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

這天夜裡,吳三桂輾轉反側,直感覺心焦氣躁,根本不能靜下心來睡覺,反倒越睡越熱,開了窗戶也是一樣,最後他將被褥都全部掀開,就這麼穿着襯衣躺在榻上。

即便如此,吳三桂卻還是逐漸的滿頭大汗,心中也愈發的難受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已經非常精神的吳三桂忽然聽到外頭“轟”的一聲,心下一驚,趕緊披掛上一身簡單的內鎖子甲,提上自己的長槍跑出臥房。

這個時候的寧遠伯府邸已是一片亂象,門外一批批的關寧軍巡邏兵士呼喊着往同一個方向去跑,天邊更是火光沖天。

“不好,那是軍械庫和糧庫的方向!”

吳三桂怒罵一聲,提着長槍便直奔起火地點而去,當他帶人趕到街角的時候,正見到夏國相帶着關寧軍將縱火之人圍死。

等趕到前面的時候,這些人都已經死絕,一向處事沉穩的夏國相面色驚疑不定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見他來了,這纔是跳起來猶豫着道:

“爵爺...這,這是趙忠和宋喜......”

“他們二人爲何要燒軍械庫,糧庫那頭呢,救出來多少?”吳三桂先是問了一句,緊跟着就發現自己這個問題實在是問得太傻。

前些時日,趙忠帶人來山海關上任的時候,因爲還打着大明朝廷的旗號,所以吳三桂不得不將他放入城內,不過與之前帶着幾萬兵馬來的唐通不一樣,這個趙忠就只帶了一個心腹將領和區區三千不到的兵馬。

趙忠入城之後,與吳三桂相處不錯,幾乎不提朝廷二字,關內大事小情仍以他爲主,並且十分主動的將部下全都打散,對於高第和唐通的事,更一字未提。

吳三桂聽聞皇帝正率領大軍在江南,這趙忠兵馬也全部被打散,該不會出什麼茬子,但他卻沒料到,這其貌不揚的趙忠卻有一顆如此忠義的心腸。

夏國相從吳三桂面色上看出他其實已經明白了,便沒有再提,只是回答後半句:“爵爺,弟兄們救火迅速,並且放火的人也不多,糧食救下一半,足夠大軍數月食用。”

糧食可是重中之重,糧食夠吃,軍心就能穩住。

吳三桂這邊極力封鎖消息,將這件事說成是兵士看守不力,但山海關以西幾十裡外的撫寧衛城,卻有一匹快馬連夜從南門飛馳而出。

這傳信的兵士手持一份急報,一刻不停的直奔着京師方向而去。

......

託婭在昨天近午時的時辰已經轉醒過來,雖然身子還有些虛弱,但話還是能說的很清楚,在崇禎不斷詢問之下,她總算說出了自己遭人迫害導致流產的事。

崇禎皇帝當時的心情就不怎麼好,這是自己的親兒子,連面就沒見到一次,居然就這麼在孃胎中夭折了。

自己兒子沒了倒是其一,其二也是苦了託婭。

自打到宮中,雖說是大明皇妃地位名頭,身份尊貴,但這最貴、沉重的名頭,卻硬生生將託婭這隻草原的雌鷹壓成了深宮的家雀。

說來也是令人覺得意外,從前在朵顏三衛的時候,託婭貴爲公主,武藝高強,總是在馬背上討生活,身子一向硬朗,入宮三年不到,竟然變得如漢家女子一般孱弱。

照吳又可所說,託婭之所以能恢復的這麼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她原本在草原上積攢下來的底子,這常年生長在馬背上的草原女子,與漢家還是有所不同。

閒聊之時,託婭也與崇禎聊起了上次偷跑出去比武的事兒。

之所以能打敗那幾個軍將和兵士,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爲他們不敢下死手,畢竟這拳腳比試與陣戰廝殺不一樣,若那是廝殺,託婭沒有皇妃的身份,只怕早已死了幾次。

至於幾招擊敗馬爌,託婭更直言,那是因爲他太過輕敵,給託婭賣了個大大的破綻出來,以馬爌的臨陣經驗,這種錯誤戰時必定也是不會出現的。

內廠調查的結果讓崇禎很不滿意,一切證據全都指向西六宮領事太監韓大用,偏偏在這個時候,這韓大用嗓子犯了毛病,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看着不斷叩頭求饒的韓大用,崇禎皇帝再也沒了任何拷問他的心思,擺手示意將他處斬了事。

不過這件事就這麼完了?這顯然不是崇禎的風格。

韓大用在這個時候嗓子忽然犯了毛病,絕對不是巧合,崇禎沒得到滿意的答覆,自然要繼續調查,所以這件事就落到王承恩執掌的東廠手中。

東廠番子效率是內廠的數倍,幾天下來,一大堆內廠與西六宮互相勾結,導致柔妃流產,九皇子胎中死難的消息便被擺到了崇禎的御案上。

其實說勾結,這個詞也是冤枉方正化了。

這件事的起因,其實是西六宮的兩位主子,鄭、葛二妃的嫉妒心,周皇后得寵她們雖然嫉妒,但卻也沒什麼好說。

畢竟皇后與皇帝乃是糟糠之妻,在信王府時期就做了太子妃,根本不是她們中任何一人所能比,周皇后的醋她們也沒膽子去吃。

可託婭就不同了,她是蒙古人,是烏爾邁爲了內遷送到宮裡來的,雖然也被冊封爲皇妃,但蒙漢妃子畢竟地位不同。

鄭、葛二妃本來就對託婭心存芥蒂,再加上崇禎皇帝時常寵幸託婭,更加讓她們難以忍受,在崇禎皇帝外出期間,剛好託婭懷上了九皇子。

這個消息被瞞得很死,就連兩位皇后都不知道,據東廠的消息,鄭、葛二妃不知用了什麼手段,讓太醫不敢說出半個字,神不知鬼不覺的讓託婭流了產。

方正化第一次從內廠番子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很久,當時崇禎皇帝還沒回京,而九皇子已經沒了,告訴皇帝也救不回來。

其實方正化倒不是和這兩個女人勾結什麼,不過是收了些銀子,害怕被牽連到一起,動用內廠的力量,將整件事瞞得密不透風。

歷史上的方正化,對大明不可謂不忠心,可以說是比很多有那玩意兒的臣子都要硬氣的很,到現在管理內宮,也是盡心盡力。

手心手背都是肉,崇禎皇帝不好處理方正化,畢竟從東廠、錦衣衛秘密調查的結果來看,方正化不過是幫着瞞了瞞,畢竟不是始作俑者,但若是就這麼放着,卻不是對那些廠衛們一個好的訊號。

方正化的處置,崇禎皇帝很不好做,考慮到他罪不至死,而且也沒犯下什麼大錯,暫時還決定下來什麼,不過一個大膽的想法,已經在心底醞釀。

對於那鄭、葛二妃,崇禎皇帝沒有絲毫憐憫和猶豫,斷然下旨廢了二妃子名號,並且給了她們一個極爲殘忍的懲處。

那就是將她們一輩子打入冷宮,終身不得出。

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
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