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

“將軍,李來亨來支援了。”

這時,一個渾身是血的親衛喊了一句,劉汝魁聽到以後沒什麼興奮之情,反而在想,這貨早不來晚不來,非這個時候來。

早些時候,劉汝魁還沒想過投降的事兒,現在剛想明白跟着李自成混沒出路,李來亨倒來了。

“這是上天賜給將軍的機會。”一旁親衛也跟了他很久,自然明白劉汝魁的心思,悄聲提出了一個絕好的建議。

“什麼機會?”

“李來亨的人頭。”

聞言,劉汝魁有些震驚。

他震驚的不是自己親衛會說出這種話,此時此地,這也情有可原,他是驚訝自己居然會感到心動。

說起李來亨這個小子,在他印象裡,其實一直都是個孩子。

早些年還是‘義軍’的時候,劉汝魁就見到這個小子屁顛跟在李自成旁邊,現在他二十多歲是年少方剛,自己也近四十了。

本來,這個時候李來亨要麼爲了生計奔波,要麼就是參軍入伍爲國家建立軍功,而自己也該還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可如今,一切全都變了樣,他們都是令人切齒痛恨的流賊。

“算了,還是不要傷他的性命,找個機會將他綁起來,就像白廣恩綁李巖那樣。”劉汝魁還是沒能痛下殺心。

畢竟,罪魁禍首是李闖,並非是自己,也不是李來亨這個從未做過什麼壞事的小子。

至於交上去以後能不能留得性命,就要看當今皇帝怎麼處置了,劉汝魁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盡人事,聽天命。

親衛也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很快便帶人悄悄摸下去,在人羣之中接近正在砍殺的李來亨等人,敲了一悶棍。

李來亨正爲眼前明軍的戰力所驚異,被長槍攢刺搞得疲於應付,哪裡會想到危險來自身後。

他被敲暈之後,周身一下子炸開了鍋,幾個老營一臉茫然的面相身後,卻被明軍的長槍毫不留情地戳成了血洞。

“願降,我們願降!”

“大家扔下兵器,官兵不會爲難大家的!”

闖軍之中,隨即響起了無數道類似的聲音,許多剛因老營加入而穩定下來的流賊,一下子又慌亂起來。

許多人想也沒想就下意識扔下刀槍,這種局面下,便是有心抵抗的,沒再見到李來亨的身影后,也變得不知所措起來。

難道他已經死了?

又或者李來亨和劉汝魁一樣,也降了朝廷?

不安的氛圍開始在闖軍當中蔓延,這些本就軍紀不怎麼良好的流賊,以往作戰大部分時候都是跟着呼喊衝鋒,這時候大概率也要隨大流,扔下刀槍投降。

對面的明軍則對眼前這一幕有些無措,剛剛還打的激烈,怎麼忽然間,就一片一片的開始投降了。

外頭壓陣的高傑和白廣恩聚到一起,看這一幕,也是短暫的沒有反應過來,打了這麼多年仗,這種集體在城門投降的場面,倒還是第一次見。

“這怎麼回事,會不會有詐?”白廣恩揉了揉有些生疼的左臂,言語之中,顯然是覺得這些流賊又在耍什麼花樣。

如此反常,便是神經大條如高傑,那也有些懷疑,他道:“不可輕信,我們先聚起各自部下,見機行事。”

“好,我先派人把這消息回稟給督師。”

標兵上馬以後,奔着後陣疾馳而去,可還沒等他離開多久,闖軍陣中忽然分開一列。

從中走出幾人,高傑看去,見到是劉汝魁與他的親衛,當即有些警惕起來,下令部下隨時準備進攻。

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劉汝魁手裡還綁着一個人,仔細一看,這不是剛纔帶着老營過來支援的李來亨麼,怎麼讓自己人綁着?

難道......

果不其然,劉汝魁站在中間,直接向北面屈膝半跪下來,“罪徒劉永奎,以往被豬油蒙了心,喪失心智,居然縱兵行亂,與朝廷天軍作對。”

“今日罪徒迷途知返,但自知罪不容殊,法外容情,還請督師向聖上稟明,歸順以後,罪臣願率兵北上,抗擊建虜,爲朝廷建功立業,以爭自贖,不敢居功!”

看這情形,這姓劉的要玩真的,臨陣倒戈。

想到這裡,高傑與白廣恩對視一眼,其實劉汝魁也算不上臨陣倒戈,與很多打都不打直接投降的比,他還算是條漢子。

起碼這姓劉的與自己兩人都交過手,而且從僞順的角度來看,他對潼關戰局也是仁至義盡,該做的都做了。

如今歸順朝廷不再屬於反叛,而是順應天命,意義上不同。

“得得得......”

伴隨着馬蹄踏在雨水打出來的泥坑聲音,衆人回頭一望,卻見到是大明的五省總督堵胤錫駕馬趕來。

他看着半跪在傾盆大雨中的劉汝魁,也是趕緊下馬,上前將起扶起,大笑着道:

“劉將軍迷途知返,歸順朝廷,順應大勢,已是功勞一件,本督會如實稟明聖上,相信京師那邊,也不會辜負了將軍的信義。”

“信義......”劉汝魁喃喃幾聲,老大壯碩個漢子,竟不爭氣的眼眶有些溼潤,好在黑夜和雨水的襯托,沒有旁人看得出來。

這個詞,多年以前自己做賊的時候,就已經丟得一乾二淨。

他沒有想到,有生之年,居然還能有再撿起來,重新做個有信有義之人。

“至於這個李來亨。”堵胤錫看了一眼,還不等他說話,高傑一旁卻‘噌’地抽出刀,惡狠狠道:

“督師,叫末將一刀砍了他,這小子可傷了不少我宣府弟兄!”

白廣恩也是道,“那些老營都是他的下屬,他又是闖賊義子,砍了他,也好叫這些流賊知道知道官軍的厲害。”

“殺就殺,既是加入了闖軍,我便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李來亨朝白廣恩猛啐一口,張口大罵道:

“可你們二位,也不看看自己是個甚麼東西,不過都是三番五次的賊子罷了,以爲換上一身官兵的皮,就能掩蓋前非不成!”

“混賬!”

“老子砍了你!”

這一席話,可真是戳到了他們二位的痛處。

高傑和白廣恩,之所以加入官軍以後,每戰都如此身先士卒的戰鬥,除了和李闖徹底決裂已經無路可退,最大原因還是怕被人說起閒話。

“住手。”堵胤錫一句話,卻很是輕易的讓這兩個陷入暴怒邊緣的人停住手腳,呆呆看着這邊:

“督師,這種信口雌黃的賊子,不殺留着何用?”

“若督師不願看,末將代爲執刀!”說着,高傑就踏步上前,將刀架到了李來亨的脖頸之上。

後者感受到刀鋒的冰涼,喉頸下意識一縮,但很快,他又硬着頂上去,怒目對着高傑,破口大罵:

“高蠻子,闖王待你不錯,你卻以下犯上,帶着夫人叛入官軍,實在是爲人所不齒!”

“即便你立下了再多的功勞,也無法洗清你身上的罪孽!”

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六十章:特赦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
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六十章:特赦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