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

大同鎮城校場之上,白廣恩和李鳳翔站在將臺上,幾十名錦衣衛面色嚴肅的環繞一週,每名錦衣衛身前都跪着一名或幾名姜家族人。

這些姜家族人或面如死灰,或瘋瘋癲癲,都是被死死按在地上,等待着毫無懸念的最終判決。

忽然間有些喧鬧的聲音傳來,有兵士將幾十車的餉銀拉到校場另一側。

消息越傳越快,兵士越聚越多,進入校場後都是興奮的議論開來,白廣恩示意手下家丁下隊維持紀律,這纔是向後退一步。

李鳳翔‘嗯’了一聲,上前一步站在將臺上,身後的大漢將軍齊腰開衩齊齊站好。

校場此刻聚齊的兵士小有幾千,而且還在不斷增多,僅憑李鳳翔一人喊話是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聽見的,所以這十幾個大漢將軍,李鳳翔說一句,他們就會跟着喊一句,確保所有人都能聽見皇帝‘罪己詔’的內容。

“……朕,大明皇帝朱由檢,首先要向全天下的將士們道歉!”

這第一句話剛說完下面就議論起來,差點炸開了鍋,兵士們沒想到皇帝居然會用這種口吻說話,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也會向自己這大頭兵道歉,簡直聞所未聞。

這還只是第一句,大漢將軍們接下來喊出的話,更是讓下面這些兵士激動不已,甚至有了爲朝廷效死的的心。

“朕嗣守鴻緒十有七年,深念上天涉降之威,祖宗託付之重……民爲國之父母,不得卵翼之;兵爲朕赤子,不得襁褓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穢,貽羞宗社,致疚黔黎,罪非朕躬,誰任其責?”

“所以使民罹難鋒鏑,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積成丘,天下兵久未發餉,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此皆朕之過也。使民輸騶挽慄,居送行賚,加賦多無藝之徵,預徵有稱貸之苦,此又朕之過也。”

“使民室如懸磐,田卒污萊,望煙火而無門,號泣風而絕命,朕之過也。使民日月告兇,旱潦存至,師旅所處,疫蔓爲殃,上幹天地之和,下叢室家之怨,亦朕之過也。”

“至於任大臣如陳演等不廉,用小臣如駱養性等不法,言官如光時亨等前鼠而議不清,武將如姜襄等驕懦而功不舉,此皆朕撫馭失宜,絕非是爾等之過錯……”

儘管大部分人都沒念過書,內中有些話聽不明白,但大致意思卻可以聽懂,頓時有種酸楚痛心之感,不少人已經暗自攥緊了拳頭,悄悄擦了擦滑下來的眼淚。

這個時候,就連大漢將軍們的話音都帶着某種感懷惆悵之意,繼續喊道:

“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業,下臨億兆於萬方,十有七載於茲。政不加修,禍亂日至,抑聖人在下位歟?至於天怒,積怨民心,赤子淪爲盜賊,良田化爲榛莽,國家之禍,莫大於此!”

陡然間,大漢將軍的話音變得凌厲起來:

“今賊圍困寧武,連破忻、代,直逼大同。宗社阽危,間不容髮,不有撻伐,何申國威!朕從皇銀中撥出百萬,犒慰三軍,以壯我朝聲勢!”

“欽命鎮守大同總兵官廣恩,朕深信之,赴任當日,餉發糧足,當與巡撫景瑗點將出兵,親率六師征討,國家重務,悉以付之。”

白廣恩沒想到詔中居然會提到自己這個先前投降李自成的賊人,心中沒了任何七上八下之情,‘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中帶着哭腔:

“末將...末將有愧於陛下,有愧於大明。陛下竟甚如此,敢何不戰!”

大漢將軍們繼續喊道:

“告爾臣民,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者,朕何吝升賞!”

“百萬餉銀,這還只是個開始!朕,你們的大明皇帝,向我大明的將士、臣民們保證:十年之內,朕定補發天下累欠之餉。下貪官,誅奸佞,革弊病。教那羣寇皆平,教那建虜滾回自己的通古斯老家,決不食言!”

“但天下之兵皆如寧武,闖賊何懼,建虜何懼!不誅盡此輩宵小,何以揚我國威,何以匡正天下!”

“天下臣民,朕與爾等同在。萬衆一心,其利斷金!”

大漢將軍的喊話到這裡戛然而止,伴校場外圍的回聲不斷微弱下去,兵士們議論聲倒是愈發大了起來。

“俺剛纔不是聽錯了,這是皇上說的話?”

“呆子,你沒聽錯,大夥都沒聽錯,皇上補發了餉銀,皇上還記得我們,大明萬歲,嗚嗚嗚......”

“餉銀什麼時候才能到手?俺娘就快不行了,真是及時!”

“是啊,終於不用再捱餓了。”

兵士們的反應不盡相同,有激動地仰天長嘯大明萬歲的,也有人雙目通紅,久久不發一言,還有的哈哈大笑着抱在一起,真是形態各異。

大同巡撫衛景瑗前陣子被姜襄暗算,腳上受傷,按理說不能太劇烈的運動,方纔還是被幾名義勇擡着過來的。

但是現在,衛景瑗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聖君哪,聖君!”

“我大明有救了!”

不多時,一隊穿着黑色甲冑的王府侍衛涌入校場。

代王朱傳聽到生變的消息就趕緊趕來,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進校場之前本來是打着與姜襄老賊血戰到底的心思,看見眼前這一幕卻是呆住,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朱傳進來恰巧是李鳳翔剛唸完崇禎皇帝罪己詔,緹騎們奉旨將捉拿而來的姜家賊人統統砍頭的時候。

兵士們自覺的排成數個隊列,異常整齊,開始歡快的領餉。

“李老柴,來拿好,這是朝廷欠你家六年的餉銀,可別弄丟了。”

面容黝黑的李老柴趕緊上前接過,寶貝似的將銀子捂在懷裡,嘿嘿樂道:

“總算是下來了!”

發餉的錦衣衛‘嗯’了一聲,說道:

“別忘了這是皇上從內銀中撥出來給你補上的。”

李老柴聽到這話,面容一肅,直將腰彎到了地上,說道:

“老柴敢爲皇上效死,這輩子都忘不了!”

後面排隊的兵士們紛紛跟着喊道:“老柴說的是,該爲皇上死戰!”

“爲皇上死戰!”

衛景瑗見到這久違的一幕,眼眶都不禁有些溼潤,他一轉頭看見朱傳帶來的王府侍衛正在向這邊來,臉上激動地表情一淡。

站在將臺上居高臨下的白廣恩顯然也注意到這一幕,問道:

“李公公,衛撫臺和代王似乎有些恩怨?”

李鳳翔聞言則是一拍額頭,趕緊帶着兩名錦衣衛百戶跳下將臺,迎到代王和巡撫衛景瑗中間。

不知李鳳翔到底說了些什麼,但顯而易見的是,朱傳和衛景瑗神情上的厭煩之意都是逐漸消散,開始有說有笑。

甚至代王朱傳還對衛景瑗躬身行禮,以表歉意。

事實上,就藩大同的代王朱傳是諸王中少見的主戰派,歷史上他與巡撫衛景瑗堅定主戰,一人出餉,一人調兵,本來增援寧武早就該提上日程。

但姜襄與姜讓兩賊鐵了心出迎,便在暗地橫加暗算,先是派人傷了衛景瑗的腳,使他不能出門一步,繼而自己掌控大同鎮的軍政大權。

緊跟着再讓家丁散佈謠言,挑撥代王府與大同巡撫衙門之間的矛盾,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此事李鳳翔也是來到大同的前幾日才從東廠飛信中得知。

可以說,這次若不是白廣恩不按章程行事,果斷的動手誅殺姜襄,讓姜家騰出手來,此事極有可能會是另一番局面。

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四發章推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
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四發章推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