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

在高昌城中趙禎待的時間比較長,因爲要派遣使者先行一步去往塞爾柱通報,當然這是秘密的前往,雙方皇帝之間的行程都在使者的通報之下得以明瞭。

既然是會盟,雙方都必須付出相當大的誠意,否則這場結盟是無法進行的,地點也被從伊斯法罕設置到了鐵門關外的瀚海之中。

因爲這樣一來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會在瀚海中伏擊對方,埋伏等待的時間就能要了他們的性命,雖然環境惡劣了一點,但無論是趙禎還是圖格魯克都是同意的。

瀚海之中也不是沒有綠洲,相反還有城池的存在,阿姆河橫穿沙漠,而阿姆河邊上的阿母城便是從綠洲發展而來。

於是雙方之間把阿母城當作是簽訂盟約的最佳場所。

阿母城的存在本身就是較爲傳奇的事情,因爲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而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疆域劃分便是按照阿姆河來的。

雖然塞爾柱人退到了瀚海之後大宋沒有再追殺過去,但當年那一戰的勝利者是大宋,於是八百里瀚海便從阿姆河爲界,西岸爲塞爾柱的土地,東岸爲大宋的土地。

雙方之間並沒有疑議,但唯一的問題就在阿母城,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本應屬於塞爾柱,但大宋這邊朝堂上下都不同意,因爲這座在河岸邊的城池乃是一處重鎮,同樣也可以作爲進攻大宋的跳板。

於是在塞爾柱使者把劃分好的輿圖呈現在大宋朝堂上的時候,大宋的朝臣以及當時還是皇帝的趙禎便出言反對。

作爲勝利者沒有讓塞爾柱賠款割地便已經不錯的了,奈何在這座城池上還要和大宋算的如此細緻,那就要好好掰扯掰扯!

大宋的朝臣們給出了倆個建議,一來是大宋派兵過去打下阿母城,而來則是塞爾柱出錢給大宋,大宋在阿姆河的東岸自己修建一座和阿母城一樣的城池。

這便讓使者難做了,他只有出使大宋的權利,而沒有替圖格魯克決定任何事的權利,所以他準備返回伊斯法罕向圖格魯克稟報之後再來。

於是趙禎便親自寫了一封書信,在書信中闡明大宋朝堂上的兩種觀點,同時再表達的自己的意思:把阿母城變成一座不輸與大宋同時也不屬於塞爾柱的特殊存在。

由當地人自己組建一個管理機構,大宋和塞爾柱同時派遣官員前往監督,雙方都會爲自己本國的利益而盡心盡責,同時也互相監督稅收問題。

因爲這是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城池,所以雙方各收取總收稅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交由阿母城的衙門自己支配,但同樣要接受大宋以及塞爾柱官員的監督。

至於阿母城的城池防務,那便是無需擔心的事情,無論是塞爾柱還是大宋,都不得出出兵阿母城,即使兩國交戰也是如此。

畢竟有大宋和塞爾柱在身後,阿母城根本就沒有必要發展城防,哪個不開眼的敢襲擊阿母城,那便是同時得罪了大宋帝國和塞爾柱帝國。

於是這個提議被圖格魯克欣然接受,並且回信的同時還在其中添加了自己的看法和應當修繕的地方。

也是從阿母城這次通信開始,趙禎與圖格魯克之間的書信交流便開始了。

這次會盟同樣也是如此,塞爾柱從與大宋的合作中獲得了好處,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雖然因爲黑汗塞爾柱與大宋幹過一架,但雙方之間並沒有不死不休的仇恨,也沒有其他的矛盾。

在國家利益層面進行妥協,圖格魯克還是能夠做到的,於是雙方纔有今天的局面。

同時圖格魯克發現,只要不越線,宋帝國的強大隻會給塞爾柱帶來好處,大宋的貨物便給塞爾柱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稅,這也使得圖格魯克不用爲錢財擔心。

雖然大宋賺的最多,但塞爾柱賺的也不少,大量購買宋人商賈的貨物,擡高價格之後再賣給西面的其他國家,這種買賣相當划算。

賺到的錢財還能購買自己所需的東西,雖然塞爾柱沒有工廠,但大宋不就是相當於塞爾柱的工廠一樣嗎?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麼多年也沒能從大宋搞到一個完整的蒸汽機,同時那些被宋人稱之爲“格物官”的人才也沒有勸降過來。

Www ◆TTκan ◆co

否則塞爾柱自己便會有製造的能力,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圖格魯克發現其中的問題。

宋人商賈不光賣出貨物,還會購買一些東西,比如礦石,寶石,之類的,量大的便會僱傭塞爾柱的貧民爲他們工作,把大量的貨物再運回到大宋去。

而此時的塞爾柱商人還在爲大宋的商人帶來的貨物多少而樂此不疲,根本就不會在意人家已經在兩頭賺錢。

由此,圖格魯克也開始懷疑,是不是宋人都如同他們的皇帝一樣聰明?

其實他並不知道,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否其實和皇帝有着最緊密的關係,當然在人類這個物種層次而言,智慧是稍有區別的,但區別並不大。

而在這個時代,皇帝的身份決定了一切,趙禎是大宋的皇帝,但同時也是華夏民族的大家長,這一點上無論是趙禎自己,還是大宋百姓都明白這一點。

於是這個大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便是一個關鍵問題,所以漢家王朝纔會不斷的提出“教化”一說。

有的王朝,有的君王會把百姓“教化”的規規矩矩,永遠在一個圈子裡打轉,如此一來最聰明的人也只能在這個圈子裡聰明,但本質上還是在打轉,除非他能打破這個圈子,而要打破這個圈子,就要與圈子的制定者也就是皇帝抗衡,腦殼硬的人不是沒有,但最終硬不過鋼刀。

而有的王朝有的君王會把百姓“教化”成匪類,整個王朝化身爲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他們相信自己雙手和力量,用手持刀,用刀掠奪,當然這樣的王朝也不會長久,因爲前人早已預言過“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而趙禎算不上是給大宋制定了什麼規矩,也並未有過好戰之舉,他所發動的戰爭都是在國家利益的需要之下,在長久發展的思考之下所進行的,所以疆土雖大,但卻依然充滿可控性與理智。

趙禎所作的其實就是給大宋這個封建王朝“開蒙”而已,一旦開啓蒙智,接下來的事情就會變得不同了………………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