝國首相的柯普呂律將一份來自威尼斯的戰報,呈到蘇丹默罕默德四世的面前。

已經看壞消息看到麻木的默罕默德四世臉上露出了與他這個年紀不相仿的老成和鎮靜。

正當他靜靜接過這份戰報,打算再失望一次的時候,眼睛卻陡然間睜得老大,不敢相信地問道:

“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閣下,咱們要獲得勝利了。”科普呂律說着,臉上也是老淚縱橫。

戰報上寫的,正是在地中海持續了幾十年的克里特戰爭。

這場戰爭的參與雙方,一是威尼斯共和國,二就是奧斯曼帝國,兩者之間無論體量還是各個方面上,似乎都沒有任何可比性。

然而就是這樣,威尼斯人還是憑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硬生生擋住當時正處於強盛期的奧斯曼大軍長達半個世紀。

在這長達半個實際的戰爭中,奧斯曼帝國憑藉佔據絕對優勢的帝國軍隊攻城略地,很快登陸幷包圍了克里特島。

但他們的軍隊人數雖多,質量卻不如小國威尼斯,再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使得奧斯曼軍隊因嚴重減員而不得不暫時退出。

威尼斯的海軍此前已經稱霸地中海,擁有精良且先進的器械,正是這些,使他們在克里特戰爭的初期甚至佔據一定優勢。

奧斯曼和威尼斯的戰爭持續了很久,直到兩年以前,前任奧斯曼蘇丹派出了帝國內最富具盛名的統帥波拉斯出戰。

波拉斯是祖籍在阿爾巴尼亞的顯赫家族,他率領十五萬帝國軍隊由海陸兩個方向將克里特島重重圍困。

自那時候起,克里特戰爭纔開始不可避免面地向奧斯曼一方傾斜。

......

克里特島,坎地亞城外,聚集着飛蝗一般的奧斯曼軍隊,帝國統帥波拉斯站在攻城車上,傲視着螞蟻一般的克里特島。

奧斯曼的星月旗幟從坎地亞的城桓以外一直延續到克里特島的外圍,甚至在海面上,還停泊着數不清的帝國艦隊。

一臉自信且緊握雙拳的波拉斯似乎並不知道,正在他率領帝國軍隊即將取得克里特島的這個關鍵時刻,一支來自東方的遠征軍正向這裡勢不可擋的推進着。

克里特島,自威尼斯崛起之前,就是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最繁盛的貿易場所,如今更是威尼斯共和國最重要的海外領地。

正是因爲不願失去整個領地,威尼斯人和奧斯曼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不屈不撓的抵抗戰爭。

而對於奧斯曼來說,克里特島更多的則是一個象徵意味,而非是它在全球的貿易領導地位。

只有征服了克里特島,纔算是成爲地中海的霸權,克里特島的歸屬與否,更是奧斯曼蘇丹藉以進攻西方的先決條件。

歷史上,這場圍城時間長達兩年的克里特戰爭至今正要落下帷幕,奧斯曼人即將攻下坎地亞城,在這裡插上屬於他們的星月旗幟。

奧斯曼的征服與大明不同,卻和蠻清類似,因爲他們的軍隊所至,往往伴隨着殘酷而血腥的掠奪和殺戮。

一旦某地成爲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之內,那裡的人民就要完全淪落爲他們的奴隸,自此之後,各種縱火、稅收及奴役行爲也將屢見不鮮。

暴虐統治帶來的是連綿不絕的動亂和反抗,而這兩者招致的又會是更加血腥而殘酷的鎮壓。

同奧斯曼軍隊截然相反,明軍的征服,更大意義上是華夏文明的偉大復興和光輝傳播,絕非毫無意義的暴虐統治。

這也正是爲什麼如今大明版圖如此之廣,卻很少有佔領區發生各族人民暴動的原因。

作爲克里特島的守將,皮埃裡克表示很慌。

但僅靠慌是沒有用的,在這種時候,即便他往常是極不願親自作戰的一個人,眼下卻也要時刻站在城桓之上,誓與城池共存亡。

在過去的兩年裡,皮埃裡克取得了半個世紀中最令人驕傲的戰果。

他先是率領克里特島的威尼斯海軍,擊敗了數倍的強敵奧斯曼艦隊,緊接着又在陸地上小勝奧斯曼人一籌。

坎地亞城外這場圍城戰堅持的時間長達兩年,甚至要比當年奧斯曼圍攻君士坦丁堡的時間還要更更長。

但再輝煌的戰果,也無法阻擋奧斯曼帝國一波又一波的軍隊。

在一望無際的軍隊進逼下,威尼斯逐漸喪失了對克里特島的控制權,並且在地中海剛剛建立的霸權地位也因此搖搖欲墜。

極盛時期的威尼斯海軍,擁有僅次於荷蘭、法蘭西等國的強大海軍,憑藉克里特島的天然貿易優勢,輕易掌控着整個地中海。

但是在這場持續半個世紀的克里特戰爭中,威尼斯被打回了原型。

小小的威尼斯,終究無法與是龐然大物的奧斯曼帝國相抗衡。

現在,威尼斯昔日強大的海軍已經僅剩三百餘艘,還有絕大一部分是商船,他們失去了克里特島的內外控制權。

這也就是說,皮埃裡剋死守之下的克里特島是一座被他們不得不逐漸放棄掉的海外孤地。

“閣下,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奧斯曼的大軍,今夜以前就會踏平這座抗拒帝國征服的城市。”

聽到這些讚美的話,被常年稱爲帝國第一名將的波拉斯有些飄了。

說句實話,一般人處在這個位置一次兩次還行,可要是十幾二十年還被人這麼一直叫着,飄都是最基本的。

有些人飄着飄着就飄出了不臣之心,這波拉斯可能和東方文化不出一路,現在還壓根沒考慮過拉出去單幹這檔子事兒。

他從攻城車上站起來,揮手向正在攻城的士兵致意,嗓音洪亮地道:

“帝國的勇士們,征服眼前這座富庶的城池,讓他們看到抗拒帝國軍隊的後果!”

這話意思很明白了,翻譯成多年以前的韃子入寇,這就是在說,攻下城來,裡邊兒你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相對於一般的軍功賞爵而言,這種獎賞顯然才更像樣兒一些。

本來因進攻兩年多還覺得有點墨跡的奧斯曼士兵們聽了這話,一下子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向坎地亞城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在大約兩裡地之外,李定國和高傑一正一副,正帶着一眼望不到邊的明軍向坎地亞城前進。

登陸上克里特島的明軍人數不比圍城的奧斯曼軍隊少,可他們卻出奇地安靜,安靜的就好像壓根不是二十萬人而是二十個人。

爲啥來的不是崇禎也不是英國公張世澤了,因爲前者正在皇宮養老安排後事,不打算再粗來浪了。

都快五十這個歲數了,還瞎折騰啥?

崇禎雖說是心裡年齡還不算老,想繼續浪,可奈何身體不允許。

歷史上那位朱由檢年輕的時候爲了國事太殫精竭慮,整的崇禎現在是幹啥啥力不從心,總覺得自己保不齊那天就要駕鶴西去。

好在威望刷夠了,兒子女兒都有了,朱慈烺也對國事明白的差不多,趁着自己還沒死,是時候琢磨着怎麼給下一代加點威望了。

至於張世澤,遠征大軍順道打下不列顛以後在當地按照莫臥兒的模式扶持了一個傀儡國王,這貨正帶着人馬寸步不離的盯着呢。

英國公和不列顛,嘿,簡直是絕配了。

崇禎不把英國賞給爲大明世代出力的英國公一系,都覺得實在是對不起他的這個名頭。

反正崇禎遺訓上寫的明明白白,好歹在適當時機把外頭的這些傀儡國王一個個給廢了,讓張世澤、王先通或者藩王當上國王。

至於能不能看的住,估計也要很久之後去了,崇禎沒閒心去管,也沒那個精力去多想。

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
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