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

多爾袞心中意動,但表情並沒有任何變化,卻是拿出一杆大煙袋子砸吧砸吧抽了起來,看了洪承疇一眼,說道:

“洪先生怎麼不說話?”

“呃...臣,臣以爲範學士說的對。”

洪承疇的態度和明廷那些東林黨對崇禎的態度不無二致,多爾袞豈能不知道,這老謀深算的傢伙是不會無話可說的,多半是在等着什麼機會。

但是現在,多爾袞顯然沒心思和洪承疇互相推太極,將菸袋子猛地往桌上一砸,略有慍怒道:

“洪先生,去年您和清寧宮的蘇茉兒談了快有兩個時辰纔回宮,到底是談了些什麼,爲何蘇茉兒直接就風風火火的來找本王了?”

說着,多爾袞將一方手帕拿出來把玩,似笑非笑的看着洪承疇。

洪承疇本來正在打瞌裝睡,聽見這話頓時冷汗直冒,再也顧不得裝睡,趕緊擦擦汗伏跪在地,連道不敢。

實際上,立幼子福臨爲帝幕後也有洪承疇在操作。

洪承疇身爲漢臣,在皇太極活着的時候雖然看似地位尊崇,但實際上皇太極只是將他當成一個問計的幕僚,直到暴斃身亡也沒有給予任何實權官職,可以說本就受滿人王公大臣們的猜忌。

洪承疇自打降了韃清以來,一直都是鬱郁不得志,低調做人,更低調的做事,幾乎屬於無事不出三寶殿的類型,因爲只要踏出一步,沒準兒就能粘上什麼幺蛾子。

但凡遇到重大抉擇,參與議政的時候,除非皇太極問到他身上,否則就是心中知曉,這老狐狸也斷不會多說一個字,如此正是爲了避免性命之危,又何故去趟這趟渾水。

實際上,洪承疇也是爲大玉兒所逼。

孝莊明知,福臨若是不爲帝,自己和福臨日後就算不會有性命之危,那也基本上也相當於被打入冷宮了,對這個結果,她自然不甘心。

孝莊就是不知如何是好纔會問計於洪承疇,洪承疇老奸巨猾當然怎麼都不肯吱聲,但是在明廷屢屢奏效的法子如今在韃子這邊卻根本行不通。

孝莊甚至帶着當場給洪承疇就要跪下,洪承疇也是左右爲難,最終還是沒能擰過孝莊,隨口說了幾句就匆匆離開。

洪承疇剛走,孝莊便是讓蘇茉兒帶着定情信物先和多爾袞牽上線,至於現在兩個人到底成什麼樣子了,自然不可明說。

皇太極要是知道自己頭頂青青草原,怕是連棺材板兒都壓不住了。

洪承疇心裡清楚的很,多爾袞雖然任用漢人,但心中卻還是有些歧視,自己備受猜忌,直到如今都是在閒散衙門就已經說明問題。

如今多爾袞既已知曉此時,也就是捏住了洪承疇甚至是孝莊兩個人的把柄,隨時都能動權將自己誅殺。

洪承疇便再也不敢忤逆,行了個五體投地大禮,纔是說道:

“稟攝政王,那個...那個,奴才覺得範學士此計,不妥...”

“哦,那洪先生有何高見?”聽見這話,范文程當時就不樂意了。

想當年老子背主侍清的時候你這龜孫子還在明朝當官兒呢,如今我又是位居內院大學士,相當於當朝宰輔,你特麼一個投降過來的戰敗之將,哪有什麼話語權,趕明兒定教你吃不了兜着走。

不論范文程心裡如何咬牙切齒,洪承疇還是咳咳一聲,說道:

“當急聚兵馬而行,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

多爾袞又拿起大煙袋,在奴才的服侍下抽上幾口,舒暢的道:

“那依洪先生之見,我韃清該當立即聚攏兵馬,繞過山海關的吳三桂,直入京畿?”

洪承疇微微點頭,道:“奴才就是這個意思。”

多爾袞‘嗯’了一聲,擺手將洪承疇支出去,等屋裡就剩下范文程和自己,他又是吸了口大煙,邊吐菸圈邊問道:

“洪亨九所言,範先生以爲如何?”

“哼。”范文程冷笑一聲,躬身道:

“洪亨九入我韃清便是松山被圍,明廷不理的權宜之計。長久以來,此人議政皆是能拖則拖,鮮少有主動獻策之舉。此番乃是我韃清定天下之策,這洪亨九豈能盡心竭力?”

“說的是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多爾袞對洪承疇這隻老狐狸也是多有疑慮。

事實上,韃清的兵馬曾先後三次入關進圍京師,但每一次皆是失敗收場,多爾袞見識過北京城高大的角樓和深不見底的護城河,說沒有心理陰影那是不可能的。

據阿哈們的稟報,崇禎把北京城搞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據說正在斥資組建新軍,而李自成號稱百萬之師,打到現在居然連個寧武關都沒攻破。

大順軍想要攻下京師,顯然也不會太過容易。

自崇禎發佈天下兵馬勤王的詔令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據說是有一支叫孝陵衛的兵馬已經飛速進駐北京城,那崇禎小兒興高采烈的組建了個神武軍,看來是對這支兵馬寄予厚望。

不過這樣看來,留給多爾袞和清軍的時間已然不多。

李自成要是在一個月之內攻不破寧武關,流賊那邊清軍雖然不必擔憂,但其它勤王兵馬定然會陸陸續續到達京師,那個時候想要定鼎中原,就更難了。

“對了,範先生可是聽說過一件事?”多爾袞說完看向范文程,見他微微彎腰做聆聽狀,就知這是漢家禮節,便向後舒坦的一靠,繼續道:

“那崇禎年初曾斷然下詔讓吳三桂勤王,可是這詔到一半居然又給撤了,讓吳三桂留駐山海關,範先生可能明白崇禎小兒此舉意圖何在?”

這件事范文程自然有所耳聞,但是以現在明朝的實力來看,顯然已經到了油枯燈將滅的最後時刻,崇禎除了調吳三桂以外,難道還有什麼其它的依仗不成。

沉吟半晌,范文程也不甚瞭解其中之意,只能是輕蔑的一笑,說道:

“攝政王多慮了,那崇禎優柔寡斷、刻薄寡恩是常有的事,就算聖旨下了再撤回去,對他來說也算不得多麼稀奇。”

“嗯。”

多爾袞見自己在范文程這裡已經問不出什麼話,便是無心再問,點頭將他也支出去,待范文程離開,多爾袞這纔是臉色一陰,自語道。

“兩個老滑頭。”

其實這兩個人多爾袞誰都不信,對於洪承疇來說,范文程的話和多爾袞所想一樣,不到萬不得已是根本不會啓用他的。

至於范文程,這傢伙在去年支持豪格登基,處處和自己作對,多爾袞雖然明面上沒怎麼說,但心中確實痛恨。

若不是此時在用人之際,多爾袞纔不會去問這兩個人。

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
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