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

“這是何意,還不速速開城!”

唐通身穿崇禎皇帝御賜的金紋盔甲,腰間懸帶寶劍,每每想到自己和高傑在京城宣勝的時候,說話間便是頗有豪氣之意,整個人的面貌看起來都已經與往常不同。

不過城頭的吳軍把總卻並不買賬,哼一聲道:“對不起了唐大帥,沒有我家爵爺的命令,就算您是來發餉的,那也進不得此門!”

唐通聞言擡頭看了看頭頂‘迎恩門’這三個大字,卻是呵呵冷笑一聲。

轉身回顧身後的幾十車餉銀,唐通心知無可奈何,無奈之下正要催促快些上報,但轉念一想,卻又含笑道:

“小兄弟,你誤會了。本帥找的是朝廷在山海關的總兵,不是吳三桂。”

說罷,唐通身後衆將均是點頭,說是讓高第開城相迎,城上的吳軍把總聽不懂唐通這話外之意,只是面色不動的道:

“什麼總兵不總兵?這山海關是我家爵爺說了算,沒有爵爺的命令,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那也不開門!”

聽見這話,唐通身邊參將袁之琦心中震驚,冷笑幾句,“若來的是當今皇帝,他吳三桂難不成也敢不開門!?”

那把總聞言正要說話,卻忽然間反應過來,知道這種話不是他能輕易說出口去接的,便是閉緊雙脣故意不吭聲,緊跟着脖子一扭,權當沒聽見。

袁之琦也沒什麼辦法,用詢問的目光看向眼前那人。

唐通做手勢示意他心安,而後則是陰惻惻笑了笑,不過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反正方纔那番話已經足夠證明一些東西。

大約過了兩炷香,唐通等一應朝廷兵馬在城外等到人困馬乏的時候,城頭總算是傳來一聲略有歉意的大笑。

唐通、袁之琦等人擡頭一看,卻見一名面色中正,身材魁梧,穿着厚黑鐵甲的大將站在城頭,拍着城磚大聲訓斥道:

“怎麼辦的事,朝廷發餉,那是咱們關寧軍求之不得的事,趕緊開城,趕緊開城!”

在場這些自然不是傻子,都知道吳三桂在演戲給自己看,當下都是滿臉的不買賬,在心中罵了句恬不知恥。

吳三桂帶着夏國相等一批人高馬大的吳軍將領出城迎接,唐通等朝廷軍將雖是以發餉而來,但當他們見到周圍戒備森嚴的吳軍兵士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各有心思。

軍將們比起文官而言,一般的步驟都是能省便省,誰也不願在這俗套上多花功夫,相互大笑幾句,客套一番,便是紛紛順着‘迎恩門’下的護城河進了城。

唐通看了幾眼甕城周圍不斷走動的吳軍兵士,似笑非笑的道:

“平西伯從寧遠撤軍入衛山海關,應當是下了很大決心吧?”

“哪裡哪裡,陛下有命,爲臣子的怎麼能不遵從。”吳三桂笑着打哈哈,但心中卻也明白唐通意在提醒自己,吳軍在山海關是客非主。

唐通見吳三桂跟自己打馬虎眼,當下也不願多說,幾句有的沒的之後,一行人走過吳軍營來到宏偉的鐘鼓樓前。

這時候唐通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轉頭說道:

“怎麼沒見高總兵?本候在離京之前,陛下可是對我千叮嚀、萬囑咐,說一定要將這三百萬兩餉銀髮到每一個在關上的將士手中,見不到高總兵,這銀子也就是發不得了。”

吳三桂聞言腦中飛快的思索片刻,在剛纔他沿途沿途留意觀察了唐通麾下這些來自京畿兵馬的陣容。

雖然已經比在鬆錦一帶見到那次好了許多,但是在見慣大陣仗的吳軍面前,卻還是顯得羸弱不堪,看來這些兵馬的戰鬥力似乎也就比原本關上的高第部強上一些而已。

由於如上的心思,吳三桂心中立刻對唐通在良鄉城外野戰擊潰阿巴泰的大捷產生疑慮,原來的忌憚之情消失,只是剩下百思難解的疑問。

畢竟,就連他自己手中的八千關寧鐵騎想要正面擊敗清軍騎兵,也是非常吃力的,就憑唐通這樣的兵馬,怎麼能做得到?

況且,唐通也是鬆錦之役的八名總兵之一,當時唐軍的戰鬥力各部官軍都是有目共睹,爲何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到足以正面擊潰清軍騎兵的程度?

同樣的,在這種種疑問之下,吳三桂心中不免對這支朝廷的‘得勝之師’生出輕視之情,聽到唐通的話以後,便笑着回道:

“哦!是末將的錯,還沒來得及通告高總兵,有罪有罪。”

唐通聽見這話,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這高第要麼是已經跟着吳三桂混了,要麼就是早被架空,根本沒什麼實權了。

這一路走過來,唐通看見的東西已然不少。

吳三桂在山海關橫行無阻,目中無人,吳軍遍地都是,卻根本看不見幾個朝廷的兵士在原崗位上放哨。

原本應該由朝廷兵馬戍衛的東西羅城、南北翼城,甚至各個營房及眼前的鐘鼓樓上,都已經根本看不見任何朝廷兵馬的影子,無一例外,全都是吳軍的人。

更甚於,吳三桂以及他麾下那些兵將,根本沒有穿着朝廷的制式盔甲,想到這裡,唐通不禁覺得吳三桂這個人有些可怕。

多年以來,吳三桂一直標榜忠君爲國,而祖氏、吳氏在世代遼東將門,到底利用權勢幹了些什麼,唐通尚還不清楚,但有一件事已經能得到印證。

早些年京師一帶便是有關於祖氏、吳氏在遼東鉅富,自成體系,自行打造盔甲兵刃的傳聞。

由於上報的人屬閹黨,所以根本沒有人在意,就連當時的崇禎皇帝都不相信,所有人都覺得不過是閹黨弄權的伎倆。

當時的吳三桂屢立大功而頻頻被崇禎皇帝賞識,甚至有‘勇冠三軍’的稱號,許多人根本不相信,如此‘忠義’的一個人,居然會在地方弄權。

但如今看來,這件事不僅是真的,如今在唐通看來,吳三桂驕橫跋扈,其忤逆反心已是昭然若揭。

這種事就如同洪武年間人稱‘清廉’的刑部尚書開濟後被查出乃是鉅貪一樣,令人覺得萬分諷刺和噁心。

不多時,山海關總兵高第這纔在四名吳軍兵士前後左右的夾帶之下來到鐘鼓樓前。

見到唐通,曾同爲總兵的高第深感兩人上次見面至今的天差地別。

上次見面的時候,高第和唐通都是總兵,但是如今,唐通野戰擊潰阿巴泰立得大功,封爵定西候,與靖南候黃得功齊名,其部衆也是聲威顯赫的得勝之師。

轉頭再看看自己,鎮守山海關多年,卻還是個總兵,未有寸進。

雖說麾下聽令的部衆仍有五萬餘人,但現在的情況卻還不如當年,自己被吳三桂軟禁在鎮府,親信都被監視起來,在自家的地盤上說話也不管用了。

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隨便說說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隨便說說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隨便說說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隨便說說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