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

沈括的事情讓蘇軾深思,顯然官家生氣的不沈括的才學,而是他做事的瞻前顧後。

想想也是,若是那封奏疏早一日呈交官家御覽,織布廠的爆炸也許就不會發生,甚至早一日開始對大宋的工廠開始整頓。

眼前的工廠就是現在將作監的製作要求,又大又寬敞,裡面的距離也不是那麼的緊湊,即便是這麼多的天竺人在裡做工也不顯擁擠。

蘇軾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其實天竺人並沒有那些商賈傳說的那樣懶惰,自從他們到了乞藍部利國監之後,懶惰的情緒彷彿一掃而空,事實上不光不懶惰,甚至很勤勞。

雖然如此但有一點讓蘇軾忍受不了,那就是他們的房舍,這是人住的地方,不是豬圈,天竺人的體味本就很大,再加上一天的體力勞動,是個人都接受不了那味道,但他們卻並不是很喜歡洗澡。

而且房舍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髒亂,用天竺難民的話來說,只要能住就行,爲什麼要浪費時間去打掃?

有那時間還不如去多掙點工數,換取更多的食物。

因爲利國監是蘇軾一手創辦的,所以他這個雲南路的轉運使暫時就在利國監這裡公辦,而吳萬全也三天兩頭的湊過來,這貨總是打着押送天竺難民的旗號。

邊牆之外自從那些自命清高的吠舍餓死之後吳萬全和蘇軾之間便親近了。

他每每看見那高高的土包便覺得,還是讀書人狠,一句話而已,便要了人家近千人的性命,一個也沒有活下來。

以至於那些天竺的首陀羅和賤民都不願救助他們或是爲他們說情,生怕自己也被牽連,成爲土包中的一個。

天竺難民進入大宋,大宋彷彿成爲了天竺難民的庇護所,這樣的好消息自然會傳到天竺的各地,這段時間向大宋涌來的天竺百姓有很多。

甚至一些並非難民的人也過來了,因爲利國監的消息傳出,許多人發現給大宋幹活要比給那些高等姓的貴族幹活要好得多。

原因很簡單,他們在這裡看到了希望,有許多人家按照工數換取的糧食吃不掉,然後再賣給了大宋換取官鈔積攢財富。

事實上天竺人懶惰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即便是終日忙碌也看不到出路,永遠都處於被高等姓壓榨的境地,無論獲得什麼樣的成功,最後都會被高等姓拿走,如此一來還不如清閒一點,即便是高等姓要拿,也沒有東西拿!

種姓制度是一座高高的大山,無論如何也無法打破,他們經過多年的統治已經默認了這種不平等的存在,甚至已經習慣了,所以也不會想着去反抗,反而要更加虔誠的懲罰自己。

並且在天竺產生了一種由上到下的鄙視鏈,即便是賤民也有高低貴賤之分,淨街的就可以鄙視掏糞的,掏糞再去鄙視那些比他更爲低賤的。

在天竺賤民甚至不能算是人,連牛的地位都比不上。

即便是自己都快吃不上飯,他們在看到“神牛”的時候還要奉上吃食,這就是天竺人中大多數人的狀況。

但到了大宋之後,到了利國監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他們的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幾乎都差不多,並且賺取的工數也是一樣的,去大宋官員那裡兌換的糧食也是一樣。

在這個時候,種姓已經沒有那麼重要,甚至開始被天竺人自發的抵制,他們只是希望通過自己不斷的勞作換取更多的糧食,再用這些糧食換取大宋的官鈔,爲自己積攢財富。

人與人之間的鄙視鏈被打破,因爲蘇軾在這裡坐鎮的關係,幾乎沒有人敢再提起種姓制度,沒有誰敢說比誰更爲高貴。

這是蘇軾刻意做的事情,抹殺掉天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只要在大宋的土地上,他們就必須遵守大宋的律法,當然他們現在也不是大宋的子民,但他們吃着大宋的糧食。

每天早上辰時開始做工,一直到午時才能休息吃飯,這段時間屬於他們自己,下午便繼續做工,直到天黑的晚上才能吃飯休息。

這在蘇軾看來算得上是高強度的工作了,但天竺人在意的卻是一日三餐,他們當中許多人根本就沒吃過三頓飯,現在有機會吃還不拼命幹活?

工數換取的糧食吃不掉,就積攢下來向官員換取官鈔,偶爾也有大宋商人帶着各種各樣的貨物前來,這樣他們就能把官鈔用出去了。

於是隨着天竺難民的積極性提高,態度也在不斷的發生轉變,對於這種原本就和華夏民族沒有任何交集的外族,大宋的百姓很排斥,但卻不影響他們爲大宋創造價值。

漢家百姓對大多數外族沒有那麼派出,許多外族都融入進了華夏民族之中,當然通婚之類的事情較少,畢竟漢家百姓還是有着自己的驕傲和尊嚴。

但相對於從未有過接觸且並沒有出現在漢家歷史之中的天竺卻極爲排斥,漢家民族就像是一個宅男,只是喜歡熟悉的人,對陌生人充滿了敵意和排斥。

趙禎知道這一點,所以嚴禁蘇軾給天竺發放大宋戶籍,不發放戶籍可以,但要管理這數十萬人沒有一個戶籍管理制度是不行的。

於是蘇軾便另闢蹊徑,做了一個人口管理,幾十萬人的難民必須要在利國監備案,每個人,在做什麼,家裡幾口人,住在什麼地方等等之類極盡詳細。

這樣的管理甚至要比大宋百姓的戶籍更爲準確,畢竟是幾十萬人,這樣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吳萬全羨慕的看着眼前的這一切,大宋的邊牆已經徹底關閉,這一次外面無論來多少天竺難民大宋也不會開放邊境了。

原因無他,利國監的人數太多了些,現在加上新生兒的人數,已經高達二十五萬,而大宋的工廠已經到了容納的極限。

在吳萬全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多造一些工廠便是,可他的想法卻被蘇軾大肆嘲笑了一番。

“人多便多造工廠,工廠多呢?”

“那貨物不就多了?”

“然後呢?”

“賣錢唄!”

“怎麼賣?!”

吳萬全忽然愣住了,他不是蠢人,只是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經過蘇軾的引導他便明白,貨物越多價錢越賤……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