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

當所有朝臣抵達北京路大定府的時候都傻眼了,官家沒在這裡,而是一直在木蘭圍場的行宮之中住着,所有人都要騎馬前往,無論文武,無論男女,一視同仁。

這可讓一羣文官傻了眼,他們都是什麼人?都是舞文弄墨的,有多少會騎馬?有多少能真正的彎弓射獵?

他們一直以爲這是一個儀式,一個附和漢家王朝的儀式而已。

但現在卻不同了,官家這是要讓每個人都成爲能文能武的存在啊!難度極具提升,甚至超過了一般文臣的承受範圍,但他們知道,若是自己不能騎馬過去,定然是不會讓官家滿意。

一大羣文臣第一次跨上戰馬,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而武將則是要輕鬆許多,雖然在朝中待得快要忘記騎馬了,可他們有底子啊!

但即便如此,大腿內側的肉也都磨破了,更別提那些從未騎過馬的文臣了,不過他們可不敢提出乘坐馬車的想法,皇后,太子,魏王可都是騎在馬上向木蘭圍場而去,他們敢嗎?

於是一道奇景出現在了草原之上,武將在前面騎馬護衛大宋的天家,而文臣在後面跟着,不少人甚至是被綁在了馬背上!

那叫一個丟人現眼,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貨物綁在馬背上,武將們沒有閒工夫笑話文臣,他們的大腿也不好受。

狄青晃悠着來到范仲淹的身旁笑道:“如何,範相公可還好些?”

范仲淹指了指邊上死狗似得趴在馬背上的文臣無奈的苦笑道:“老夫倒是沒有什麼,可這些人怕是不好受了,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說來也奇怪,爲何越是兩府相公越無礙?”

范仲淹笑了笑,指着蘇洵道:“老蘇可是去過雲南鎮壓叛軍的,而包相公入朝多年,曾經陪官家射獵過幾次,至於他歐陽修,恨不得仗劍天涯快意人生,豈能連騎馬都不會?至於我,路政院出來的人若是不會騎馬,多少雙退也給跑折了!”

狄青微微點:“此言有理!可諸位相公可知官家爲何如此?”

幾人對視一眼,稍稍思索後突然有所感悟,歐陽修最先開口道:“莫不是官家是要再提尚武之風?!”

“歐陽參政一語中的!”

狄青在馬上拱了拱手:“諸位也看到了,如今我大宋文臣過於重文,而官家之前改樞密院爲參謀院,讓樞密院的武將作爲參謀軍事,這也是多爲文資之官。朝堂之中盡顯儒雅之風…………”

“君子謙謙,禮法爲先…………”

“包相公……”包拯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狄青所打斷:“據衛青所知,自周以降,至秦,漢,晉,隋,唐,歷朝臣子劍履上殿,可到了咱們大宋便徹底沒了。”

稍稍停頓一下,狄青看着衆人變換的表情又道:“官家有言,尚武之風,乃我華夏之精神,若無此何以統一華夏?何以驅逐敵虜?何以安定四方?

如今文臣盡是文弱之態,案牘勞形也就罷了,君子六藝早已是拋之腦後,放衙之後更是眠花宿柳,弱不經風之態顯於詞又顯於體,何以有雄心壯志橫掃草原?若君王如此,朝臣如此,一國之百姓更是如此!”

“好啊!官家說的好!”再衆人沉默之時,卻是歐陽修高聲誇讚:“陛下所言既是,我華夏漢室之所以橫掃四方綿延千秋,乃是骨子裡的這一腔尚武熱血!

如今海晏河清之象以升,天下之人無比趨於文弱之感,文人提不起劍,上不得馬,從軍之人雖然尚且不同,但時日以長難免趨同,此非我大宋幸事矣!”

狄青頗爲佩服歐陽修的話語,敢言天下文臣之不敢言,他歐陽永叔向來如此。

四周的文臣也聽到了他們的高談闊論,緩緩的集中到了一起,這時狄青纔再次開口:“官家讓狄青傳個話,也是一個問題,還請諸位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想想,待到了木蘭圍場之後,官家自會詢問。”

原來這狄漢臣是有密旨的,衆人無不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生怕漏掉一個字,其實是他們多心了,不禁狄青再發問,還有一隊軍士騎馬大喝:“朕統御天下靠治,周禮有云:“市師涖焉,而聽大治大訟”然何以大治?”

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卻極難回答,統御天下靠的是治理,如此方能使得天下太平,可用什麼去維護天下太平?

有許多人都覺得天下太平一旦得到之後,就會永遠的維護下去,永遠的持續下去,但這種想法是儒家思想所灌輸的,事實上出現過很多天下大治的朝代,最後也都隨着歷史消失了。

能真正維護天下大治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答案不言自明,靠的是文人最爲瞧不起的東西“武”活着說是強大的兵力,不過在場的文臣沒有一人敢把這句話說出來,因爲文武這東西在大宋立國之初就被放到了對立面上。

行軍的隊伍忽然變得安靜,連文臣的叫苦聲消失的一乾二淨,同樣的天家的人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當然王語嫣是知道答案的,只不過她可不能說出答案。

看着趙旭和趙昀兩人思索的表情,她不知爲何心中特別的安靜,她到現在還記得趙禎的密信,內容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那一句:“一切盡在朕的掌握。”

這句話使得她心中的所有顧慮消散,這麼多年來,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男人的掌握之中,沒有任何差錯,而她也相信,大宋會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她歸根結底只是個女人,而她的男人是大宋的主宰,曾經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王語嫣從沒擔心過趙旭的太子之位,也從未擔心過趙禎的安全,說來奇怪,即便是在知道了趙禎被遼人圍困,在上京城之中,她也從未擔心過,彷彿這世上就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

而這一次秋獮同樣是趙禎帶領大宋創造奇蹟的時刻,自己的男人了已經創造了無數的奇蹟,甚至是他已經成爲一個值得史書用最長篇幅,最隆重的筆墨去書寫的帝王。

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
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