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

五天的時間,短短五天趙禎的火車便從東京城抵達析津府了,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從沒有要知道兩地的距離放在往常要走三兩個三個月,即便是富人有馬車也要一個多月才能抵達。

這速度即便是王語嫣都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她沒覺得用了多久,彷彿昨天才離開東京城似得,雖然還是在析津府的城外,但卻已經能看見高大的皇城闕樓,和不知邊際的北京城了!

析津府她雖然沒來過,但真定府卻去過,王語嫣還記得當初自己隨父親前往真定府的姑姑家,路上便用了一個多月,這析津府還在真定府的北邊嘞!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短短的五天時間卻讓大宋花費了近五年,從趙禎北伐開始的時候,鐵軌便開始鋪設,無數的匠人勞役風餐露宿,只爲把兩條鐵軌鋪設到析津府。

同時這鐵軌的鍛造也使得大宋的鍊鐵鍛造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大宋的鐵器水平已經不可小覷。

火車最重要的便是它的持久耐力,和後世火車不同,大宋的火車還沒有設立站點,只是從東京城一股腦的開往析津府,中間沒有任何停留時間,最多是因爲故障修理一下而已,在火車頭位置負責駕駛火車的趙小五把所有需要的東西都搬了進了火車頭中,還帶着倆個學徒,所以吃飯,睡覺,甚至是洗澡都能輪換。

當火車抵達的時候,趙小五無疑是最興奮的人,火車便是在他的帶領下研製出來的,趙禎在下車之後親自接見了他,並勉勵許多,而且給他授官。

火車上自然只有皇帝以及後宮女眷和皇嗣,官員們的馬車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抵達,北京城的大小官員已經在城門口站的整整齊齊,他們要迎接皇帝的聖駕。

同時還有人山人海的百姓,這是遷都的大日子,官家首先抵達大宋的新都城,析津府中早已是萬人空巷,誰不想一睹皇帝的天顏?從今往後他們便是天子的腳下之民。

多虧官家仁德,他們不用搬離原本的家園,從而縱身一躍成爲都城的百姓,他們的心思再粗也能明白趙禎的苦心,官家根本就沒必要把析津府的城池擴建的如此之大,這種耗時耗力的事情,就是爲了讓百姓不遭罪。

東京城的百姓將近百萬,即便不全部跟來,幾十萬的人口原本的析津府也安置不下,官家費力的擴建城池不就是想把析津府的百姓也留下來嗎?

同時擴建還在繼續,析津府的勞役已經開始建造更大的城郭,據說這裡纔會是析津府的外城,一下又爲當地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工作,現在凡是大宋朝廷招募的勞役,都會給出相當豐厚的工錢,一點也不輸與子在工廠做活的所得,並且能吃得飽。

析津府的生活環境甚至要比東京城的還要好,而現在的析津府已經正式改名爲大宋的北京,從而取代東京城成爲大宋的京畿之地。

在唐朝,當時將唐長安城周邊地區分爲京縣,赤縣和畿縣,京城所管轄的縣爲赤縣,京城的旁邑爲畿縣,統稱京畿,而大宋沿襲唐制,在京畿之地的範圍內,劃出了京畿路。

背嵬軍的騎兵先一步抵達,肅清道路擺設儀仗,官員和百姓便一下子涌了上來,裡三層外三層的把五里亭圍的住,就等着一觀陛下的天顏。

而析津府的官員更是緊張的不行,因爲他們只是析津府的官員,並非京朝官,雖然遷都之後他們的品級也會成爲京朝官,但並沒有長久混跡於東京城的官員來的從容,原本只是一府之地的官員,現在突然成爲京朝官,自然讓他們有些不適應,許多人甚至還是年輕的小官,並未經過多少勘磨嘞!

隨着九聲炮響,趙禎的聖駕緩緩出現,而後面彷彿貨車似得拖着宮中各式各樣的物品,趙禎都覺得尷尬,王語嫣這是瞪了一眼薇拉和楊采薇二人,其實她的東西纔是最多的……

和官員的互動很快結束,因爲這些年輕老實的官員一點也不善於溜鬚拍馬,他們覺得最要緊的便是讓官家趕緊進入析津府,不,北京城的皇宮休息。

在王語嫣看來,東京城的御道已經足夠寬闊的了,但和眼前北京城的御道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寬闊的御道足有二十丈之寬,而在鱗次櫛比的房屋店鋪之間卻不顯得清冷。

百姓們全部都站在御道兩旁躬身施禮,這是最皇帝的尊重,也是對趙禎仁慈的感激,天家受之無愧!面對數十萬的百姓的躬身行禮,上至垂垂老矣的老人,下旨牙牙學語的孩子,趙禎心情激盪,這些都是自己的子民,都將成爲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情不自禁的拉着王語嫣下車,連皇帝皇后都下車了,身爲皇妃的薇拉和楊采薇自然坐不住,拉着皇嗣也趕緊下車,於是析津府的萬歲之聲便轟隆隆的響起,山呼海嘯,震碎蒼宇。

趙禎就這樣帶着全家從御道上一直走回了皇宮,百姓們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激動萬分,官家的仁德和親民果然名不虛傳!

而但王語嫣等後宮三女看到了析津府的皇城之後便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已經在東京城的皇宮住慣了的他們第一次看到如此恢宏的建築,楊采薇感覺到的是震撼,而薇拉這是仰望。

王語嫣最爲鎮定,但卻喃喃自語:“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官家,咱們以後住這裡?豈不是如秦之阿房!”

趙禎長嘆一聲道:“沒錯咱們天家以後都住這裡,自我天水一朝建國,便定都開封東京城,受地勢所限,宮闈狹小,不能向外延伸,有損百姓之家,只可精雕細琢極盡無暇。

而如今朕遷都析津北京城,地勢開闊,北有屏障,雖是虎踞西北,卻也是有擴建宮城之意,一顯天子氣象。”

王語嫣三女對視一眼連連點頭道:“官家所言極是!極是!”在她們這些女人的心中,自己夫君在政治上的選擇自然是沒錯的,而她們則是更爲看重北京城皇宮的寬大氣派。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