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

馬元方完全不理解官家的擔憂,在他看來世家也好,將門也好,這都是歷朝歷代都存在的事實。

作爲官家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治理好國家而不是和他們糾纏,浪費寶貴的時間。

趙禎知道馬元方的想法,從他臨表涕零的模樣就看出這是一般朝臣的普遍看法,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元方你覺得我大宋農人多還是士人和商人多,亦或是從事手工業的人多?”

官家的話讓馬元方驚訝,但是依然想也不想的回答道:“農人佔天下百姓十之六七。”

“我大宋是不抑制土地兼併的,也就是說土地可以隨意買賣,而世家大族常常以高價或是巧取豪奪霸佔農人土地,長此以往下去會怎麼樣?”

趙禎的反問讓馬元方說不出話來,農人靠什麼養活自己?當然是土地的產出,沒了土地的農人便成爲佃戶,但世家大族的土地中需要多少的佃戶?

隨手把晏殊的奏摺扔在馬元方的面前趙禎道:“你好好看看,這便是晏殊對上次旱災的總結!”

馬元方翻開奏疏只看了幾句就被驚呆,晏殊描繪的是所去汝州的慘狀。

“農人之土地十不存七八,一村一鎮之土地皆歸世家豪族,農人傾家破產、流離失所,此末世之兆也!爲何百姓在大災面前毫無自救之能?非無財也,實乃糧商囤糧待價而沽!州城之糧鋪滿盈若溢,而官倉糧食無幾,百姓去則非但不售亦提高糧價,此乃禍國殃民之道!

而糧商之背後何人?世家豪族也!

臣又自汝州向南走,越是向南越是忐忑,直至江陵府轉道而回,臣此時才恍然大悟,唐時太宗有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望陛下審慎之!”

馬元方看完手中的奏疏雙手微微顫抖,癱坐在地上喃喃自語道:“這……這可如何是好!”

趙禎不屑的看着他道:“怎麼?這就受不了了?朕實話告訴你,大宋的州府或多或少的都有世家豪族的身影,他們想通過控制土地達到控制大宋的目的!

土地多了佃戶也就多了,這些都是他們手中的資源。貧家子弟可以在他們的學堂讀書,優異者參加科舉入朝爲官,便成了他們在朝堂的助力。所以朕必須除掉世家!”

馬元方一下子彷彿老了很多,喘着粗氣的站了起來道:“陛下打算用眼前的醜聞毀壞世家一直以來的聲譽,然後再把世家清理掉?可陛下知道當朝有多少官員和世家有牽連嗎?世家手中又掌握多少土地嗎?”

щшш_tt kan_¢ o

趙禎哈哈一笑道:“朕早就做好打算,世家手中不是有土地嗎?那朕便讓糧食變得不值錢便是,朕現在不會動世家手中的土地,但朝堂中的世家必須清理,除非他們對朕的改革閉嘴一心一意的跟着朕!”

“如何能叫和世家有牽連的官員一心一意的跟着官家?”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趙禎的話讓馬元方一驚,隨即不再言語。

這是快刀斬亂麻,壯士斷腕的好方法,所謂長痛不如短痛。

官家想要進行土地改革,必須要去除朝廷中的阻力,而最大的阻力便是來自文官集團中的世家豪族,靈壽韓氏,三槐王氏等等。

通過仔細的觀察趙禎發現,世家的基礎其實就是手中的土地和長時間積攢下來的好名聲。

那就先把世家醜惡的一面揭露出來便是!

伸手拿起御案上馬元方帶來的證據,“三才!傳旨下去,張生一案御前親審!地點就定在朱雀大街。”

“是!奴婢這就去準備!”三才點頭便一路小跑的去傳旨。

看着三才離去的背影,馬元方知道世家多年積攢下來的好名聲算是徹底完了!

東京城的百姓蜂擁的向宣德樓前朱雀大街趕去,此時的東京城變得和年節一般熱鬧起來,原因無他官家要在這裡設御案親審張生一案!

朝中的官員中有不少人在聽到這一消息後大驚失色,官家這是要把張生一案鬧大啊!

雖然上疏反對,但官家卻一律駁斥,理由很簡單,難道朝中官員也和張生有牽連不成?只一句話就堵得上疏官員無言以對。

朱雀大街乃是御道,早早的便有硃紅叉子分割道路,也形成天然的觀衆席,百姓只要站在硃紅叉子兩邊便能相安無事。

此時的御道上已經架好高臺,連官家的御座也被搬上,百官被特許站在兩邊旁聽。

宋哲作爲初次審理的官員站在趙禎的身旁爲他解說審理的經過,趙禎看了看眼前黑手的情報微微點頭,這下張生一案便成爲鐵案,絕對沒有翻案的可能。

不得不說宋哲的謹慎,爲了防止張生等人和李敬被暗害,派遣所有提刑司的衙役看管,並且不給他們吃喝,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在飯菜中下毒什麼的?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彭七帶着殿前司的禁軍不斷的維護秩序,阻擋推搡的人羣穿過硃紅叉子,百姓們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畢竟皇帝親自審理案件屬實少見,一輩子能碰到幾回,而且大家都像看看年輕的官家是如何審案的。

趙禎抓起手中的龍膽拍下,清脆的聲音立刻使得百姓的喧鬧變成鴉雀無聲,連孩童都被大人捂住了嘴……

“帶人犯!”

三才見官家發話立刻用他尖利的聲音喝到:“帶人犯李敬,張生,王啓明,朱耷又,韓少堂!”

提刑司的劉大戰戰兢兢的把五人用鐵鏈拖到御前便逃也似的離開,官家雖然年輕,可身上的威勢着實嚇人的緊!

之所以是拖,主要是因爲這幾人已經嚇得癱軟在地,有些人甚至微微有些失禁,一股尿臊味惹得圍觀百姓連連喝罵。

趙禎開口問道:“張生,朕問你,家中的錢財從何而來?”

他的話音剛落,自有提刑司的衙役把一車銅錢推送到張生面前,還有將作監的大匠和蔡記的學徒以及賣胡餅的張大嬸。

張生知道人證物證俱在由不得自己抵賴:“草民有罪,這些銅錢是駙馬府管事李敬給草民的。”

趙禎瞅了一眼裝銅錢的小車道:“爲何給你?”

“李敬讓草民和王啓明,朱耷又,韓少堂等人在蔡記的燕來樓散播謠言用天罰降災之說詆譭官家聖譽……”

張生的話剛剛說出口便被百姓的喝罵聲打斷,在百姓的眼中年輕的官家就是大宋的天,是大宋所有人的家長,衆人的君父!

更何況官家自登基以來爲東京城乃至整個大宋做了多少的好事?

勤勞執政秉,體恤百姓疾苦,賑災與災民同食,就連工廠也是在官家的蔡記帶動下建設起來的,解決了多少人的溫飽?

居然敢詆譭官家?張生的所作所爲乃是無君無父,大逆不道!

圍觀的百姓恨不能食其肉,拆其骨,寢其皮!

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
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