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

“呦呵,總算蹦出來了啊?”

黃蜚豎起手示意其餘人先不要輕舉妄動,上前繞着桌子轉了幾圈,上下打量一番,覺得這廝說的不像是假話。

看這個鎮定自若的樣,一般人裝都是裝不出來的,還有那個氣場,的確像是傳聞中的關外第一富商,獨闖關東的那個曹三喜。

“你爹知道你給韃子運糧草麼,你娘知道你給韃子當奴才麼?”

黃蜚彎腰下來緊緊盯住曹三喜的眼睛,見後者轉頭,又伸出手將他硬擰過來,“我問你呢,你死了之後對得起爹和你娘嗎?”

“大帥,別和他廢話了,直接把頭砍了帶回京師,交給聖上發落,咱們兄弟可還都指着他這顆千金腦袋換前程呢!”後頭一個軍將喊道。

話音還未落地,曹康站起來指着黃蜚鼻子,冷笑道,“我看你還是快走吧,此時城內的清兵怕是已經包圍這裡,就算你殺了我們,也是逃不出去。投了大清,待來日大清軍隊入關,還能保你一家老小的性命!”

“奴到骨子裡了,都這會兒了,還他娘跟老子在這大清大清的呢?”黃蜚直接伸出手攥住曹康,稍一用力,後者便渾身都痛的彎成蝦狀,更是齜牙咧嘴的叫了起來。

“嘎嘣......”

一聲清脆的響聲,卻是黃蜚毫不留情的將曹康胳膊掰斷,“老子把你弄成這樣了,你那個大清的皇上怎麼沒來呢,你那些主子們,怎麼沒人來救你呢?”

“大爺,大爺你饒了我,我可以把全部家當都給你!”曹康此時總算知道對方不是好招惹的角色,疼的嘴脣蒼白,依舊打着用錢財收買和拖延時間的心思。

黃蜚聽了,冷笑幾聲,上前踩住他另一邊兒胳膊,狠狠一踏,只聽曹康又是殺豬般的嚎叫。

“饒了你,你當初給建虜送物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被建虜屠戮的那些漢人,你的主子饒了他們嗎?”

實際上,曹康已經聽不見黃蜚後面的話了,因爲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因失血過多和巨大的疼痛而休克過去,便是醒來,也定然活不成了。

正說到這,留在街角放哨的一個兵士瘋狂跑回來,“大帥,不好了,城內清兵向這裡集結,快動手吧。”

黃蜚點點頭,換了副凌厲的眼神,走上前幾步,看着仍舊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曹三喜,也是冷嘲熱諷的譏笑幾聲:

“早知今日,當初何必拼命闖甚麼關東出來降了建虜。”

一聲刀光,迎來的是無數道血影。

......

“這......”

不久之後,看着曹府內遍地的屍體,駐守城內的清軍甲喇額真頭上竟是冷汗直冒,這真是向來孱弱的明人乾的?

眼前這副比戰後更過之不及的慘像,即便那些向來自詡殺人無數的滿洲兵見了,都是面色震撼。

曹三喜有些臃腫的身子依舊靜靜端坐在桌上,雙手就放在膝蓋上,一切都如往常,可他的腦袋沒了。

曹三喜脖頸冒出的血此時也染紅了他身上的藍色華貴錦袍,曹府上下,包括那些丫鬟和老弱在內,凡是能出氣的,眼下都沒有能活着的。

在飯桌周圍那些與曹三喜一同食用的親戚們,得到了東江軍的特殊禮遇,有些人的屍體都被切碎,不過曹三喜和劉氏得到了禮遇。

劉氏被逼投井,黃蜚砍了曹三喜的腦袋之後,卻也曾下令讓兵士們勿要輕動這位豪商的身子。

一來,是要給那些滿洲人看看漢人兇起來到底是羊還是狼,二來,也是對這位商人中的梟雄死後的一丁點個人尊敬。

“有沒有活着的?”看着從屋內跑出來的佐領,甲喇額真抱起一線希望,趕緊問道。

那佐領嚥了下口水,“稟大人,沒有,上到滿頭蒼白的老人,下到剛出世不久的孩子,沒留一個活口......”

“他們真的是明軍嗎?”甲喇額真瞪大了眼睛,朝後跌跌撞撞退了幾步,正這是,卻又有幾個漢軍佐領跑回來,直接跪到地上哭着喊道:

“大人,奴才們無能,被那些明軍跑了!”

“走脫了多少人,領頭的抓沒抓住?”

“走了十幾個人,領頭的帶着曹三喜的腦袋跑了。”這些漢軍佐領看着不知所措的甲喇額真,還以爲對方氣急,根本不敢多說。

實際上,這個甲喇額真是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叫幾百明軍摸到朝陽幹掉了曹三喜全家上下十八口,而且人沒抓住。

自己這前程,也算是完了。

......

“你說什麼,曹三喜全家上下十八口全都被殺了?”正在崇政殿上朝的多爾袞,聽見這話,直接噴出一口老血。

見他這個樣子,下頭的八旗王公大臣們連忙上前驅寒溫暖,不久多爾袞醒來嘆了口氣,幽幽說道:

“曹家真的一個都沒活?”

寧完我想了想,似乎是在思想鬥爭些什麼,不久還是說道,“皇上,曹三喜的堂弟曹康還活着,只是他雙手都被廢了,這個......”

“呵呵,這樣的廢人留着幹什麼,顏齊,你帶些人去把他殺了,消息不要走漏,對外說曹家全都被殺就行了。”

出人意料的人,多爾袞沒有半點猶豫,直接下令殺了曹康滅口。

實際上寧完我方纔猶豫,就是躊躇這一點,多爾袞不是布木布泰,更不是黃臺吉,他的做法偏狠。

曹家從前爲何受到大清禮遇,那是因爲曹家是關外最大的豪商,壟斷了幾乎所有產業,支持這樣的豪商,對大清百利而無一弊。

甚至於,多爾袞在未稱帝之時還暗中支持曹家向關內發展,因爲曹家的根在關外,而且依託着大清。

曹家勢力愈大,也就代表着大清的利益越多,曹三喜初步向關內發展,很快就利用山西境內的戰亂站穩腳跟。

藉助更多地方的亂子,曹三喜迅速擊敗關內爲數衆多的老牌豪商,成爲黃河以北最大的壟斷性財閥。

得益於曹家,多爾袞的阿哈們遍佈全國,這也是最開始那兩年爲什麼很多消息甚至崇禎還不知道,前者往往就會先知道的原因。

實際上,就算有曹家的支持,多爾袞也只能勉強維持住滿洲八旗和蒙軍旗、漢軍旗及各地衆多的留守部隊的龐大的軍費開支。

關內戰局接連告負,使得收入來源最大的掠奪一項在近兩年毫無所獲。

曹家在關內被打掉,對多爾袞和韃清是個沉重的打擊,而這次曹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明軍小隊誅盡,更是讓多爾袞勉力維持的商業和財政雙雙瀕臨崩潰。

黃蜚這次孤軍深入將曹家上下一十八口不分老幼全部誅殺,既是出乎崇禎皇帝意料之外的舉動,也是多爾袞疲於奔命後棋差一招的結果。

只有多爾袞知道,曹家一亡,他們大清的財政將要不可避免的走上明國老路,所謂的八旗大軍,他很快就要養活不起了。

完結感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
完結感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