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

“回陛下,劉應賓這個人還算不錯,若處理的話,需得現將其名聲臭掉,這種事交給廠衛來辦最爲妥當,畢竟,臣不就是專門替皇家幹這個的嗎。”

儘管東廠事務繁雜,但聽見崇禎皇帝傳喚自己,王承恩還是立馬就將手頭事務推得乾乾淨淨,二話沒說就來到冬暖閣,聽到崇禎詢問,他也是想了想說道:

“此人是萬曆三一年的舉人,初在贊皇一帶當了兩年的縣令,由於政績不錯,便被當時的巡撫和知府交章推薦,此後則是被調任前往南宮,直到天啓年間,禮部禮儀郎有缺,因而充補,能力還是有一些的。”

作爲東廠提督,王承恩自然知道,皇帝詢問自己對一個官員的看法這種事,絕不僅僅是問自己的意見這麼簡單,畢竟皇帝現在手中幾乎握着所有官員的卷宗,這種事自己稍加分析便可,又何必來找自己多此一舉呢。

其實王承恩想的不錯,崇禎皇帝這次叫他來,詢問意見的想法自然是有,但除此之外,更多的還是試探這小子是不是在魏忠賢的位子上坐久了飄了。

要知道,自己剛來穿成皇帝這種九五至尊身份的時候,那也曾是飄了一段時間,王承恩城府再深,能不能擋得住權利和金錢的誘惑,那還是兩說。

聽完王承恩說話,崇禎皇帝心下暗自點頭,也道這小子不愧是信王府時便獨得信任的老人,私下裡雖有不少事情瞞着,但大體上還算是比較老實。

當下,崇禎皇帝做出一副疲憊的模樣,擺擺手說道:“朕乏了,你且先退下吧,劉應賓之事,命東廠嚴加監視便可。”

“陛下聖明,老奴告退。”

王承恩也是一個字不多說,直接躬身退下。

......

待回到位於東華門外東廠衙門的時候,天色已經入深,王承恩叫來一個最近剛從錦衣衛那邊調任過來的掌刑千戶,冷冷說道:

“李有德,你哥如今正在南京發展我東廠地支,你纔剛從北鎮撫司調過來沒多久,按理來說,本不該派你處理關係重大之事。”

話音剛落,李有德便是趕緊上前表態說道:

“督主放心,無論是何事,卑職都將盡心盡力的完成,絕不拖泥帶水!敢問這次皇上交代下來的,是要取哪位達官顯貴的身家性命,又或是要臭了哪位大學士的名聲?”

“是內閣的劉應賓,此人在內閣議政之時竭力與帝黨作對,陛下已經有所不滿。”說着,見李有德面色已露殺機,王承恩知其想錯了方向,便是說道:

“不過你要記住,此次既不是取其性命,也不是臭了他的聲名。陛下是要我們東廠緊緊盯着那姓劉的一舉一動,一旦有什麼異樣,立即稟報聖上。”

“那...督主您這邊兒?”李有德想到一個問題,趕緊小心翼翼道。

“哼。”王承恩聞言冷哼一聲,說道:“你只管向陛下呈報那劉應賓的一舉一動便是,本督這邊自然還有其它的事情要辦!”

“屬下明白了,這就去辦!”李有德抱拳說道。

“去吧。”

見李有德邁步走出去,王承恩拿起早些時辰從山東登萊一帶傳來的飛信,面色複雜說道:“鞏駙馬啊鞏駙馬,你說說你,怎麼攤上這種事兒了?”

“你這可是讓本督左右爲難,如何是好?”

第二天一早,王承恩在自己府中剛剛起身,正在洗漱穿衣,一個番子驚慌失措的從大門跑過來,邊跑嘴裡還一邊喊着“不好了”。

見狀,王承恩有些不滿,頭也不回的皺眉道:

“什麼事如此心驚膽戰的,王百戶,放寬了心,本督還穩當當活着,陛下也還在內宮睡着,大明的天,塌不下來。”

那叫王安的百戶臉色通紅,聽到王承恩的話,粗喘幾口氣纔是說道:“啓稟督主,錦衣衛李掌使在門外已候多時,說是有要事相商!”

“難不成他也接到了那個消息?”王承恩心下一沉,喃喃幾句,面色不變,回頭說道:“你去將李掌使請到正堂,用最好的茶葉招待着,本督去去就來。”

“遵命!”

李若鏈示意兩個隨行千戶在門外等着,自己跟隨王安來到正堂,環顧一圈周圍裝飾,嘖嘖稱奇道:“沒想到這人言內廷三虎之首的八千歲,日子居然過的如此拮据,大堂上居然沒一幅名貴字畫和古器?”

現如今這錦衣衛和從前也是不同,從前駱氏爲錦衣衛掌使的時候,對閹黨趨炎附勢,即便東林,也是明着打壓暗裡相交,錦衣衛地位一落千丈,不再受到重用,逐漸淪落爲內廷之下。

某種意義來說,作爲窮底子出身之人,李若鏈卻做了錦衣衛掌印指揮使,打破了長久以來駱氏對此職的壟斷,更深刻的意義上來說,更是讓錦衣衛獲得新生。

李若鏈深受皇帝重用,連帶着所有錦衣衛也就是地位蹭蹭大漲,南北鎮撫司下屬所有錦衣衛原職調換,是開了個先河,也是讓錦衣衛迅速獲得權勢的很大一個因素。

至今,一提起廠衛,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李若鏈執掌下的錦衣衛和王承恩提督的東廠,至於內廠和西廠,因爲沿革不久等諸多原因,卻是隻能派到後面去了。

若問這話的是駱養性,王安會有兩個反應,不加理睬這是其一,禮貌的回答說不知道,這是其二,而現在李若鏈詢問下來,他只有一個下意識的反應,那就是恭恭敬敬的回答,而且是有什麼說什麼那種。

“回李掌使的話,督主還有些事沒有處理完,吩咐小的弄些上好的茶葉招待李掌使,還說是不能怠慢了,要當東廠自家人。”

“哈哈哈,這位小哥說笑了,東廠是東廠,錦衣衛是錦衣衛,雖都是爲皇家辦事,但箇中內因總還是要分一分的,不能混了。”

現在的李若鏈,由於在高位上待了一年,什麼大事小情都見識過,也明白皇帝讓錦衣衛暗中牽制東廠的意思,所以說起話來,也是絲毫不見客氣。

“李掌使說的對,東廠是東廠,錦衣衛是錦衣衛。”正當王安面色窘迫,不知如何作答的時候,從門外傳來一道笑聲,卻是王承恩走進來說道:

“如今北鎮撫司事務想必也不比我東廠少到哪兒去,這一大清早的,李掌使不去司內坐值,來我王府有何貴幹?”

李若鏈眼睛眯了眯,小抿口茶微笑說道:

“王督主,這次的事非同小可,還是你我二人單獨談談比較好。”

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
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