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

崇禎十七年的春節,所有人都在家中慶賀新歲,崇禎皇帝在宮中面對揮師百萬的大順軍手足無措,黃得功卻在率部討賊。

就在一個多月之前,黃得功再立大功,擒斬叛賊劉超,將其部衆一萬餘人就地解散,戰後所得的所有兵器、衣甲和錢糧都交到了當地官府衙門充公。

看黃得功,崇禎皇帝大喜不已,本來今早還在對唐通這個人有些不把握,這時候黃得功到了,毫無疑問,先鋒印的歸屬者也就到了。

“黃闖子一到,朕便是高枕無虞了,流賊定矣!”

聽到崇禎皇帝有些打趣的話,衆將也是紛紛附和,連稱黃得功勇猛,黃得功一個直爽的漢子,面對辱罵、威脅都可以面不改色,此時卻是鬧了個大紅臉,說不出話來。

想到黃得功作戰之前的習慣,崇禎皇帝笑着道:

“朕在宮中便是久聞,這開原出了個黃闖子,別號虎山,臉色如虎,膽識過人,每逢戰前必痛飲一罈,其後殺敵如麻,腳下賊首如山。今日親眼所見,朕心甚慰!”

張世澤也是在一旁說道:“這些傳聞臣也曾聽過,據說闖軍的人除大小曹之外,當屬最怕這黃虎山,此戰我大明必勝!”

黃得功連連擺手,蹲在地上說道:

“末將身受皇恩,唯有矢志報答而已!”

崇禎皇帝不置可否,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此番出兵,朕御駕親征,自領神武軍、甲子營爲中軍。以英國公張世澤率部爲左軍,定西伯唐通率部爲右軍,靖南伯黃得功掛討賊先鋒印,率部爲先鋒。”

“明日起營南征,號稱十萬,誓師討賊!”

黃得功與衆將虎軀一震,紛紛抱拳喊道:

“末將等謹遵皇命!”

......

本來在歷史上,黃得功根本來不及北上勤王,但是如今直到五月份流賊都沒能攻破京師,他和各地的忠義之臣一樣,都有了充足的時間來京勤王。

李自成自打代州之戰後便再也不能勢如破竹,被擋在小小的寧武關近三個月未能寸進,隨着時間的推移,明順雙方本來絕對勝利的天平,卻是在逐漸向崇禎皇帝這邊傾倒。

在這三個月期間,崇禎皇帝在京師編練新軍,大同、宣鎮總兵相繼易換,都是李自成的仇人,降順便是無從談起。

宣、大不斷派兵援助寧武,明順雙方在寧武關的博弈規模已經越來越大,而關外的清軍也已經由多爾袞親率,八旗四出,欲爭得一席之地。

勤王之師與京畿各處奉旨撤回的官軍齊聚在黃村,總人數已經達到了近十萬,不過這還不是天下勤王兵馬的全部。

除此之外,天下間仍有許許多多的忠良之士起初或爲事所困,或爲路所阻,都沒能及時抽出手,到了五月份,他們都在用最快的速度趕來京師。

四川的秦良玉在年初奉詔,但至今都未能抽出手來勤王,正在和張獻忠死磕,就連在武昌不動一步的左良玉部,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居然也派幾萬人北上和流賊打了一場。

雖然仍然敗北,但左良玉卻給其餘軍將一個假信號,那就是他已經在努力勤王,左良玉都已經象徵性的派人北上,山東總兵劉澤清便是整日如坐鍼氈,面對不斷從自己境內經過的各路勤王大軍,不知如何是好。

宣鎮方面,原鎮守總兵官,也便是歷史上飛書投降李自成的那個王承胤已經被緹騎傳旨斬首,高傑據說到了任上的第一時間就將朝廷運送的餉銀和兵器補發下去,穩定住軍心。

高傑在宣府鎮城厲兵秣馬半月由於,前不久也是由宣府鎮城誓師出發,高傑所部兵南北兩路,一路三萬餘人馳援寧武關,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直奔京師勤王。

高傑這個人說起來有點意思,他原本也是李自成的部下,只不過劉國能投降朝廷是因爲不肯揹負反賊罵名,自詡忠義,而高傑卻是因爲給李自成戴了綠帽子,被追殺出來的。

他和李自成有奪妻之恨,再加上兩人爲敵多年,早已是刻骨銘心之仇,歷史上的高傑雖然爲人桀驁,經常不聽指揮,但在大事大非的判斷上卻異常清醒,從未提過投降流賊或韃清的事,對於朝廷堪稱忠心。

讓高傑做宣鎮總兵是一劑毒藥,崇禎皇帝自然明白。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早在兩個多月之前就已經帶着幾千南京營兵出發,最近雖然沒有任何消息,此時按最慢的速度也該是快到了。

已經在黃村的軍將之中,可以說是此時大明朝在北直隸所能聚齊的最後的軍事力量。

參將、遊擊以及各地的鎮守千總數不勝數,並且每日還有源源不斷的勤王兵馬奉詔趕來會合。

五月六日到八日之間,傳來消息,劉芳亮率十幾萬大順軍從霸州北上,連克信安、永清、固安三地,此刻正在馬不停蹄向涿州、房山一帶進逼而來。

五月九日入夜,一名身穿白色箭衣,胸前還繡着大順二字的流賊被張世澤親手抓進來,此人正是前幾日在霸州城內民居密議的曹操舊部之一。

崇禎皇帝本來無心過問,但這流賊山呼萬歲,說他是來投降的,並且張口說出大順軍內部並不心齊,這纔是吸引了崇禎皇帝的注意,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虎子來的一路上特意看了看黃村大營,黑壓壓的一片全都是火,這才震驚的發現原來官軍還有這麼多人,自己真是來對了。

夜色之中,虎子發現官軍並不是傳聞中的那樣無精打采,正相反,許多人披掛着嶄新的盔甲,手中刀槍也是擦的鋥亮,走在路上有說有笑,都說要和流賊死戰,建功立業,爲後世爭得什麼福廕。

看到夾雜在各路官軍旗中的‘黃’字高招旗時,虎子心中就已經在敲鼓,進得大帳,再見到兩側站着的那些魁梧將領,更是覺得驚心動魄。

崇禎皇帝臉上非常不耐煩,虎子自知說話機會不多,便是顧不得再求饒,張口就將自己來此的目的和盤托出。

“皇上,小人自知罪過難恕,今日來此,就是想要問一問上月布發天下的詔令還算不算數。”

“若我等復歸朝廷,只求陛下能一視同仁!”

不等崇禎皇帝回話,立即就有兩名番子上前持住虎子,衆將也是大罵聲討,唯獨黃得功和張世澤面不改色,凝眸沉思。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黃得功,揮手示意番子退下,這才說道:

“君無戲言,朕既發下詔令,自然算數!”說到這裡,崇禎皇帝扶起虎子,說道:

“你等如今雖是流賊,但若迷途知返,爲朝廷效力,便還是我大明的臣民,也還是朕的子民,朕當然會一視同仁!”

虎子聞言大喜,先是叩頭謝恩,轉頭說道:

“皇上,別看那劉芳亮部衆十幾萬,但內中人心不齊!我等曹操舊部、小袁營舊部及五營舊部,都是對其恨之入骨!”

說着,虎子連磕三個響頭,喊道:

“陛下寬大爲懷,小的信服!今夜就能回營,與大軍裡應外合,爲朝廷建功,狗賊劉芳亮端是必死無疑!”

崇禎皇帝臉色數變,笑笑說道:

“若能如此,乃我大明社稷之福。”

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
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