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

內廠的廠房比起東、西二廠來,只小不大,內中番子數量也明顯不如同在京師的東廠多,就算將在京師的番子全都召集起來,也就只有千把人數。

但是這內廠有一點卻是連東西廠和錦衣衛都比不上的,崇禎皇帝給內廠的權利比其餘兩廠一衛都要大的多。

內廠獨獨管着大內,其餘兩廠一衛也在監察之列,對所有番子和大內公職人員來說,都是一柄懸在腦袋頂上的利劍,隨時都可能斬下來。

張安見廠督臉上心有餘悸的樣子,結合前段時日宮內宮外的大事小情,心中便猜出個七八分,小心的問道:“督主,是不是宮裡出了什麼事?”

“柔妃娘娘的事已然是敗露了,皇上正在氣頭上,不能耽擱了!若將這件事交到東廠和錦衣衛手裡,可就不好辦了......現在這個時候,唯有棄卒保車的法子了。”

方正化說着,坐下來深吸一口氣,道:“這事兒本是西六宮鄭妃和葛妃娘娘生出來的,女人的心思若是狠毒起來,就連咱們廠衛都比不上。”

“若她們反咬一口,再加上東廠那夥人嚼舌根,皇上未必就能不信。”

聽到這裡,張安臉上露出一絲殺意,寒聲道:“既然如此,督主,莫不如來個魚死網破...死無對證?”

“荒唐!鄭、葛她們雖然不得寵,但還是皇妃,無論如何都不是咱們內廠能夠過問的!”方正化當即擡手拒絕,說道:“只能把這件事一股腦全推到韓大用頭上,至於其他的,能瞞就先瞞着,過了這個風頭再說。”

張安也就是那麼一說,若真正去做了,這內宮還不得亂了套,兩個皇妃被殺,皇上又不傻,怎麼會看不出來其中的端倪。

他重重嘆口氣,一拍大腿道:“督主,早知今日,咱們就不該收了鄭、葛兩位娘娘的錢財幫她們保密。”

“這也是本督一時見財起意,失了心智。”方正化“嗯”了一聲,不願再提,只是說道:

“張千戶,你且派人去尋韓大用,要讓他說不出來一個字。本督想着,他的命要交給皇上,可萬一要是皇上將他轉到東廠那邊,受不住酷刑招出來什麼,這京城恐怕又是要血雨腥風了。”

“小的明白,西六宮的掃地太監是咱們內廠的人,素受那韓大用信任,小的這就給他傳信過去!”張安點點頭,自然明白這個道理,轉身離開。

看着張安的背影,方正化眼神一凌,轉頭對其餘各檔頭和百戶說道:“回去處理處理知道內情的人,皇妃和領事太監動不得,但這些閒雜人等,可以叫他們直接消失。”

“唯今之計,也只有用韓大用的命,將這件事安歇下去一條路可走了。”

......

李春本是暖閣旁一小太監,由於常在崇禎皇帝身旁服侍,得到信任,被提拔爲直殿監掌印。

直殿監本是掌管大內掃除清理諸事,根本沒有什麼實權,但李春畢竟近山近水,平日常常侍奉在皇帝身邊。

自王承恩、曹化淳兩位外放去任實職以後,他便愈發地與崇禎接觸時間長了,雖然還不敢堂而皇之的在崇禎耳根子嚼些什麼話,但其餘人並不知道這回事兒,胡思亂想之下,就不得不考慮這層。

現在的李春,在去年被皇帝提拔成了暖閣附近一片宮闈的領事太監,原本在暖閣附近侍奉皇帝的幾個小太監,如今也如他一般,分別升遷各處。

崇禎皇帝剛開始穿越過來的時候,滿朝文武可以信任的很少,宮裡又不安全,只好一步一步將這些身旁的小太監提拔起來,用以取代原本那些人。

這麼做雖然讓宮內受到完全掌控,但這些太監畢竟也是人,身居高位久了,在外人眼前又是常在皇帝身邊侍奉的親隨,自然就跟着水漲船高。

李春、韓大用等八人,起初是被東林餘孽們喚做內廷中的八匹中山狼,東林一脈在明面上被徹底肅清以後,如今卻又不知從哪跑出了內宮八虎這麼個稱呼。

這西六宮總領事太監韓大用就是其中最爲出名的一個,這等身份地位,平日阿諛奉承的人不少,那些妃嬪有些人不得恩寵,對他們都不敢太過乖張。

時日一久,心思也就活絡起來。

第二天一早,就睡在景仁宮的崇禎皇帝起身之後,見託婭仍未轉醒,但國事不能不處理,只好派人嚴密保護周圍,自己走向暖閣。

沒走多遠,就碰見跌跌撞撞趕來的朱慈烺。

崇禎二十年的朱慈烺,年方十八,剛好是到了成年的歲數,見到崇禎以後,上氣不接下氣的道:“兒臣見過父皇,父皇......”

由於緊張,朱慈烺的兩隻小手絞在一起,咬着嘴脣想了半天,又跪下來說道:“父皇,是兒臣不遵禮數,請父皇責罰兒臣吧!”

雖說崇禎一直就對自己這個便宜兒子有些看不順眼,此時見到這小子楚楚可憐,想說話又不敢說的樣子,心中也是有些可憐,溫和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兒臣身爲皇家太子,文不及狀元之才,武不能上馬殺賊,以爲萬民效。眼見國家衰微亂起,卻束手無策,每每念起,便深恨無能,自覺不配這太子之身。”

說到這,朱慈烺擡起頭道:“兒臣時常偷跑出宮,到武學院進修學習,還請父皇責罰!”

兜了這麼一個大圈子,說的居然是這種事,崇禎有些意外,看着跪在地上不肯擡頭的朱慈烺,彎身將他扶起來,道了一聲“好”,說道:

“這纔是朕的好皇兒,這纔是大明的好太子,朕以你爲榮!”

本來朱慈烺是請罪來的,卻沒想到崇禎支持他這麼做,這不知等了多久的認可,來的是這麼突然,這麼令人毫無防備。

一時間,朱慈烺竟然忍不住哭了出來。

說着,崇禎皇帝望向不知所措的朱慈烺,負手走在他前面,語重心長的說道:“皇兒你要記住朕這句話,我大明的天下,是打下來的,不是那幫文人靠嘴皮子唸叨出來的。”

“武夫們雖然粗鄙,但這些人腸子直,你信,他們就肯爲你拼命,倒是那些文人,心思太多,一個不注意他們就會將你陷入什麼都不知道的境地,到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豈是帝王所爲?”

這幾年之間,與自己父皇說話最多的就是這次。

在朱慈烺看來,父皇就好像有意躲着自己一樣,更別提和自己說這些道理,跟在後面的朱慈烺,就像得到了珍寶,真正是將崇禎所說的每一句話印在心底。

崇禎皇帝與朱慈烺來到暖閣門前,李春見到他們父子二人少見的這麼走在一起,也顯得十分驚訝,不過行禮之後卻什麼都沒說。

“你去武學院歷練也好,朕這半輩子犯的過錯太多了,輕信文人,重文抑武,你早些下去也好,不然什麼都不知道,難免要走朕走過的老路。”

“武學院你可以繼續去,這事兒是朕和你之間的小秘密,誰都不許和皇后說,若遇到了什麼不愉快,也可以同朕說,朕的皇兒再怎麼也不能叫外人欺負了。”

崇禎皇帝笑着摸摸朱慈烺的頭,這才轉頭走進暖閣。

“嗯!”

朱慈烺望着自己父皇有些疲憊的身子,用力的點點頭,這一天,他才真正感覺到一股無形的重擔壓在自己身上。

自己,是大明的皇太子!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