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

耶律浚還在襁褓之中便成爲大遼名義上的新君,這時候所有人都習慣性的把他當作大遼皇權的代言人,但卻並不把他當作皇帝來看待。

他只是蕭撻裡控制大遼權利的禮法而已,溫書文看着裹在金黃色錦緞之中的年幼孩童,心中不知是什麼感覺,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感覺快慰,畢竟遼朝和大宋之間的對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但當他看到那張通紅的小臉時,總覺得心中悲哀。

也許這就是身爲臣子對皇權旁落所感到的同情吧?雖然溫書文不是遼朝的臣子,可並不影響皇權在他心中的地位,也不影響正統禮法所帶來的認同感。

驚鴻一瞥之間,他看到了張儉眼中的溼潤,開始的時候溫書文以爲自己看錯了,但很快從他的表情上便知道,張儉心中對眼前這一切的無奈,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

溫書文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理解張儉,若是有辦法,誰會把最後的希望壓在一個女人身上,誰會把一國之權柄放在一個孩子身上?耶律洪基在面對大宋的時候連連昏招,斷送的是遼朝的名聲以及江山社稷。

頗爲無奈之下,張儉纔會最終選擇蕭撻裡,這是無奈之舉,亦是痛心疾首之舉!對於溫書文這位常常出使遼朝的使臣來說,耶律洪基和蕭撻裡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蕭撻裡有着一個女人的細膩,但卻也有着男人的殺伐果斷,溫書文尤記當年耶律重元之亂的時候,眼前這位太后的英姿,實在是讓天下鬚眉盡折腰的巾幗女英!

溫書文甚至覺得若是耶律洪基依舊是皇帝說不得還讓遼朝更容易對付一些,眼前這個身穿天子袞服的女人實在太過可怕了一些,你在她的面前就彷彿站在天地之間的女神面前,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

這種感覺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官家,一個女人給人這種感覺是不對的,除非她是真的四海之主,遼朝的皇帝!

漸漸的,溫書文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眼前這位“女皇”一旦入主遼朝,成爲遼朝實際上的掌權人之後,遼朝便有了中興的可能,她的手段和才幹可不是耶律洪基那個昏君能比擬的。

難怪官家說蕭撻裡不好對付,她纔是遼朝真正的柱石和威脅,但她卻會受到禮法的限制,對皇權的行使能力無法與一國之君相比。

可眼下!她已經獲得了遼朝的權利,一國之君的所有權利!耶律洪基的死,襁褓之中的新君繼位,都給了蕭撻里名正言順的君權!

溫書文長吸一口,官家好似猜錯了,眼前的這個女人主持的遼朝說不定比男人率領的遼朝更加難以對付。

新君繼位的儀式很快便結束了,張儉也邀請溫書文這位使臣前往皇宮之中參加更爲冗長的禮儀,這些東西相比大宋的禮儀來說已經是相當簡潔的了。

在上京城的所見所聞讓溫書文看到了遼朝實際上權利的集中,也給了蕭撻裡以名正言順的權利過度,消息很快便會昭告天下,溫書文不便離開,也需要等到蕭撻裡的國書到手才能帶回去上呈皇帝。

但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上京城,在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上京城中便已經出現了積極的消息,這是遼朝最根本的改變,彷彿蕭撻裡真正掌握大遼權利的時候,遼朝便已經開始了中興!

整個上京城不是原先被大宋壓制下的壓抑和失望,而是處於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街上的契丹人,漢人都以上京城和大遼爲驕傲,原本上京城就是宋遼衝突之間受創最小的城池,這裡也是高高在上的都城。

他們相信,太后太后蕭撻裡接過大遼的權利也意味着大遼終於可以走上正軌,無論是朝臣,還是貴族,亦或是耶律家的宗室都對蕭撻裡充滿信心。

趙禎知道耶律洪基是怎麼死的,蔡伯俙也知道,但溫書文不知道,大宋的許多臣子不知道,他們都和遼朝的大多數人一樣,都認爲遼皇是突染暴疾,暴斃而亡。

這就給了蕭撻裡成功過度權利的機會,也讓她名正言順的坐在了帝王的寶座上。

溫書文在三聲唱諾之後,緩緩走進遼朝的宣政殿,望着眼前高高在上的御座,以及上面身穿天子服飾的蕭撻裡躬身行禮道:“外臣溫書文參見太皇太后!”

“免禮平身!”

“謝太皇太后!”

………………………………

自從昨天的繼位儀式之後,耶律浚便算是遼朝正式的帝王了,雖然還在襁褓之齡,但他已然是被蕭撻裡抱在了御座之上,以顯示她的權利符合法禮。

這不過這一切在溫書文看來卻頗爲可笑,所謂的“稱制“,不只是行使皇帝權力之意,雖然女主臨朝、親裁政事,但在發佈命令的時候,並不是直接使用懿旨,而仍是以幼帝的名義,用制書的形式頒行天下。

這麼做的用意有二,即使皇帝年幼,仍然不能剝奪其在位的事實。所以太后只能代表幼主的意志,代行職權,而不能取代他而逕自下達命令。二來便是爲了避免將來皇帝成年親政後,太后會以懿旨干預政務。所以太后只能以皇帝的名義發佈詔書,以杜絕將來產生皇權分散的流弊。

所以歷代女主“臨朝“,卻以幼帝名義“稱制“這是死規矩絕不能改變,但遼朝太皇太后蕭撻裡卻並沒有遵從而行,最簡單的地方便是國書的結尾署名,用的卻是她蕭撻裡的璽印!

如此正式隆重的國書豈能用上太皇太后的璽印?怎麼能沒人發現其中的不妥?顯然這是整個遼朝都希望她蕭撻裡獲得皇權,帶領遼朝崛起,與大宋進行抗衡。

溫書文在離開了上京城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京畿道的神都,並在進入神都之後便進宮面聖,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通向趙禎交代了清楚。

趙禎在紫宸殿中聽完了溫書文的奏報,許久沒有說話,他知道,一個國家在衰落的時候最需要的便是一個強大的君權,或者說是集權,需要一個能給他們力量的強硬領袖。

無論是國家還是民族都一樣,下面的人已經開始產生了恐慌,這時候越是強硬,越是激進的人便越會受到百姓們的擁護,而蕭撻裡恰恰附和這一點,俗話說的好,缺什麼補什麼。

遼朝缺的便是一位中興的君王,耶律洪基沒有能力但當,蕭撻裡便是遼朝需要的,於是趙禎便看到滿篇戰意濃濃的國書,他相信若是現在蕭撻裡要稱帝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
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