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

角廝羅在邏些城的跑馬場上詳細的闡述了大宋的兵制,這是吐蕃頭人從未聽過的兵制,但卻是最爲高效,也是最爲強大的兵制。

“宋之兵甲來源於民,以非軍戶,所用的名頭乃是兵役,只要是大宋百姓,年滿十八便可徵召爲兵,四年爲期,而原本的廂軍皆以撤銷,禁軍依舊保留而下,可現在的禁軍已非當年之禁軍!”

角廝羅稍稍停頓,很快又道:“四年爲期,大多數人到期即還,唯有經驗豐厚者僱傭留任,大宋用此兵制以沿襲數十年,此間無論戰事如何未曾改變,四年制之後,兵必還家!”

吐蕃諸部的頭人還爲明白其中道理:“如此便是大宋每四年就要重新培養軍士,這不是白費力氣嗎?”

“愚蠢!”

仁欽桑波的臉色極爲難看,此時的他已經顧不得再保持往日裡的平靜,而是直接怒斥說話人的愚蠢。

就在他愣神的時候,再次開口道:“四年一屆,這就等於大宋每四年便會有精兵退伍會鄉,這幾十年下來大宋的老兵可有多少?!”

角廝羅點了點頭:“大宋還有一條規矩,若遇大戰,朝廷徵召,老兵必定奉昭而行,且大宋百姓多爲趨附,大宋之戰意駭人若斯,彈指之間便可重聚百萬之衆…………”

角廝羅已經不用再說了,眼下四周的各部頭人已經是面色難看到了極點,這也意味着吐蕃將要面對的威脅太過強大了。

“我聽聞宋軍軍械繁雜,所用之物乃是精巧至極,威力無比,不知……”

仁欽桑波的話讓角廝羅臉色大變,許久之後才道:“本來我也不想告知諸位,擔心搓了諸位吐蕃勇士的銳氣,可現在既然大相問了,那我便對你們分說。”

在吐蕃商議國事便是如此,沒有那麼多規矩,一羣人聚攏在一起,有什麼便說什麼其實是最好的,信息來的全面且主意也多。

角廝羅故意這麼說爲的就是激起各部頭人心中的勇氣,當然也是爲了不斷的刺激他們,讓他們認真對待。

“宋人擅用火器,威力奇大,對待西夏,遼朝,女真,塞爾柱,天竺等國皆是如此。各國城池在宋軍面前如同紙糊木搭,頃刻之間便會城破,即便是再好的城池,只要宋軍靠近,必會轟鳴而起,城牆如同土崩。”

仁欽桑波點了點頭道:“我此前去過西域,也就是現在大宋的新疆路,得知其中利害,大宋的火器威力驚人,一炮之威糜爛十里,其威可懼,開山劈海,若非勇士不可敵之!”

角廝羅擺了擺手:“大相聽聞已經是過時的事情,宋軍不光有火炮火藥彈,還有其他火器,名曰火槍,此物可斃敵與數百步之外,最爲可怖的是,這東西便是放在孩童手中只需稍加操練亦可擊殺身經百戰之兵!重甲難擋!”

眼下已經沒有說話,不服的人有,恐懼的人有,擔心的人亦不在少數,但這些卻是必須要講清楚,雖然擔心搓了銳氣,但卻要把利害說清楚否則兩軍交戰的時候吃虧的還是吐蕃人。

一羣人在碩大的跑馬場上沉默不語,大宋的變化已經超越了他們的理解,誰能想到大宋已經能把一個月的糧草隨身攜帶?誰能想到大宋的火器已經凌厲若斯?誰能想到大宋的兵甲會源源不斷?

所有人知道了爲何角廝羅會和吐蕃各部和談,誰都知道他爲何要統一吐蕃諸部了,都到了這個時候,若是吐蕃還是一盤散沙的話,那即將面對的結果就是被各個擊破。

青塘倒下去的話,接下來便是其他各部,漢人雖然上不得吐蕃,可終究是有人能上來了,終究是有人能待下去了,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

只要中原人在高原上能撐過三五天的時間,此後便好得多了,若是時間再長一點也就能習慣高遠的水土,而那時候幾乎難以看出中原人和高原人的區別。

角廝羅便瞧見過,宋軍在青塘訓練的時候便是如此,原本看着奇都喘不的人,誰知道幾天之後便活蹦亂跳的繼續訓練。

宋軍還爲此想了很多辦法,甚至用一種紅景天的藥材來緩解,居然還很有作用,不少人因爲藥石之力而恢復過來。

角廝羅知道高原的屏障阻擋不了宋人多長時間,但他不敢說出來,這時候已經把宋軍的強大告訴吐蕃諸部的頭人了,若是再把吐蕃的唯一屏障給煙消雲散了,那剩下的就不光有警惕和戰意,還用濃濃的懼意了。

事實上眼下已經是有了被嚇得不輕,羌塘部的頭人已經臉色發白,一個吐蕃騎馬射獵的勇士居然會被幾句話給嚇倒,說出去怕是也沒有人相信。

仁欽桑波豁然明悟,望向角廝羅哈哈大笑,他的大笑聲讓四周的人驚訝不已,仁欽桑波是誰?

吐蕃的智者,擁有大智慧的佛門尊者,他的智慧足夠擔任吐蕃的大相,所以纔不會有人對他擔任大相一職而不滿。

“不知大相可有妙計?”

看着角廝羅的微笑,仁欽桑波點頭道:“不能說是妙計,但卻是發現,宋軍在騙人,大宋皇帝騙過了天下的所有人。”

稍稍頓了一下,仁欽桑波滿意衆人的反映,那些諸部頭人盯着自己的眼神確實更爲尊敬了些。

“諸位可曾想過,雖然宋軍可把糧秣帶在身上,但以宋軍這般對火器軍械的依仗所需的輜重不在糧秣而是在軍械上!宋軍作戰可以沒有糧草但卻不能沒有軍械,否則其威必減!”

角廝羅緩緩點頭,果然是吐蕃的大相,一下就把問題的根本看得清楚,宋軍這麼多年作戰在外,一直在隱藏一個天大的秘密,對軍械的依仗太過。

這件事一般人看不出來,便是聰明人也無法看出其中端疑,但每每宋軍作戰之前,必有車馬調度,宋軍爲何兵貴神速?靠的就是那些錯綜複雜的公路,靠的就是火車的一日不停。

而這些東西吐蕃高原上卻沒有,大宋出兵需要大量軍械,而這些軍械需要運輸,宋軍開路之後無不是快速修建公路等事宜。

這便是弱點所在,吐蕃人沒辦法攻擊宋軍境內的補給線,但到了吐蕃的地盤上就不一樣了,宋軍沒有辦法保護這麼漫長的補給線…………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