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

湖廣一帶,隨着許定國和田英派系的覆滅,徹底成了一潭死水,再也翻不出什麼浪花。

堵胤錫接到高傑與白廣恩‘先斬後奏’的邸報以後,也是沒有辦法,有些時候有些事,的確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高傑和許定國之間的舊日恩怨,早不再是什麼秘密,他與許定國不像和白廣恩一樣,可以在戰時培養出真摯的戰友情來抵消。

早先許定國被特赦爲河南總兵時,就曾不止一次地彈劾高傑,說他是賊,遲早會再反。

事實證明,總是賊喊捉賊的那一方先背叛。

本來堵胤錫就有些擔憂,突然增加如此多的俘虜和百姓,各處會控制不住再出亂子。

如今高傑殺了許定國,這個擔憂也就不復存在。

許定國和田英,是僞順制內除高一功外階級最高的兩人,他們兩個殺了高一功,用後者腦袋作爲敲開再度投降大門的敲門磚,最後又死在高傑和白廣恩二將手中。

這給各部官軍做出了表率,那就是日後如果真的遇到此類事,該如何去辦。

更重要的是,許定國和田英一死,餘下的僞順軍將們,就真的只是小魚小蝦,再沒有什麼能暗中組織起力量反抗朝廷的存在了。

回過頭想想看,原本僞順制內較出名的賊首們,要麼如今是皇帝忠誠的狗腿子,要麼就是已經死了。

李自成、劉宗敏、李過、高一功、劉芳亮、高桂英、袁宗第,還有劉希堯、張能、白鳴鶴這些順軍五營制內的各王侯們,如今沒有一個還活在世上。

張鼐、藺養成、張世傑、劉體純、劉汝魁、馬崇僖這些曾跟隨李自成轉戰南北的大將們,又無一例外全都成了大明滅順的急先鋒。

這樣兩極分化的境地,不僅僅是已經滅亡僞順的獨一家,如今四川境內的所謂‘大西’,同樣遭受這樣的變故。

人心難測,當他們遇到大張旗鼓,連戰連捷意欲收復全國的明軍時,更變得撲朔迷離。

滅順,崇禎是用無可阻擋的軍威,而如今四川內的戰鬥,更多卻體現在‘鬥心’上。

對一些極精明的指揮官而言,人心難測,但它卻如風向一般,是可以根據各種情況分析出來的。

四川成都,正值深夜,城內雞飛狗跳,所謂‘大西皇帝’的張獻忠官邸內,卻是寂靜的有些可怕。

官邸各處早已經掌燈,將這裡照亮得如同白晝,隨着匆匆腳步聲,二十幾名穿着大西軍衣甲的將領,面色沉重的登上大殿。

“右丞相方纔說的,卻是朕所沒有想到的......”大殿最北側,一名面色深紅,腳踏馬靴,瞪着一雙銅鈴大眼的粗漢沉聲說道。

說話的,自然就是崇禎十七年於四川稱帝建國的張獻忠。

說到這裡,張獻忠大眼一閃,又冷笑幾聲,問道:“只是不知右丞相對近來城中傳聞之事,如何看法?”

嚴錫命不自覺地後退兩步,訕笑幾聲,道:“不過是些無風起浪的傳聞罷了,皇上何必相信?”

“哦,是嗎?”張獻忠又笑幾聲,促狹道:“那看來據說你府中富麗堂皇,比老子的宅子還要舒服,這些也都是假的了?”

嚴錫命瞪大眼睛,深知這位八大王心性的他,自然明白這個時候越狡辯,越會激怒他。

“皇上饒命,臣...臣回去後就把家中值錢物件,全都易換成銀兩資軍。”

“呵呵,晚了!”

張獻忠感覺難受,便摘下腦上戴着那四不像的皇冠扔到地上,狠狠將其踩碎,奪過一旁擺着的灰色大檐布帽,大笑道:

“他孃的,什麼朕啊朕的,講的老子心煩,都還叫我八大王,老子還是戴這個舒服!”

這話說完,本來緊張不已的衆將卻也是鬨堂大笑,無形之中親近不少。

這個時候,張獻忠又回過頭看,用看獵物一般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大西右丞相,嘿嘿樂道:

“嚴先生,想要資軍,那就一資到底,你的女兒大夥代爲照料,你可以安息了。”

說完,張獻忠不等嚴錫命反應過來,猛然從一名軍將腰間抽出馬刀,刺進他腹中。

伴着鮮血不斷流淌到大殿上,嚴錫命的氣息也愈來愈微弱,他張着嘴想要最後說一句什麼。

張獻忠可不想讓這貨臨死前再說出那些擾亂軍心的話,手中發狠,用刀子在他腹中又絞了絞。

只聽嚴錫命慘叫一聲,就此一命嗚呼。

奇怪的事,嚴錫命身爲大西的右丞相,那是位高權重的存在,當殿被張獻忠所殺,下頭那些將領沒有人不悅,反倒開心的很。

只有李定國在其中暗自皺眉,按往常,他在這種時候都要對張獻忠勸諫,但是現在,他卻根本沒有站出來的意思。

這一切,讓同樣身在殿上的左丞相汪兆麟渾身發冷,還有那些大西的文官,各都是寒心不已。

看來流賊就是流賊,就算成了氣候,也還不會對他們這些文人有什麼好印象和態度。

在他們看來,嚴錫命不過是府第建得大了些,但這也是多年追隨張獻忠應得的獎賞吧?

可這位八大王怎麼做的,他當殿殺了嚴錫命,還說要把他家的孤兒寡女分給諸將。

幾年前,崇禎皇帝盡誅東林,但凡和東林掛上鉤的,少說都要被廠衛扒下一層皮。

這般做法,時令天下士人寒心,但是到現在,卻證明了這位皇帝決定的到底有多正確。

沒了東林黨的大明朝堂,基本不會存在大規模的黨爭,什麼政令和旨意,都可以上通下達。

五年的時間,崇禎皇帝起初一件件令世人不明白的做法,如今都成了深謀遠慮。

而今張獻忠把皇冠扔在腳下踩碎,還要人稱他八大王,這和稱帝不稱帝有什麼區別。

或許在有些人眼中,這是我行我素之舉,但在文人眼裡,這就是對皇帝尊號的輕視,更說明了流賊的無知。

這樣的做派,已經和稱帝之後的所謂‘天子’沒有任何聯繫了。

天子、皇帝,那是九五至尊的存在,那是天下萬民的共主,怎麼會是這樣的流寇!

更何況,天子威嚴豈容兒戲,自己雖爲人臣,卻也並非是他隨時可以任意屠戮的對象。

李自成都死了,如今看來,張獻忠更非天命,看來這大明朝還未到盡時。

這樣下去,包括左丞相汪兆麟在內,所有人都遲早落得如今這嚴錫命的下場。

與其這般,在流寇中苟且偷生,莫不如儘早棄暗投明,順應天命,歸回朝廷,至少也能落得個非逆臣的名節。

......

崇禎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聽聞明軍主力分批進入四川,張獻忠大驚,忙召諸將議事。

後他以府第堂皇爲由,當殿殺左丞相嚴錫命,放棄成都及川北,連夜率部退往川南。

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一些相關通知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
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一些相關通知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