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

實際上,雖然多爾袞已經下令北返,但崇禎皇帝卻是一個多月之後才知道這個消息。

下面各地文武臣工由於謂敵避戰而合力瞞報,使得身在皇宮的崇禎皇帝根本不知道多爾袞什麼進關,也不知道他是何時離開。

清軍拔營北返的一個月之後,兩人兩馬偶然間路過此地,看其華麗的裝束,正是前往山海關一帶傳皇帝諭令的北鎮撫司錦衣衛。

其中一名錦衣衛疾行的時候轉頭向路邊掃了一眼,緊跟着眉頭一皺,立即翻身下馬,蹲在地上仔細查看,說道:

“此處有些蹊蹺,似是曾有大隊人馬經過。”

另外一個錦衣衛聞言也是趕緊下馬,發現周圍不少被刻意掩蓋着的行軍、紮營痕跡由於時間原因,不少都已經暴露出來。

“是啊,此地應該有過大隊人馬駐營,可近日未曾聽過哪路官軍上報敵情,難道是韃虜?”

聞言,那錦衣衛千戶用手擦了擦地上的馬蹄印,回身問道:

“上個月曾有建奴兵馬來到京畿,京營、團營備戰許久,但久久卻不見有什麼動靜。我看這馬蹄印應該是一月之前留下的,那個時候可有勤王大軍路過此地?”

“沒有!”

聽見這個回答,那錦衣衛千戶立時斬釘截鐵的說道:

“既然如此,曾在此駐營的必是建奴無疑!此事有些蹊蹺,你且先回京師上報,我繼續前往山海關去尋那總兵高第!”

“好,趙千戶小心!”

“快回去吧!”

另一名錦衣衛也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點點頭翻身上馬便是按原路返回京師,而姓趙的錦衣衛千戶便是和他直接分道揚鑣。

又是幾天之後,一隊自京師而來的錦衣衛在此地呼嘯停下,並且分散開來,在附近按照留下的印記向前尋找建奴大軍可能的動向。

......

七月間,中原各地雖然有些寒風,但並沒有多麼寒冷,可金州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卻每天都有人凍死,實在奇怪。

說起那些凍死的人,自然無一例外全都是漢人。

自打建奴竊占遼東也有許多年了,遼東的漢人在老奴酋努爾哈赤時期便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

皇太極和多爾袞主政時期說是對漢人禮遇有加,但實際上這種待遇只是那些對‘大清’有作用的漢人才能享受,其餘的普通百姓,不過是旗人隨意殺辱的對象罷了。

一旦家中有什麼貌美的女子,百姓都會將她化的和個假小子一樣,衣裳也是越土越好,最好讓然是看一眼都覺得煩那種才放心。

究其原因,正是旗人在地方上的肆無忌憚,一旦某家有了什麼好看的閨女,要麼折磨致死,要麼就是直接拉到軍營中糟蹋個不成人樣。

金州本地漢軍的統領叫周思昭,曾是毛文龍的舊部,當日他看見旗人當街欺辱婦女,一不小心就失手殺了那人。

周思昭由此而輾轉反側,心知必定會因此而遭受金州旗人的瘋狂報復,雖然自己是個駐守在金州的漢軍統領,但是漢人的職務在旗人面前,根本就是個笑話,還不是和豬狗一般的活着。

六月間某一天夜晚,周思昭牀頭忽然多了一封信,署名大明臣,將中原發生的事情和朝廷新發詔令都寫了個一清二楚。

兩次大捷、梟首阿巴泰、罪己詔、籌建忠烈祠......

以上這些等等往常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再次觸動了周思昭的神經,他根本就不敢相信這些是真的,但以周思昭的立場來看,當時恰好是歸明的最好時機。

昔年毛文龍爲袁崇煥矯詔所殺,但繼任總兵陳級盛卻不能有效管束諸將。

劉氏七兄弟在毛文龍時期都是南征北戰,在東江諸將之中有驍勇之名,但毛文龍死後建奴開始散步有關劉氏兄弟降清和朝廷要誅殺劉氏兄弟的傳聞,導致東江諸將人心惶惶。

作爲繼任總兵,陳級盛沒能及時安撫劉氏兄弟,這也使得諸將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後由於各種原因,劉興治悍然挑起兵變,將陳級盛及其親兵一百餘人全部殺死,而劉興基反對其兄,與張燾、沈世魁等人又殺了劉興治。

當時周思昭就在反對劉興治的諸將之中,在那場兵變之後,派來的繼任總兵叫黃龍,早年就曾在遼東征戰,雖然能力和威望都夠用,但東江鎮卻再也扶不起來了。

黃龍接管過來的東江鎮人心不齊,諸將離心離德,已經有一大批渡海去投了後金,早不再是原來的東江鎮。

並且自那以後,東江鎮就再也沒有什麼軍餉和糧草補給,其餘的人就像是被朝廷拋棄的孤軍,孤苦伶仃的飄蕩在大海上。

雖然黃龍和周思昭仍然本着忠君爲國的心思,但四分五裂的東江鎮卻明顯不如當初,最後黃龍帶着親兵戰死在旅順口,爲國戰死沙場,最後居然連個蔭福都沒能拿到。

這最後一件事觸動了周思昭以及其餘東江舊將的神經,一時義憤之下,他也只能跟着最後一批人投降後金。

崇禎皇帝自打穿越過來那時候起,就已經有意把東江鎮再搞起來,只是苦於無人策應,接到多爾袞北返的消息之後顧不得高興,趕緊派廠衛喬裝去遼東探查緣由。

對於多爾袞來說,這次入關顯然是所謂入主中原的天賜良機,能讓他一聲不吭的跑回去,很可能是給洪承疇那封書信起了作用,建奴老家有人鬧起來了。

廠衛在遼東的勢力雖然在明面上已經不復存在,但幾百年的底子滿清是不可能直接連根拔起的。

在東廠和錦衣衛的大力尋查之下,還是發現了許多隱藏極深的密探,由此周思昭這個名字也就是被報了上來。

身在冬暖閣的崇禎皇帝聽聞此事後極爲重視,正好有意將廠衛的勢力在遼東重新弄起來,便是直接讓王承恩和李若鏈共同去辦。

周思昭這個人作爲首先起事的毛文龍舊部,在崇禎皇帝這塊兒的作用極其重要,好不容易有人敢起來鬧事,那肯定是要藉此機會狠狠給建奴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誰纔是真正的蠻夷!

不過提到這些人的處置方式,崇禎皇帝也有些頭疼。

這些人在歷史上投降建奴,再讓他們回來,也難保不會因爲什麼事情再投降回去,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東江鎮再搞起來。

讓毛文龍的舊部和遼東歸明的有識之士都去東江,這樣算是一舉兩得,既給這些人一個妥善的安置地點,也能把建奴心頭的這顆釘子再釘回去。

現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和這些人討價還價,而是用盡可能多的利益把他們拉回大明這邊。

好在王承恩深諳此道,他與李若鏈商量許久,決定分別派人去聯繫李成仁、周思昭還有洪承疇,將朝廷的意思說清楚,也好打消他們的顧慮。

眼下還有一件事不甚清楚,周思昭這條線,到底是因爲偶然因素,還是老謀深算的洪承疇給牽出來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
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