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

大秦的使者就是羅馬帝國的使者,大宋沿襲了唐時的叫法,把所有歐洲人都稱作大秦,即便是趙禎說他們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使者,但尋常官員依舊這麼叫,即便是鴻臚寺都沒有改變對他們的稱呼。

使者是趙禎的“老朋友”約翰,他也是法拉克尼亞王朝最強大的君主亨利三世的使者,趙禎稱呼他爲“誠實的約翰”。

約翰最大的外交特色就是坦誠,當然或許是對趙禎的足夠坦誠,他見識到了大宋的強大,在面對強大君王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坦誠。

因爲他的坦誠,所以獲得了趙禎的信任,這麼多年來大宋和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尼亞王朝之間的外交基礎都就是他打下的。

一個是遙遠東方的強盛帝國,一個是西方世界的龐然大物,雙方之間沒有利益衝突,而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

這麼多年來趙禎一直和亨利三世有頻繁的書信往來,雙方之間的交流在不斷的加強,而亨利三世的使者不斷的把大宋的變化轉告給亨利三世。

這也使得法蘭克尼亞王朝和神聖羅馬帝國對大宋的瞭解與日俱增,他們知道東方宋帝國的強大,物阜民豐,商業繁榮,連地中海最有名的猶太商人都是大宋貨物的代言人。

面對一個強大的朋友,亨利三世展現出了他的極大友好,對待大宋的商賈他收取的稅收並不多,而商賈反饋給他的禮物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美。

雙方之間互派使臣也是經常的事情,使者把兩國最珍貴的寶物交換給對方的君王以示誠意。

趙禎稱亨利三世爲“最親愛的友人”,而亨利三世稱呼趙禎爲“親愛的遠方兄弟”。

雖然雙方都知道,這是在利益牽絆下產生的情感昇華,但並妨礙一點一點的積攢,對雙方文化的交流,品鑑成爲每年之中都要進行的一項樂事。

君王的生活有時枯燥無聊,但有了這種文化上的交流,反倒是給往日裡的枯燥平添了一份浪漫和詩意。

身爲統治者自然有極高的文化修養,趙禎從亨利三世的詩歌中看到了一個擁有強大自信心且又率真果敢的人,而亨利三世也從趙禎的詩句中讀到了大氣磅礴的偉岸。

雙方之間神交已久,算是一對關係融洽的筆友,而兩國之間的利益往來也被捨得二字所增強。

趙禎當然能做到捨得,有舍纔有得這是漢家文明的先賢智慧,大宋對法蘭克尼亞王朝的商品供應從來就沒有短缺過,也沒有哄擡物價過。

反之亨利三世對大宋的商賈從始終中的採取優待政策,相比來自塞爾柱或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商人都要優待。

雖然兩國之間沒有聯盟,但卻是實際意義上的兄弟之國。

約翰的繼任者往返於大宋和法蘭克尼亞王朝之間,他們無疑是成功的把大宋的詳細情況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內進行了傳播。

當一個帝國強大的時候,他的一切都能被稱作是一段傳奇,所以在神聖羅馬帝國看來,大宋這樣的強大且具有禮儀的國家自然是最好的朋友。

當年趙禎提議的十字軍東征給神聖羅馬帝國極大的啓發,一面是他們的不斷推進,另一面是塞爾柱帝國的崛起,強大的阿巴斯王朝苦於兩線作戰的壓力最終走向覆滅。

若說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尼亞王朝沒有和塞爾柱人達成某種協議趙禎絕不會相信,在阿巴斯王朝覆滅之後,塞爾柱成爲了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組成部份。

利益劃分也暫時告一段落,此後雙方之間進入了友好的階段。

大宋,塞爾柱,神聖羅馬帝國,包括在十字軍東征時出現摩擦的拜占庭帝國都成爲一條繩上的螞蚱。

只不過大宋出於最前端,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最尾端…………

大宋和塞爾柱的戰爭開始之前,亨利三世就已經看到了以色列的覆滅,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應趙禎的請求對以色列進行了秘密援助。

否則以色列也不會堅持這麼久,當然亨利三世的援助主要包括糧食和僱傭軍。

這就是大宋影響力的體現,而現在塞爾柱和大宋之間的戰爭已經爆發,雖然還沒到雙方之間不留餘地的進行硬碰硬,但已經超越了恆邏斯之戰的等級。

爲此西方各國都受到了這次戰爭的影響,咖啡斷供,菸草斷供,美輪美奐的絲綢消失了,精美的瓷器消失了,堪稱無上珍寶的玻璃消失了,就連西方世界最愛喝的紅茶也跟着消失了。

戰爭對貿易的破壞是具有毀滅性的,大宋這個中央帝國下令所有的貨物不得從塞爾柱運往西方,於是大宋的商品開始大量內銷。

因爲疆域的廣大,所以暫時不會出現問題,而另一邊天竺的戰爭也在繼續,相比塞爾柱,天竺這樣的弱國在征服上要輕鬆的多。

一旦天竺被拿下,大宋就可以從天竺的港口直接把貨物運送到綠衣大食之稱的法蒂瑪王朝,再度通過地中海運送到西方世界。

現在已經有些商賈開始通過僧伽羅的港口乘坐木蘭舟前往了,越是數量稀少,大宋的貨物便越值錢,物以稀爲貴啊!

每個從綠衣大食回來的商賈都是賺的盆滿鉢滿,所以民間有一個說法“一趟木蘭舟,富貴不用愁!”

而失去大量貨物供給的西方商賈卻坐不住了,他們幾乎都是貴族或是貴族家中代言人組成的,對西方世界的衝擊極大。

甚至影響了西方諸國的物價,使得原本正常的經濟受到了衝擊。

於是約翰便帶着亨利三世的國書出現在了大宋,他的到來在趙禎的意料之中,西方世界長期獲得大宋供給的商品,現在一下斷絕,定然是受不了的。

而這樣的斷絕還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西方人能忍受得了才叫奇怪。

約翰這個金髮碧眼的歐洲人出現在宮帳的時候已經不能引起四周人多少的關注了,在大宋他們實在太常見了,這些人有不少已經在大宋定居,甚至比渾身漆黑的綠衣大食人還常見。

三才看着他不斷的冷笑,無論多麼大的理由,都不是他們這次闖圍的藉口,這麼多年難道連大宋的禮數都沒學會?

而趙禎恰恰相反,他覺得約翰之所以闖圍必有重要的原因,否則他不會喜歡把腦袋掛在高高旗杆上的感覺。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