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

崇禎皇帝深知,大明宗室兩百多年的爲所欲爲,至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積累了太多的民憤,若不盡早處理,必會危及自身。

相比崇禎皇帝用數場大捷和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逐步影響百姓對朝廷的看法而言,宗室們則完全站到了百姓的對立面,數百年累積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

宗室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宗室人口的幾何式增長,意味着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

山西晉王府,洪武年間只需年俸一萬石,到了嘉靖年間,增長到將近九十萬石;河南周王府,由一萬石增長到八十萬石;湖廣楚王府,亦由一萬石增長到三十萬石。

財富分配中,權貴們的比重迅速擴大,而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對於崇禎皇帝來說,李自成和張獻忠對宗室趕盡殺絕的做法,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是爲朝廷分了憂。

但除此之外,陷地失藩,除了朝廷威嚴喪盡之外,往往又代表着此地累積兩百多年的王府積蓄被流賊取走。

按崇禎皇帝的想法來看,這些錢還是自己拿着比較好。

從古至今,這片江山上的億萬人民存活的真正意義,歷來就是給一家一姓提供膏血,這本是華夏政治的題中應有之義,大明的臣民對此也充分理解。

然而,皇親國戚的生育率之離譜造成了如今歷代所未有的局面,從仁宣年間開始,各處的財政收入,已經逐漸不夠供養居住在本地的宗室貴戚。

比如崇禎皇帝就從卷宗中瞭解到,在嘉靖年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爲一百五十二萬石,而山西那些宗室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爲三百多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爲九十萬石,需要供給王宗室們的則是一百五十萬石。

各地官員拿不出績效,造成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但是要拿出來也很簡單——“向百姓加稅”就是。

加稅這個事僅憑官員無法做主,但要是福王這種王爺呢,加他個幾十上百種苛捐雜稅來撈錢還不是說句話的事兒?

東廠和西廠調查的沒錯,有明一代,大明宗親往往與鉅商相勾結,進行行業壟斷。

這些皇親國戚利用自己的關係,將朝廷命令禁止的私鹽、茶馬等獲利最多的買賣拿到手裡,有司不敢加預,就算一些官員心知肚明,卻也根本不敢觸怒這些貴戚的眉頭。

藩王們向朝廷要到特殊政策,轉手批給商人,在自己封地之中,每說出一句話,都能被那些商人和地主大做文章,繼之再從商人和地主那裡分得鉅額利益,這便形成一個緊密的關係網。

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都被這些宗室和鉅商壟斷,許多地方的藩王利用特權,控制了當地的食鹽銷售,比如這次五王之一的“瑞王”朱常浩,其封地的官鹽私鹽買賣早已盡入其手。

這些宗室不顧百姓承受能力,任意擡高鹽價,以致最底層的老百姓長年買不起鹽吃,更是串通鉅商,肆意操控糧米布價,牟取暴利。

所有稀缺的自然資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只要證明有利可圖,宗室們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各種巧取豪奪的手段,搶佔到自己手裡。

各地王府所圈之地,“皆取之州縣中極膏腴田地”。

比如萬曆皇帝賜給福王兩萬頃土地,本來定在河南,但河南好地圈盡仍然不夠,便繼續跑到湖廣、山東去圈佔最好的良田,當地官員自然不敢管老朱家的事兒。

各地王爺經常向皇帝哭窮,索要各種特利。

按崇禎皇帝所知,到現在崇禎十九年這個時候,許多地方收稅權實際上已經不歸朝廷,陸陸續續劃歸了各地王府所有。

荒唐的是,崇禎十七年山東一省茶稅只有十二兩,偌大個金陵城,去年收上來的商稅居然也才八兩。

這種種極盡可笑之舉,正表明如今在地方上宗室貴戚們和財閥的一手遮天。

周王擁有開封的稅課權,潞王佔有河泊所二十六處,潞城縣的商稅被賜給了清源王,屯留縣的則歸遼山王所有。

在崇禎初年,平遙王說自己家口太多,生活不寬裕,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念起乃是宗室貴胄,又把黎城縣三年的商稅劃給平遙王府。

就是通過這種巧取豪奪,皇族們山積了天下最多的財富。

富甲天下的福王,“珠玉貨賂山積”,金錢百萬,說的正是已死老福王朱常洵;陝西的秦王,富甲天下,“擁貲數百萬”;大同的代王朱傳雖然在歷史上矢志抗賊,可細細一查,代王府仍然擁有房屋一千一百餘所。

無論各地藩王抗賊之心如何,其王府山積的財富卻是一個不少。

除了當朝皇帝以外,宗室們在各地方官府幾乎個個都是土皇帝,擁有數不清的特權,他們和財閥們形成的壟斷集團暴利滾滾,但是直接後果就是大明朝廷民生的日益困頓和財政的山窮水盡,直到崇禎年間徹底崩潰。

從土木堡之變開始開始,宗室發展更是急劇加快,原本負擔很重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有的農民甚至“廢箸、鬻舍、捐妻,以供藩王之祿”。

說起來,此時各處烽火燎原的農民軍無論對待百姓如何,最大一個特色,就是對皇親國戚和宗室毫不留情,堅決、果斷、徹底。

李自成更將這種政策發揮到了極致,只要是朱元璋的後代,不論主動投降還是被動俘獲,不論立地不跪還是苦苦求生,不論拒不交待藏寶地點還是痛痛快快地獻出所有財富,結果都是一樣,一律誅滅。

自崇禎年開始,宗室貴戚們的府邸被”盡”“皆”“合族”誅滅的摺子在崇禎御案上就屢見不鮮,張獻忠攻佔常德,“榮王宗室殆盡”,大西軍攻入川蜀天府之國,老蜀王朱至澎“合宗被害”。

每當農民軍做出這等驚天之舉,朝廷之無能、昏暗便更加體現出現,百姓聽聞都是燃放炮竹爭相慶賀,有如新年。

宗室聯合富商手眼通天在歷朝都是不公開的秘密,直到這崇禎十九年二月初三的早朝時,才被東廠、西廠公然擺在檯面上議論。

崇禎皇帝的反應沒有讓衆多帝黨成員和百姓失望,朝議之後,北鎮撫司錦衣衛四出,手持崇禎手書駕貼,飛馬前往各處捉拿宗室。

各地百姓聽聞京師緹騎四出前往捉拿宗室的消息,都是喜笑顏開,連稱當今皇帝乃是聖明天子、社稷中興之主,據地方官員稟奏,各州府道聞訊之後均如逢年過節一般,茶館酒肆中路人每每談及此事,都是痛快不已。

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十四章:驚變隨便說說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
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十四章:驚變隨便說說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