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

夏竦的小心思並沒有影響狄青的指揮,這麼大的一個戰場上,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楊懷玉把自己的親兵都給了他,自己還有什麼好刁難的?只要他不死在戰場上,怎樣都行……這是官家當初交代自己的事情,保護好這老倌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攻城作戰是一場極爲消耗雙方耐性與意志的戰鬥,無論是防守的西夏,還是進攻的大宋,比拼的也都是那繃緊的神經和毅力,西夏人覺得會守不住,大宋將士會覺得攻克不下,雙方都有各自的顧慮,這時候比拼的便是誰的意志更加強大,古今中外的戰爭一向如此。

大宋的戰陣中規中矩,並且有火炮這一戰爭神器的存在,對於攻城戰來說要輕鬆的很多,這是一次豪賭,不光是李元昊的豪賭,也是趙禎的豪賭,大宋若是不能一役消滅西夏,那麻煩將會源源不斷。

不光是來自西夏的威脅,國朝之中的輿論便會給趙禎龐大的壓力,他雖是一國之君,但說到做到也是必須的,並且大宋的許多利益和西夏聯繫在一起,若是西夏不滅,那大宋將會失去許多本就已經分配好的利益,那些受損的人自然不幹……

在震耳欲聾的火炮聲中,滅國之戰開始了,大宋的火炮乃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大軍壓境興慶府乃必勝之戰,狄青承襲了趙禎的一貫敗家作風,大軍安營紮寨,以火炮不斷轟擊興慶府的城牆。

至於炮彈卻是不用擔心,在大軍剛剛西征的時候,鹽州城中便有了火器營的將作,他們每日製作火藥彈和火炮需要的火藥彈丸,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供應大軍的需求,這是大宋最爲豪氣的地方。

狄青這次進攻興慶府所採用的戰法是很少見的,大軍按兵不動,百十門火炮吞吐着火蛇,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巨大的鐵彈發出尖銳的破空聲砸在興慶府的城牆之上,同時還有無數裝載着石塊的的回回炮一齊發射。

一時間,興慶府的城牆地動山搖,整個新慶府仿若驚濤駭浪中的孤舟,磚石瓦爍潺潺而下,升騰起的灰塵遮天蔽日,恍若末世景象。

這是大宋在向世人展示他的猙獰,中原王朝強大的破壞力,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這是一場曠世之戰,一場碾壓之戰,一場屠戮之戰,西夏人在猛烈的攻擊下得瑟發抖。不是人類所應當擁有的力量,這是上天,這是戰神,所揮舞起的雷霆一擊。

沒藏訛龐站在城頭上,渾身顫抖的望着對面排山倒海般的大軍,此時的宋人還在西夏的砲石弩箭的射程之外,若是讓宋人如此攻擊下去,那麼西夏仿若傾巢之下的危卵,何來與宋人白刃相向的機會?

沒藏訛龐當機立斷,拉過身邊的一名親兵道:“速從密道出,傳令大陷谷之伏兵盡出,北擊宋軍大陣,襲擾宋軍砲石。”

不得已,沒藏訛龐只能動用最後的底牌,若讓宋人如此轟擊下去,那麼興慶府的城牆不日便會塌陷,沒有了城牆之險興慶府如何固守下去?

原本的沒藏訛龐有信心固守興慶府的,在他看來攻城之戰西夏佔盡了便宜,拖延的時間越久對西夏越有利,但現在看來卻並非如此。

砲石之下房倒屋塌,偶爾略過城牆的炮彈落入城中,糜爛百米,地面彷彿被一隻巨大的鐵犁劃過,留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痕。

長久轟擊下去,即便是興慶府的城牆經過加固,也很難抵擋得住大宋砲石十次百次的攻擊,這不光對西夏的士卒照成傷亡,更會對党項戰士的士氣進行毀滅的打擊,一旦城破,士氣低迷的党項勇士如何與大宋兵甲決一死戰?

一切的一切完全超乎他沒藏訛龐的意料,全新的戰鬥方式,全新的戰術理念,都讓他驚訝萬分,本以爲自己完全的準備,誰知在大宋的進攻前,卻如跳樑小醜般可笑。

沒藏訛龐終於知道,原來大宋皇帝的威脅並不是紙上談兵,大宋確實擁有彈指間使西夏灰飛煙滅的力量。

沒藏訛龐的親兵穿過蜿蜒的密道,抵達距離甚遠的大陷谷,此地距離興慶府,足足有着數十里之遙,虧這個親兵跑的速度足夠的快……

這是一處山谷中的盆地,水草豐美,地域廣闊,容得下數十萬大軍在此駐紮,這是沒藏訛龐的一處伏兵,也是他最後的底牌,領兵的沒藏空山在收到傳令兵的消息後,同樣的大吃一驚。

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爲何沒藏訛龐現在便要開始夾擊大宋,在他聽來,遠處隆隆的火炮聲,乃是悶雷所至,難道上天再次眷顧西夏嗎?

但傳令兵的話擊碎了他的幻想:“此乃宋人之砲石,威力恍若雷霆,相國有令,將軍速去襲擾大宋軍陣,如若不然興慶府危矣!”

興慶府危矣!沒藏空山大驚,立刻傳令大軍開拔,以數萬騎兵爲先導,急急的殺向大宋軍陣,是真如相國所說,那我現在的興慶府危若累卵。

沒藏空山乃西夏的一員大將,亦是沒藏家的族人,與沒藏氏和沒藏訛龐都沾親帶故,此時最不希望興慶府出事的便算是他了。

沒藏空山率領伏兵一路攻相大宋軍陣,地道中的數十里對於地面上的騎兵來說不過一頓飯的時間,當他們抵達興慶府外圍的時候,便瞧見了如潮水般綿延不絕的大宋軍陣。

同樣的,狄青也在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支軍隊,這正是他苦苦搜尋的西夏主力,從烏蘭木倫河到興慶府,他送的不斷進攻,就是爲了逼迫西夏的主力出現。

現在他們近在眼前,狄青和楊懷玉終於鬆了一口氣,兩人都知道,他們逼迫西夏主力出現的計劃成功了。

大宋的炮石雖然有能力把興慶府夷爲平地,但如果真這麼做,那他們兩人的名聲也不用要了,朝堂中的文人怕是會吃了他們……

興慶府中尚有幾十萬的西夏平民,即便是屠城也沒有如此多的濫殺無辜,儒家思想延續到了大宋已經對禮制有了很高的要求,不光要求百姓,士大夫,甚至會要求皇帝以身作則,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京觀武軍之事在原先的戰爭中還稀疏平常,但到了大宋便成爲殘酷不仁之舉,有悖帝王之仁德,若是大宋屠滅了興慶府中的百姓,可想而知天下的輿論會是怎樣。

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十五章智慧宮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
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十五章智慧宮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