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

聽見朝廷上傳下來的消息,剛走出昆明,前往通海與其餘兩路會合的李定國放心了。

看起來,這位皇帝還真的是與衆不同,從前聽見那些話到底還是以訛傳訛,都不可信,往常是自己蠢到家了,纔會造反去和這位皇帝過不去。

到現在,崇禎給李定國留下的都是聖明君主的印象,一句話就從京師跑到四川來親自招降的皇帝,有明一代你找不出第二個來。

沙定洲血洗新興州,在地方上爲非作歹,本來李定國擔心朝中會對自己有所微詞。

實際上朝裡也的確是這樣,李定國卻沒想到,即便是到了眼下這個時候,崇禎仍堅定不移的支持他。

這讓李定國深感隆恩浩蕩,感激涕零之下,要是不把沙定洲這小癟三給乾淨利落的解決掉,自己還真就配不上這位皇帝的殷切期許了。

沙定洲和李定國都注意着朝廷的態度,如果朝廷能自毀長城,幫他把李定國搞定,那不就沒什麼事兒了。

可沙定洲失望了,崇禎雖然罰了一大堆雲南辦事不力的官員,卻獨獨沒有罰到李定國、王尚禮和白文選這些人的頭上。

失望是其一,另一方面,他也爲接下來的事犯愁。

他的沙普聯軍從澄江府境內繼續向南時候,無論州城府城,還是地方村寨,全都大門緊閉。

就算氣急敗壞的揮軍攻城,裡面的人那肯定也是死戰到底,沒有一個會再出來迎降。

爲什麼?還不是沙定洲在新興州搞出來的大動靜。

當時說是針對漢人,可兵災禍亂一樣不是人力所能控制,一旦爆發起來,還是會殃及到許多的當地各族百姓。

澄江府和臨安府以北的通海一帶,其實可以算成一個地方,這一帶地理位置最大的特點,就是湖多水多。

新興州右側的澄江府城旁側,就是撫仙湖,而沙普聯軍向南走不遠,則會來到通海湖,兩湖的外側,又被南盤江所包圍。

可以說,自從沙定洲到澄江府境內以後,他們就成了一個天然包圍圈裡的甕中之鱉。

作爲本地人,沙定洲自然知道這裡的地勢不利於行軍,不過他卻沒有一丁點擔心。

根據消息,沙普聯軍從昆明撤離的時候,李定國還在陸涼州,便是最快的白文選也纔剛到羅次,東側剛歸附朝廷的王尚禮,更是在遙遠的陸涼州一帶。

此時他們只怕正看着省會昆明城中的慘像互相推卸責任,擔心皇帝會因此懲罰,誰有那閒工夫來找自己。

來到通海以後,通海湖西側的通海城便成了首當其衝的要地。

這裡的堅守時間,不僅同明軍各部合圍息息相關,更是沙普聯軍能否順利南下的重要轉折。

本來這規模只有縣城的小地,除了靠山依水以外也就沒什麼優勢可言。

託沙定洲的福,甚至用不着廠衛暗地宣揚,新興州的事現在已經讓附近許多村寨的漢民全都自發地擰成一股繩。

沙普聯軍的殘忍手段,就連很多本地的土民都看不下去,他們全都聚齊到通海城中,羣策羣力,

地方上結寨自保的鄉紳,還有通海城內本來的衆多大戶,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很多人都是肉痛,當然這些平素作威作福的鄉紳此刻也並非是良心發現,想保護地方百姓。

歸根結底,他們這麼做還是要讓自家在這場兵禍中倖存下來,至於其餘百姓的死活,關他們鳥事?

這些人聽聞新興州嚴氏被血洗,幾個十四五歲的女兒都被叛軍姦淫至死,都是爲自家捏了一把汗。

新興州的豪強們,肯定也是給了銀子想讓莎普聯軍放過他們的,可結果依舊如此,說明這些土蠻都是背信棄義之人。

這樣的蠻子軍,一旦讓他們進城,莫說那些窮酸刁民,便是自己全家都要遭受池魚之殃。

不抵抗肯定是沒有任何活路,發動人民羣衆的力量,再加上他們這些鄉紳豪強的財力人力,起碼還有一線生機。

所以,等沙定洲率軍來到城下的時候,就黑着臉見到這樣一幕。

小小的通海城頭,大明的玄鳥旗幟密密麻麻的到處飄揚,城頭垛口不多,可每個的後頭起碼都要有兩三個人在守着。

什麼滾石木樁,什麼金汁滾油,但凡是人腦子能想到的,反正城頭都已經給他們預備着。

還有城下,幾百步的距離,居然到處都是明裡暗裡的陷阱溝壑。

看着這一切,沙定洲皺着眉頭,這些人難道不知道抵抗自己是什麼後果嗎。

“傳本王的軍令,通海城抗拒王師,破城後與新興州一樣,男的殺了,女的捉入軍中,雞犬不留!”

一聲令下,通海城下大明軍民和沙普聯軍之間差距巨大的戰鬥,就此展開。

現在的沙普聯軍,已經在地方上殺紅了眼,一旦劫掠起來,全都屬於六親不認的狀態。

就算是他們自己人,也要分成歸屬於沙氏與普氏的各土司軍,互相見到了,新仇舊怨一上來,也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通海雖然是個縣城的規模,可畢竟靠山依水,再加上城中軍民萬衆一心,有錢的沒錢的都想要活命,難度係數自然大大增加。

沙定洲連攻幾日,損兵折將,一時之間竟攻不下來,再加上已經率先跑回阿迷州的萬氏在書信中冷嘲熱諷,這可氣壞了他。

且不提沙定洲在通海城下已經生出破城之後老少不留的心思,另一方面,龍朋土司龍在田和寧州土司祿永命兩人也沒閒着。

他們接回沐天波之後,就已經在前往景東府蒙樂山的途中,也正是因此才僥倖逃得一條性命,沒有和楊畏之他們戰死城中。

走到札渡江口的時候,他們接到了來自京師錦衣衛的快馬傳旨。

在這份來之不易的聖旨中,兩人各都官復原職,而且加了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官身。

他們領旨謝恩以後,更覺得肩上擔子重大,帶着幾名隨從,星夜趕往蒙樂山,在山林中搜苦尋幾日,只爲找一個人。

這人,便是王弄土司沙源的長子沙定海,沙氏一門真正的繼承人。

......

山林之中,幽靜空深,偶有鳥語花香,羊腸石板小道上,又常能遇見挑着擔子打水砍柴的山民。

龍在田、祿永命兩人牽着馬走在路邊,找了這麼多天,已都是焦躁不安,可卻依舊沒有見到沙定海的蹤跡。

蒙樂山這麼大,這個找法如同大海撈針,可他們只知道沙定海被放逐之後一直居住在這裡,其餘的卻是一概不知。

兩人不知道,他們在入山茫然尋找之前的半個月,隨着京師東廠總署一紙飛令,雲南境內三分之一的東廠密探就已齊聚蒙樂山。

半個月的時間,無數的東廠密探日以繼夜的到處走訪,恰好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找到了沙定海的蹤跡。

龍在田牽馬正走,頭頂卻忽然飄下一片奇怪的樹葉,他撿起一看,只見上面靜靜印着八個字。

“無量極北,斷崖之下。”

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