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

蔡伯俙走的很輕鬆,契丹人終究是不願輕易妥協,最少他走之前從劉家瞭解到,在贏得一次戰爭的勝利之前,契丹人不會妥協了。

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都一致決定要給予大宋以重創,然後再繼續和談這件本就應該發生的事情,以增加“籌碼”。

蔡伯俙知道現在的朝堂看似被蕭撻裡整治成鐵板一塊,可事實上卻是人心各異,並非看到的那麼團結,當然民間的聲音便更多了。

雙手相疊,拱手向前來相送的畢世傑行禮,待其還禮後,蔡伯俙便上了馬車,全程一句話也沒有。

昨夜下的雪直到現在都沒停,蔡伯俙還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雪花,真的就如鵝毛一般,不是飄飄悠悠的下來,而是如被傾倒下來的一樣,即便是高高的軍堡箭樓都有些模糊。

這裡果然是一處苦寒之地,化外之地,但最終要成爲大宋的治下疆土,絕無例外。

撩開車窗上厚厚的簾子,蔡伯俙探頭從車窗中伸出對着畢世傑道:“成王敗寇,契丹要賭上一切,我大宋亦是如此,但萬望你們照顧好貴國陛下,若是有礙,我大宋官家以所有契丹人及其歸附者命償!”

畢世傑笑着揮了揮手道:“蔡正使無需操心,陛下乃我契丹至尊!何人敢放肆?!”

“如此甚好,後會有期!”

蔡伯俙的馬車緩緩開走,在這冰天雪地裡,想要快馬奔馳也不可能,只不過畢世傑望着馬車的眼神微微發冷,顯然蔡伯俙最後走之前的那句話有問題。

什麼時候契丹的一國之君需要宋人來操心安危?於情於理不和,而且他顯然是意有所指,難道他知道什麼?

但畢世傑既然受了蔡伯俙的提醒,也會重視起來,他雖然不知道爲何蔡伯俙說這話,但他知道蔡伯俙根本就沒有必要騙他。

既然示警,必有危險潛伏,畢世傑自己也說不準,畢竟眼下的契丹朝堂波雲詭譎,萬一真的有人昏了頭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不光是他們遭殃,整個契丹都會遭殃!

畢世傑從沒有覺得蔡伯俙說的話是玩笑之言,若是陛下有什麼萬一,大宋皇帝真的能用整個契丹的人作爲陪葬,不光是契丹人,甚至是連草原韃靼和歸附的女真人,漢人都不能例外。

回到軍堡之中,畢世傑立刻下了鈞旨,在軍堡之中安排更多的守衛,這個是契丹皇宮,更是一座堡寨,這裡的嚴密程度可比以往的皇宮大得多。

當初那歐羅巴的匠人可是拍着胸脯保證這裡的安全,這次也要讓他完善軍堡的防備。

但他忘記了一點,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契丹的朝堂之中並不安定,越是在這亂糟糟的時候,越有人鋌而走險,大宋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些,而且耶律氏也沒有被徹底根除,蕭撻裡終究是起了憐憫之心,放過了耶律氏的族人。

但你放過了他們,他們卻不打算放過你,這就是憐憫仇人的代價,他們不會感恩戴德,反而覺得這是你應該的,因爲你是罪人。

耶律氏的所有人幾乎都對蕭撻裡沒有感恩之心,但現在掌權的是蕭撻裡,他們失去了軍隊,沒有任何實權,但這些並不妨礙他們的復仇,甚至讓他們的決心更加堅定。

而這個時候,有些人卻需要耶律氏這個曾經的皇族撐門面,畢竟他們耶律氏是大遼的天家。

入夜的軍寨靜悄悄,在這夜晚上沒人會在軍寨中走動,除了巡邏的士兵,而一場蓄謀已久的宮變也在悄然進行。

耶律氏得到了一些契丹武將的支持,他們爲僞裝成士兵進入軍寨之中,但在這裡要想進入蕭撻裡所在的位置還有着很遠的距離。

想要滲透進去唯一的辦法只有硬拼,臺階上是帶着閘門的崗哨,但契丹的火藥彈也足以摧毀這些,隨着火藥彈的炸響,整個軍寨陷入緊張之中。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出事便是天大的事情。

廝殺開始的同時,所有收到消息的朝臣也在向軍寨趕去,但卻沒人能進入其中,畢世傑帶着衆多皮室軍也趕來了,攔下了所有的人,並且還把來人包圍了起來。

畢世傑非常冷靜,成竹在胸的樣子誰都能看得出來:“諸位稍安勿躁,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宵小必會伏誅!”

確實如此,耶律氏的人衝殺進去之後便傻了眼,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盾牌和弩箭,顯然這是一座先進,無差別的射殺之下,所有人的頃刻之間被屠戮殆盡。

但卻有一人被留了下來,這人便是耶律浩,他是真的倒黴,本沒有參加這次起事,但卻被畢世傑抓了。

並且要求他加入其中,但卻不能暴露出來,耶律浩極力不往,並且願意說出是誰在幕府指使,但畢世傑卻不願聽了,也不想知道。

幕後之人有關係嗎?

他需要的是按照蕭撻裡的意思指認誰是“幕後主謀”,無論他是不是,只要耶律浩說他是,他就是,眼下到了這個關口,也沒有什麼好心慈手軟的了。

畢世傑包圍的人中當然有幕後之人,而這時候吵鬧最兇的武將嫌疑最大,除了心腹之臣外,畢世傑把他們全部拿下。

文臣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畢世傑早已準備好了一切,就在等待賊人動手。

他們不知道,其實這些逆賊在幫助蕭撻裡重整朝堂和軍權,無論這些武將有沒有謀逆,都會被扣押,這扣押了自然要收掉他們手中的軍權。

如此一來別說是文臣不想和大宋死戰,就是想也要聽從蕭撻裡的。

從始至終,契丹的軍權都不是全部在蕭撻裡的手中,一部分契丹的武將依舊把持着軍權,這一點和大宋完全不同。

而通過如此手段,算是整合了契丹的兵力,也是蕭撻裡早就想做的事情。

一場鬧劇結束了,耶律氏的人基本上被髮配進了馬步前軍,無論男女老幼,無論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孩童,還是襁褓之中的嬰孩。

如此一來耶律氏真的徹底在契丹的歷史中消失了。

整個巨母城膽戰心驚,沒想到居然會出現這種事情,唯獨劉家的家主劉五常安之若素,幸好自己沒有參與其中,那些廢物真的以爲自己能成事?

若是有機會,劉家早就動手了,也不必私下去找大宋使者。

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
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