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

身在興京的趙禎看到了趙仁的戰報,也看到了他的計劃,可以說他做的非常完美,而皈依基督教的這個做法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對於西方人來說,基督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是對於西方底層百姓來說的,至於高層宗教不過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

或是維護自己的統治,或是獲得來自民衆的追隨,但無論哪一種,只要用的好便能載舟,若是用不好,覆舟也是近在眼前的事。

趙禎不會去管趙仁的所作所爲,因爲在他看來趙仁身在耶路撒冷要比自己更瞭解當地的情況,無論是政治,經濟或是軍事上他都最有發言權。

自己能做的事情便是最大程度上的予以支持,而趙旭作爲兄長,已經做到了能力範圍內的極致。

但現在趙禎頭疼的是趙昀,這小子居然打算攙和到西方去,從中分一杯羹,當然他也是打着支持弟弟的名義去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讓趙禎有些無奈,趙昀已經不滿足與在方丈洲的發展了。

他雖然是大宋的藩王,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方丈洲的皇帝,那裡的土地遼闊,擁有大片的平原和沃土,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鐵礦,銅礦,金銀礦藏都非常的豐富。

於是貿易便成爲方丈洲所追求的東西,趙昀並不貪圖西方的土地,對於他這個紮根在方丈洲的人來說,西方的他對並沒有多少價值,他的土地甚至比西方還要肥沃和富足。

方丈洲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加,而在不斷的增加之下,他需要的是通過大量的貿易來獲得更多的好處。

與大宋做買賣是不掙錢的,因爲這個宗主國的商人本事方丈洲的人幾乎都知道ꓹ 大宋的商賈個個都是精明的很。

這就註定方丈洲沒有辦法通過貿易來獲得財富,當然方丈洲也不缺錢。

方丈洲缺的是貿易伙伴ꓹ 缺少的是可以通商的地方,於是趙昀便奮發圖強,開始了他的造船大業…………

海洋是方丈洲的出路ꓹ 這一點毋庸置疑,一位陸路上根本就沒有可以交易的文明ꓹ 難道方丈洲的人和內陸身處的土著做買賣?!

趙禎看到的方丈洲不太一樣,至少從書面看來是不一樣的ꓹ 趙昀使用了懷柔政策對方丈洲的土著進行了招撫ꓹ 而不是如同西方侵略者一樣對那裡進行了屠殺和血腥統治。

當地的土著被趙昀收服的非常好,他們甚至把趙昀當作是他們的神明,趙禎實在是不知趙昀是如何做到的。

但現在,趙昀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趙禎看着眼前這個充滿活力的大小夥子一時有些欣慰,尤其是看到他正在和後宮的娘娘們講述海上的見聞時,趙禎便更加的欣慰了。

這孩子心中的善良和孝順還是沒有改變ꓹ 這一點是趙禎自認爲自己教育孩子最成功的地方。

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便把手中的球杆遞給了他ꓹ 趙昀臉色爲難的說道:“父皇這般年歲了ꓹ 便莫要再打擊鞠這般的劇烈活動ꓹ 實在是讓孩兒擔心。”

於是趙禎便毫不客氣的一腳踹在他的屁股上:“怎生了?你父皇還沒到年過半百的年紀ꓹ 怎生需要你來提醒養生了?!父皇從小怎麼與你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趙昀被父親踢了一腳,非但沒有幽怨ꓹ 相反高興的說道:“父皇身體康健ꓹ 孩兒高興還來不及ꓹ 若是您喜歡,天天踹我都成!”

趙禎揮杆就把拿球撈起ꓹ 嗤笑着說道:“想讓朕每天都踹你?哪有這美事!球場上見真招吧!”

擊鞠原本就是漢家王朝的本土遊戲,只不過這遊戲脫胎于軍中,以馬作爲騎乘之物,杆如長刀,球若流星。

一般人沒有功夫在身別說是擊鞠,在激烈的對抗中不落馬背便已經是了不起的了。

趙禎便因爲酷愛擊鞠而收到朝臣馬屁一般的稱讚詩句:“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

也是現如今大宋的國力強大了,擊鞠纔開始流行起來,這項運動最重要的便是馬,沒有馬便不是擊鞠,而是趙禎熟悉的“高爾夫”。

隨着良馬的增加,大宋早已不需要從外朝購買馬匹,國內的良馬出產非常多,而且大量的草場在手中,甚至產生了一種富家翁的衝動。

北方擁有草場的牧人在馬政的控制開始放牧,並且爲大宋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跨在馬背上馳騁的趙禎無數次的幻想過大宋戰馬戰馬馳騁在多瑙河畔的場景,但都被他的理智所鎮壓。

對於後世人來說,當了解那位“一代天驕”飲馬多瑙河的時候,大多數的國人都被那樣的場景所震驚。

而趙禎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做到這一點,成爲漢家王朝君主中第一個飲馬多瑙河的人,這是一種多麼恐怖的存在,也是光耀史書的彪悍。

只不過這樣的幻想趙禎還在忍耐,因爲他的幻想並非不能實現,他想看看古羅馬鬥獸場的殘垣斷壁,他想看看聖瑪麗亞大教堂的壯觀,也想看看奧林匹亞諸神的供奉之地,萬神殿。

看來還要等待啊!

趙禎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夠看到這些東西,到那時候即便是死去也是值得的,當然這要靠趙仁的努力了。

“小子,朕知道你爲何而來,既然希望從你弟弟那裡分得一杯羹,那就親自去和你弟弟說,帶着誠意去,否則你弟弟怕是會把你掃地出門!”

馬背上的趙昀一個大翻身從地上撈起了球道:“這麼說父皇是同意了?!”

趙禎點了點頭:“朕是同意了,但能不能成還要看你弟弟答不答應嘞!”

趙昀高興的大笑道:“作爲二哥孩兒自然是要給弟弟送去好東西的,若是給夠了好處他還不答應,那我就要揍他了!”

趙禎笑道:“你揍他?先過晏殊和王安石這關再說!”

聽到這倆個名字,趙昀立刻叫屈道:“父皇做事不公允!晏相公和王相公孩兒最先向你討要,你都未曾給我!”

趙禎嗤笑道:“你也不瞧瞧方丈洲需要面對的都是些什麼人,什麼困難,你弟弟在耶路撒冷需要面對的又是什麼!”

趙昀幽怨的開口道:“官家也是這麼說的…………”

趙禎點了點頭:“這便對了!”

於是趙昀便下馬認輸,同時大聲得對蕭撻裡叫道:“貴妃娘娘,孩兒這就要去見弟弟了,您有什麼要捎帶的嗎?!”

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
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