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

無論什麼年代,普通百姓有了國家觀念,總歸還是好的。

幾萬頭豬未必好抓,可是面對幾萬個流寇,官軍的戰鬥卻是異常順利,不僅將所有大順的主力部隊殲滅,首惡李自成伏誅,更讓大明的國威遠揚千里。

現在是各鎮援剿士兵們享受這種勝利喜悅的時候了,人人都在聲嘶力竭的喊叫,人人都在歡呼,拼命的抒發在心中的那種興奮和愉快。

連帶着,百姓和圍觀人羣中也開始出現‘萬歲’、‘萬勝’的口號,從這時候起,崇禎皇帝的鼎鼎大名,深深印在每個人心裡。

站在門樓上,崇禎發現所有人都在自己腳下,他們竭盡全力仰起腦袋瘋狂的呼喊,就只爲了能看一眼他們的皇帝。

此時,風也漸漸地大了起來,拍打在臉上,有些許刺痛感,伴隨着天邊的黃昏,更使得這一切變得美輪美奐。

不久以後,他猛然間想到了許多歷史上的類似時刻,好比霍去病封狼居胥,又好比大秦虎師橫掃六合,最後的時刻,想必都是如此這般,最爲絢麗、壯觀。

在這一刻,崇禎皇帝無比深刻地理解了這些人的心情。

面對此情此景,聯想到後世可能對自己這崇禎大帝的評價,心中同樣是豪氣迸發,只覺前半生的壯志豪情,皆在此刻。

崇禎皇帝往日在宮中常和文官鬥法,早養成了波瀾不驚的性子,可現在也是無法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暢快,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

崇禎皇帝的這種意氣橫飛,更深深感染了下面的明軍將士,使得上下的軍將官兵更加的激動。

因而戰場上的歡呼聲越來越大,有如山呼海嘯一般。

......

這場規模僅此一六四四年李闖東征的戰役結束之後,顯而易見受到改變的事情有很多。

首先就是整個陝西,作爲原本僞順的大本營,受到朝廷上的特別關照。

簡單來說,有司各衙門還有地方分守,從上到下全都換了一個底掉,再也找不出原來的樣子。

往深點說,就是崇禎皇帝將整個陝西的基層政策加上官員規模和分守兵馬,全都換成了自己信任且有能力的人。

除此之外,東廠和錦衣衛也相繼在陝西長安成立了分司,打入民間,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主要都將探查流寇餘孽的消息,防患於未然。

當然,新到任的地方官員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剛從書香閣畢業出來的文員們。

按常理來說,他們在進入京師六部供職前,都是要在外地歷練一段時間看看實際處理政務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商洛一帶作爲這次戰役的主戰場,戰鬥結束後,竟然發展出了一個新的小鎮。

在進出商洛山的必經之路上,也就是原本甘肅總兵王世寵用作戰略撤退的那一帶,這個規模堪比縣城的小鎮悄然形成。

這小鎮也很有趣,內中居民多是原本流離到各山內的百姓,還有被官兵由山賊手中救出的孤苦之人。

當然,除他們以外,最多的還屬各地買賣、交易的行腳商。

可誰也不會想到,在一百多年後被人經常提起的大明‘商人之都’,就是如今這個剛剛興起的小鎮。

戰鬥剛剛結束後,大量的流賊輜重、物資,加上西北本就獨有的地產,成了這座小鎮前期賴以飛速發展的幾大原因。

很少有人想到,這一百多年以後商都的起源,竟是因爲在崇禎二十一年八月上下,官軍和僞順在此進行過的一場大戰。

戰後,在這一帶出現了大批無處安放的死馬,還有扔之可惜,留之無用的大量流寇物資。

官軍處理好漫山遍野的雙方屍體,再把輜重有用的沒用的歸類起來,這已經花費了很多的人力和時間。

如今官軍的主力,根本看不上的這些流寇到處是洞的棉衣布甲這種物資,他們的輜重對官軍來說,也都是可有可無。

這些因戰鬥而死的馬匹不同於人的屍體,留在原地很容易滋生大疫,勞累過後,各部紛紛離去,對遍地的死馬屍體,更是懶得再去管理。

但這些裝備逐漸精良的官兵看不上眼的物資,對於本地的貧民百姓來說卻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堵胤錫很快發出佈告,以這些散落在戰場各處的馬肉和物資爲酬勞,招募大批在家坐吃山空,早已無米下鍋的貧民百姓們去清掃戰場。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各地百姓受難多年,根本不會有什麼餘糧。

堵胤錫的做法,讓戰場餘下的物資變相的輸入民間,讓更多人有了額外收入來源,又起到安定民心,召還流民的效果,簡直一舉多得。

當然,這些人清掃之後,多也就是留在了本地。

他們以王世寵所領甘肅一部官兵留在商洛山外的營盤舊址爲基礎,慢慢發展出如今這個地圖上沒有的小鎮。

堵胤錫的精明之處還遠不僅於此,這看似平常的隨口舉措,除了短期內的安定效果,也給當地帶來了巨大變化。

百姓們將戰場清掃完畢,各都分到了那些官兵遺留在戰場上的物資,但他們留着這些東西本身是毫無用處的,畢竟又不能換錢當飯吃。

彆着急,很快就會有大批商人來到這裡。

商人來到這裡做什麼?自然是要收購百姓手中的東西!

首先,是流寇的衣甲輜重等物資,商人們多願意以多出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百姓們會因此各賺一筆。

此外,因爲處理那些馬肉需要大批的鹽,前段時間朝廷聯合鉅商建立的江南商行又從山東沿海一帶運來了大批的私鹽。

商行將這些鹽低價‘賒’給了拿到馬肉的當地百姓們,百姓們處理好以後,再將這些成色不錯的馬肉,賣給來到這裡收購的肉販子。

正常來說,百姓們在償還商行的款項之後,往往又能賺上許多,如果剛好拾到馬肉的質量不錯,更會大賺一筆。

通過這樣的借貸放債,再加上引導江南商行進入陝西,收購穀草等各種手段,很快使因戰亂受到影響的陝西本地商業,從一蹶不振的地步得以迅速振興。

商業和農業復興以後,緊接着將要到來的,自然就會是國家的整體崛起。

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一十章:封宅
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一十章: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