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

西安,這天一大早,太陽纔剛剛升起。

崇禎二十一年八月底的陝西驕陽似火,但辛勤的農夫們已經三三兩兩的出城。

他們扛着這些日衙門發下的農具,三三兩兩的前往新劃分自家的土地去耕種,臉上滿是對新生活的嚮往,還有些擔憂。

擔憂的是,也不知官軍能不能將李闖給徹底剿滅,這麼多年來,闖營、八大王、曹操的部隊在中原縱橫,這種苦日子真是沒頭。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陛下御駕親征來了陝西,打擊地主、富戶,將城外那些無名皇帝重新劃給百姓,這纔算是有了一些盼頭。

但闖王畢竟不是一般的流寇,這麼些年來,闖營對官軍的戰績都有目共睹,如果能被剿滅,也不會做大到如今這個地步了。

要是闖營打回來,這剛剛有點起色的日子,只怕又要一下子歸爲原樣,淪爲他人攻城作戰時的炮灰了。

八月了,但入夏後就沒什麼雨,對夏收是個好消息,不會遭遇梅雨,收上來的麥子也可以好好曬曬。?

看年景,農戶們本以爲下半年又要大旱,對秋季的栽種是個影響很不好,可誰能想到,就在幾天數天以前,忽然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當地百姓自然不知道,那個時候官軍正與流寇在百里之外生死搏殺,他們只是打消了對旱季的擔憂。

官道兩側的麥田,農民夫婦們捆起麥稈一束束立起來,田間到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麥田中,家中子女和親人齊上陣,一大家子都在田中仔細尋找掉落的麥粒,就連散亂的麥稈也都不放過。?

麥粒不說,此時的麥稈秫秸也有大作用,肥田只是基本,還可用作飼料和柴薪。

現在日子苦,要將一切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將這些穀草、稻草曬乾以後,農夫們就會挑到西安城去販賣,往日都有專門的商人收購,價格好時,一束可賣一分銀錢。

現在朝廷政策是廢物回收再利用,讓地方衙門出銀收購,商人們聽聞之後,都把價錢漲到二分,這對百姓來說是個好消息。

就是地方上的屯莊,各處也都有朝廷的人專門收取,價格雖比不上西安城,卻也至少有多餘進賬。

一些商人爲了與朝廷競爭,便是地方上的穀草也能擡高到一束一分五釐,比尋常好的時候還要多出許多。

對百姓來說,這是一筆多出來的進賬,全要靠朝廷的政策,不然就今年這慘淡的收成,他們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得下去。?

捆好最後一束麥稈,農夫大大鬆了口氣,雖說日頭火辣,全身上下悶熱難受,但他心中卻很高興。

農夫回身與農婦說了句什麼,甚至沒有喝口水的功夫,就在兩個兒子的幫扶下,喜滋滋的挑着擔子踏上官道。

這些麥子從五月中旬就開始搶收,但當時西安還由僞順佔領,李自成爲了軍備,說是要強行徵收爲軍糧。

三個月的功夫,卻是天差地別。

流賊被打跑了,大明朝在這麼短的時間,就風風火火的收復了陝西,無數支官軍進駐,甚至連崇禎皇帝都親自來到西安城。

官軍們來到陝西的第一步,就是徹底打擊掉僞順的殘餘勢力,第二步則是將各處佔山爲王,爲禍地方多年的土匪、山賊及馬幫,全數剷除。

最後一步,他們將矛頭轉向各地結寨自保,不聽朝廷號令的地方豪強,豪強們多年來囤積的所有物資,也盡數都被充爲國用。

在崇禎皇帝的默許之下,五省總督堵胤錫得以在陝西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省內的一切在短時間內全都重新洗牌。

當然,農夫並不會關注各地文武交替的情況,他們只關心自己所收割的麥子,收起來以後還是不是自己的。

沒多久消息傳開,這些麥子朝廷也分釐不取,並且免賦三年。

這戶農家是亂世中少有比較幸福的,家中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都完好無損地活着,並且在衙門分田時,由人頭分得了二十五畝田地,甚至還配了一頭耕牛。

耕牛啊,那是往日連想都不敢想,根本買不起的。

連續多天的勞累,使得這家農戶精疲力竭,可一想到朝廷上免賦三年的政策,他們就渾身鼓足了幹勁!

走上官道之後,農夫看見了幾個熟悉的面孔,顯然都是剛剛收完麥子,與他一樣,擡着穀草去城內販賣換銀的農戶。

打了幾聲招呼,農夫嘿嘿傻笑幾聲,他真怕這連日來幸福的日子都是假的,是過眼雲煙。

不知是不是心裡作用,官道上比田內要涼快些,幾縷微風吹過,農夫的腳步也不自覺開始加快。

“得得得......”

這時,後方傳來一陣馬蹄聲,一名手持塘報的禁軍標兵,自官道上策馬奔過,引得進出城內外的百姓們駐足相望。

不過很多人也就只是看一看,就繼續投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了。

在這種到處戰火紛飛的年頭,像這樣的標兵自官道上飛奔而過,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事罷了,一天沒有十幾個也有四五個。

沒什麼好看的,就算有什麼大事,他們也根本無法左右。

來到城內,可以見到,這個時候的西安城已經相比數月前流賊佔據時,有了更多的生氣和活力。

沿街開始出現許多叫賣的小商小販,道路兩側也有一些店鋪相繼開業,衙門裡的差役們和城防兵士交錯巡街,給衆人更多的安全感。

甚至一些平日三步不出閨門的女孩兒們,也是有了一些打扮,開始大膽的走出家門。

街上的青皮依舊不少,但今時不同往日,西安成了天子腳下,戰力強悍的大明禁軍就駐紮在城內。

無論什麼人膽敢在這時候犯事,那都是給自己親族上下找不自在。

當然,如農夫這般自麥田中挑擔趕來的農戶們,也在此時的城內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他與兩個兒子挑着擔子來到街邊空地,往邊上一蹲,就開始叫賣,不過這種穀草賣起來也要價比三家。

朝廷政策是收購,但商家也在採買,朝廷的這種政策讓商人不得不提高價碼,才能收到這些貨物。

如果賣得好,擔子裡的東西不僅足夠全家季度開銷,甚至還能爲家中添置一些桌椅等物件,或是購買些肉食瓜果,改善伙食。

只是想想,農夫就覺得興奮不已,如果今後的日子都能這樣,那該多好啊~

纔剛蹲下不久,農夫的兒子就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農夫轉頭看過去,卻是有些注意起來。

這個時候,正有接二連三的標兵們手持塘報,從西安城南門飛馳而入,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難以名狀的狂喜。

“大捷,商洛大捷,闖賊死了!”

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
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