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

事情已經發生了,原本的張老大是準備無奈接受的,船隊的所有人都是面如死灰,畢竟重炮藏匿之事他們也脫不開干係,隱瞞不報在大宋也是同屬之罪,一條船上的人都要受到牽連,甚至連整個商船隊的人都不能倖免。

但突如其來的變故卻讓張老大驚詫,他也沒想到這個自己在泉州娶到的脂粉店老闆娘居然認得官人,並且還是姑姑…………

張朝西看着眼前英武的水師艦長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邊上的張王氏笑道:“這是你堂兄王萬平,快叫人!”

看着比自己大不少的王萬平,張朝西低聲叫了聲堂哥,卻沒想到他會迴應自家,點頭道:“姑姑這是堂弟?您和這個人生的孩子?!”

張王氏笑道:“怎生不可?沒點禮數,他是你姑丈!”

“您是…………誒!這如何使得?!官家若是知曉,必定會怪罪您的!”

一句“官家”讓張老大和張朝西父子二人目瞪口呆,自己的婆娘到底是什麼人?居然還能和官家有所牽扯,“官家知曉要怪罪!”這…………這是什麼意思?!

張王氏便是堂堂的三槐王氏的貴女,翰林學士王雍的女兒,帝師王旦的孫女,和趙禎青梅竹馬的王柔!

人生是奇妙的,王柔在神都城中多受趙禎的照拂,也受到了後宮的熱情款待,最後嫁給了宗室,得了國夫人的稱號,原本是極好的。

但她心中一直放不下與趙禎之間的情誼,每每入宮便是長住,流言蜚語終於還是重傷了她,其結果便是與宗室和離,這在大宋甚至是漢家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

女子自己寫下和離書去往衙門和離,根本就聞所未聞,若非王柔的身份尊貴,衙門裡的官差便直接把她打出去了。

最後事情鬧大,趙禎親自下旨才平息下去,但如此一來民間也傳出了這位國夫人與官家有染的“緋聞”。

只不過從此以後王柔遠走他鄉,離開了神都城,同時也離開了王家,因爲王家再也沒有她的容身之所。

王雍放言再也不認這個女兒,但私下裡卻是和王夫人悄悄打聽女兒的下落,但數十年間搜尋無果。

有人說王柔被官家養在了宮中,有人說王柔出走海外,但此間種種皆是傳言,沒人知道這位曾經能夠入主中宮的女人去了什麼地方,是死是活。

但現在王柔出現在了海船上,王萬平對這位姑姑的影響實在是太過深刻,所以在看到王柔之後便能肯定就是她。

不說臉上的模樣,單單是那份高貴的氣質就是一般女人所沒有的,畢竟她也曾經是官家身邊的親近之人啊!

“姑姑,您…………隨我回去吧!”

王萬平只是三槐王氏的旁支,但較爲親近族脈所以也就有了走動,知曉了其中的隱情,急急的打算帶王柔離開,全然不顧邊上張老大和張朝西父子二人。

在他看來找到姑姑比什麼都重要,至於這對父子,怕是要治罪的,王家即便瘦死也是比馬大的駱駝,閨女豈能嫁給這般身份的人?

但王柔卻道:“我的夫君孩子皆在此處,如何回去?本打算這趟船跑回來賺了最後一筆錢便賣掉船隊上岸,讓你堂弟好好讀書的,但今日之事卻被官軍撞見,重炮並非我家男人所買,而是在之前賊寇的船上所繳……”

王萬平點頭道:“我剛剛看過,這三門重炮乃是東海艦隊之維護丟失之物,出現在南海與商船隊無關,但畢竟是在這海船上被發現的,此事追查下去若非水落石出,怕有些人還是會用張老大的性命抵罪!”

王柔卻不擔心,笑了笑道:“我早已知曉,所以便準備自報家門的,沒曾想居然遇到了你。”

王萬平爲難道:“此事還是無法善終,此非姑姑求來官家旨意,只不過太上皇帝已經去往興京…………”

王柔笑着搖了搖頭道:“太上皇帝…………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也終於輕鬆些許了,姑姑我可不想再去叨嘮,還是去求當今的皇帝官家吧!我在他的面前還有幾分薄面。”

王萬平點頭道:“如此是最好!”說完後又道:“姑姑,其實我此次並非巡海執役,而是南海艦隊開拔的前鋒,所以姑姑無須擔心我等返航,但事情卻不能不報,還請姑姑速去神都請旨銷案!”

王柔驚訝道:“整個南海艦隊開拔?此去何處…………哦,算了,不問了,路上保重,寫份文書與我,我親自送去福建路安撫使衙門去!”

王萬平自然知曉王柔的用意,點頭道:“姑姑稍後。”

說完便帶人收繳重炮快速離開,留下時間給王柔交代善後,他在準備文書的時候,王柔向愛護自己多年的丈夫笑了笑:“夫君過來,妾身有要事相商。”

此時的老張頭早已被王柔所“震撼”,他沒想不到自己家中這個賣脂粉並且說家人“死光了的”婆娘居然有如此身後的背景。

三槐王氏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關於王柔的事情更是太多人知曉,甚至成爲民間女子敢愛敢恨的“典型”。

但張老大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婆娘就是這個女人啊!

張老大其實就是個“寵妻狂魔”,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爲人樸實貼心,對待王柔從來都是寵着的,從未讓她吃過苦,受過罪。

而王柔自然也能感受到他的真心,當王萬平的文書被送達後,兩艘船就這樣的分離了,事情肯定是躲不過去,畢竟商船上的炮聲早已讓艦隊的所有人都知道藏匿重炮的事實。

只不過王萬平給了王柔更多的選擇以及從中斡旋的時間。

王柔拿到文書之後便成爲丈夫的“頂頭上司”也成爲商船隊的主心骨,此時的她再次恢復王家貴女的身份,也會恢復了曾經的果斷。

“夫君速速通曉船隊返航,我等沒有時間了,回到泉州港,立刻解散船員,賣掉海船,把重炮交官,闡明緣由,我等前往福建路安撫衙門請罪!”

這是王柔最簡單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計劃,解散船員便能讓這些無辜人獲得自由,而主動交官也是說明並沒有刻意藏匿,而是截獲海賊偷運重炮的事實。

接下來便是前往神都,向當今官家趙旭請旨赦罪了,這點面子王柔當然還是有的,當初她可不止一次的抱過孩提時代的趙旭。

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請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
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請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