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

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

李府大門外。

看守府門的僕從,都看到那中年男子走來,紛紛提前讓開路,就連一直與阿翁說話的僕從,也連忙後退讓到一旁。

“唉!不想見到誰,偏偏就是誰在!”

阿翁看到那名綢衣男子,皺起眉頭,一臉無奈的感嘆一句。

看着身旁伏子厚一臉疑惑的模樣,阿翁小聲的告訴伏子厚,那中年男子,便是李綱二子李靖節。

最開始,約定嫁給伏家的李家第四女,便是他李靖節的女兒,後面也是他派人去伏家,說用侄女替換自己的女兒。

“早些年,聽說在李綱所有兒子中,就他常年在家中,說是苦讀聖賢書,結果本事沒多大!整日都想着爲女兒找個如意郎,還非挑望族子弟不可,哼!”

阿翁那凌亂的頭髮下,說完,還板着一張臉,眼裡滿是不喜。

“叔父!叔父!”

李靖節走出大門,人未至,便先拱手行禮,隨即滿臉笑容的快步來到阿翁面前,彎腰行禮。

“伏叔父!你老今日怎麼來了?”

起初聽到僕從稟報,李靖節還滿臉驚訝,不敢相信,直到眼下看到伏老,看到數步外,那一家老小,他這才相信,伏家真的拖家帶口,來到蓨縣。

“他們可有怠慢叔父?”

李靖節那略微發福的臉頰上,滿是關心的詢問道,看向一旁看門的扈從。

六個看門的家僕,此刻一臉心驚膽戰,聽着李靖節的詢問,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一老一少,居然能讓李靖節如此重視。

幸好方纔他們沒有趕人走!

“沒有,都好着呢!來來來,過來!”

阿翁擺擺手,也沒有與李靖節廢話,示意李靖節上前兩步,隨後揹着那些家僕,抓着李靖節的手。

“叔父問你!當初,你們李家與伏家的婚約,還算嗎?”

阿翁感受着天寒,看向李靖節,皺眉輕聲問道。

李靖節聞言,一臉驚訝的看向阿翁,隨後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叔父,這自然是算!”

李靖節開口應道。

看着眼前的伏老,李靖節清楚,父親與伏老是多年好友,早年父母還受過伏家恩惠,當年若非是自己擅作主張的原因,也不會讓伏老與父親那麼多年不聯繫。

也因爲這件事情,讓父親至今都還對自己心有不滿,那麼多年,就算自己偶爾去看望父親,父親也從未給過自己好臉色。

眼下看着伏老親自登門詢問婚約,李靖節想起當年,自己硬着頭皮派人去伏家的事情,想起事後父親那暴怒的模樣,一臉苦笑的後退一步。

“叔父!還請叔父原諒侄兒!那年侄兒也是看着父親在朝廷上,被奸人針對,孤立無援,方纔擅作主張!還望叔父莫要怪罪侄兒!父親這些年,一直都對此事耿耿於懷,與侄兒甚至都不想見面!”

李靖節看着伏老,對着伏老拱手彎腰道歉道,語氣滿是誠懇、愧疚。

一旁。

站在阿翁身邊的伏子厚,看着李靖節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居然在阿翁面前如此謙遜,有些驚詫。

特別是李靖節道歉解釋的模樣,是伏子厚從未料到的。

要知道,當初是李靖節,親自派人去的伏家!

按道理,換做一般人,如今就是礙於面子,也會對伏家十分抗拒,甚至毫不誇張的說,甚至是敵視伏家。

可方纔李靖節看到阿翁之時,不僅快步跑出府,眼下更是當着家僕與伏家人的面,對着阿翁道歉,承認昔日自己過錯。

只有接觸過人情冷暖,才知道眼下李靖節的這番舉止,到底有多難得。

而且看着李靖節提及李老之時,眼神露出的苦澀。

這也讓伏子厚,對那從未見過的李老有些好奇。

雖說自漢開始,世人都十分重視一個人的孝道,數百年下來,經歷天下動亂、南北朝,在很多家族內,更是開始形成‘孝’大於‘忠君’,但放眼天下,除去望族,也不會每個人都如此。

怪不得隋文帝一開始會讓李老去輔佐隋太子楊勇。

“依賢侄之言,那如今,你父親已然歸隱,不在朝廷!侄兒你是願把女兒,許配給我伏家了?”

阿翁聽到李靖節的解釋,笑了下,反問一句。

“叔父……”

李靖節一時語塞。

看着李靖節一臉苦笑爲難的樣子,阿翁氣不打一處來。

“你小時候什麼性子,老夫看不出?還與老夫耍心眼,看不起我伏家就是看不起!說那麼多!”

阿翁皺眉起來,一臉不耐煩的訓斥道。

“叔父!侄兒不敢……”

李靖節想起小時候,還受到伏老夫婦照顧,眼下看着伏老生氣的樣子,一臉心虛,想要繼續解釋,卻看到伏老不耐煩的擺擺手。

“能算婚約就好!老夫已經不求太多!”

阿翁看到李靖節那一臉笑容,實在是笑不出來,便看向伏子厚:“厚兒,拜見你伯父!”

伏子厚聽到阿翁的話,擡起手,對着李靖節行禮。

“子厚,拜見伯父!”

伏子厚開口說道。

與阿翁不同,阿翁是認識李靖節,所以纔會因爲李靖節的舉動,而生氣,但伏子厚卻不一樣,不僅從未見過李靖節,甚至此前聽都沒聽過,對李家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李家看不起伏家這句話上。

故而方纔來到蓨縣後,心中想起李家,都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然而眼下看到李靖節的種種舉動,如此尊敬阿翁,伏子厚反倒是鬆口氣。

伏子厚清楚‘伏李’之間,真正關係密切的人,一直都是阿翁與李老,而非伏家之人與李家之人。

這就相當於苛求一個毫不相干的外人,要待你如何如何。

對方沒有阻止伏李聯姻,只是不願意把女兒許配給自己,想要把女兒嫁給更好的人家,伏子厚不是小孩,能理解,知道這是之常情。

況且其實看着這李家伯父與阿翁交談,看着對方的舉動,伏子厚也感受到,這個李家伯父,並不是像磊家那般打心底看不起伏家,只是希望用女兒,與那些望族聯姻。

“賢侄!”

聽到伏老的話,李靖節這時候方纔看向伏老身旁的少年。

得知眼前這少年,這就是本該與自己女兒有婚約的伏家子弟,本該是自己的女婿,李靖節那略微發福的臉頰上,也不由得有些尷尬。

“賢侄當真是一表人才!”

李靖節誇讚道,看向一旁的伏老,擔心伏老又說自己,連忙看向伏子厚。

“賢侄如今來到蓨縣,伯父這些年在府中,多有藏書,賢侄日後有空,儘可隨意觀閱!等過些時日,伯父也爲賢侄引薦一些士族俊傑,多結交好友!等到賢侄日後有想出仕之念,與可與伯父說一聲,伯父定會爲賢侄去謀一份差事!”

李靖節笑着說道,一臉和善的看着伏子厚。

“子厚,多謝伯父!”

伏子厚拱手感激道,對於眼前這個伯父,倒也有一個具體印象。

阿翁也聽出李靖節這是在彌補伏子厚,想到子厚能結交士族子弟的種種好處,臉色這才緩和下來。

“叔父一路舟車勞頓,還請進府,侄兒立即讓人備宴!”

李靖節見狀,連忙邀請伏老一家人進府內休息,並且讓人去府衙,爲伏家置辦一處住所。

“能有一處容身之地就可以,備宴就不用麻煩,你將婚事確定下來就行便!”

阿翁搖搖頭。

李靖節見到伏老連李府都不想再進去,臉上滿是苦笑,正準備繼續懇求。

這時候,李家府邸內,一個老婦人,正在幾個年輕婦人的陪同下,拿着柺杖,一瘸一拐的走來。

“黎陽!黎陽!”

老婦人看着伏老喊道。

伏子厚注意到,阿翁見到那老婦人到來,眼中浮現一抹懷念,隨後更多的,還是有些慍怒,看到老婦人走來後,直接扭頭看向一邊。 “母親!”

李靖節看到母親出來,連忙行禮。

老婦人看都不看一眼李靖節,徑直來到伏老面前,望着眼前伏老那凌亂的頭髮,滿臉褶皺的樣子,不由得紅着眼。

“黎陽!可還是怨恨於我?怨恨當年我沒攔着我那逆子?”

老婦人輕聲問道,看向伏老,眼中滿是愧疚。

李靖節聽到母親罵自己,不敢反駁,看着一旁妻子看過來的眼神,感覺有些奇怪,還以爲妻子是擔心女兒,李靖節隨即,嘴脣微動,示意其放心。

“黎陽!當年楊素、蘇威那些人,無一不是位高權重,無一不是想置文紀於死地,這逆子的確做法不妥,但那時候我們李家,是真沒有辦法,故而我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後,待文紀辭官,我便立即派人去伏家,卻一直未見你回信!如今你來到李家,若是能不計前嫌,我李家依舊用四女,嫁到你們伏家……”

老婦人一隻手擦着眼裡的淚水,隨後淚眼看向伏老許諾道。

聽着老婦人的話。

在場之中,不管是伏子厚,還是不遠處的劉老、陶氏等人,都清楚的看到,李靖節夫婦臉色一變,紛紛露出驚愕、慌張的模樣。

“早些年,我與文紀都受伏家恩惠,黎陽~!你是知道的,若有辦法,我又怎會不顧李家名聲!”

老婦人滿是哀求的說道。

看着老婦人流淚,伏子厚看到阿翁臉色緩和下來許多。

這時候,阿翁皺起眉頭,看向老婦人。

“你何時派人去過伏家,爲何我從不知道?”

阿翁開口質問道。

老婦人聽着伏老的話,神情一怔,有些疑惑,隨後也明顯察覺到什麼,頓時轉過頭,看向二子李靖節。

“是不是你,你這逆子……”

老婦人渾身顫抖,怒目圓睜的看着李靖節,舉起柺棍沒有上前,可是淚眼中,露出的失望,卻逐漸變冷下來。

“母親,不是孩兒!真不是孩兒!”

李靖節連忙否認,表明這件事與自己無關。

李靖節比誰都清楚,若是自己真做出那樣的事情,父親怕是第一個,就把他趕出家門。

這與派人去伏家的事情,可完全不是一個性質,自己不讓女兒嫁娶伏家,理由是想通過與其他望族聯姻,從而幫助父親,這也是父親爲何動怒,甚至不願見自己,但也沒有把自己趕出家門的原因。

母親派人去伏家這件事,李靖節從始至終都不知道。

“把管家叫過來!”

老婦人看着兒子的神情,似乎不像作假,頓時呼吸急促,拿着柺杖,不斷全力敲打地面,那滿是淚痕的老臉,滿是怒容。

看到老婦人的摸樣,聽着那滿是怨恨的聲音,別說李靖節被嚇到,就是伏子厚與陶氏、張氏等人,都心中一跳。

那些李府的婦人,也都是第一次見到,老婦人如此動怒的摸樣。

很快,聽到老婦人的吩咐,兩名僕從連忙朝着府邸內跑去。

“黎陽,這件事我會給你一個交代!”

老婦人轉過身,看向伏老,開口保證道。

老婦人的話音方纔落下,李靖節的夫人,突然渾身顫抖的跪了下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娘……是我!”

李靖節一臉錯愕的看着妻子。

在衆人的目光下,老婦人緩緩轉過頭,看向李靖節的妻子周氏。

“娘,我錯了!”

周氏看着老婦人那冰冷,毫無情分的眼神,哭喪着臉,一邊落淚,一邊跪着上前哀求着。

作爲李靖節的妻子,周氏在李府那麼多年,她也是頭一次見到,老婦人看向自己時,露出毫無情分的眼神。

害怕被趕出家門,周氏連忙看向伏老:“伏叔父!伏叔父,是侄媳錯了!侄媳錯了!!!”

“行了行了!我今日來,是逃難的,不是看你們李家爭吵的!你也別先怪她,我問你,你方纔說的可是真的,用你李家的四女兒嫁給我們伏家?”

阿翁看向老婦人,一臉不耐煩的摸樣,隨後好奇的問道,質問老婦人說的是不是真的。

看着那周氏,得知誤會,阿翁整個人都狠狠的舒口氣,也不想看着李家真的因爲自己,鬧出什麼醜事。

一旁的伏子厚,看着阿翁的面色輕鬆下來,知道阿翁一直以來的心病,直到這一刻,終於得到解開。

昔日在村子時,伏子厚還很好奇,爲何李家對伏家做出這樣的事情後,阿翁如此生氣,甚至斷絕來往,但對於這件事,卻對自己隻字未提,也從不讓父母,甚至是伯父、伯母,與自己說。

如今看着這老婦人,伏子厚終於知道原因。

阿翁心中一直都記得李綱夫婦!

不說出來,也是不想讓自己記恨李家,更不想讓這件事情傳出去。

至於周氏。

只能說這便是這個時代的弊端,因爲消息不靈通,很容易出現什麼差錯,被人利用。

周氏不願意讓女兒嫁給伏家,所以便私下找到管家,讓管家違背老婦人的決定。

雖不知道周氏用了什麼方法,但那管家,恐怕要有劫難。

一個能背叛家主的管家,不管在哪裡,最好的下場,也會被驅趕離開。

“回府在處置你!”

老婦人似乎也察覺到阿翁的意思,面色這才緩和一些,沒有讓周氏起身,只是轉頭看向阿翁。

“自然算數,先進府!昔日的事,黎陽你要打要罵,今日李府,不會有一人有怨言,但先進府裡坐坐,休息一番!至於婚事,都依你爲主!”

老婦人輕聲看着伏老說道。

看着伏老,老婦人忍不住回想起,那些年,她與良人寄居在伏家的日子。

“那行,你讓你兒子,去給我伏家置辦一套府邸,要好的!”

阿翁聽到老婦人的話,直到這一刻,方纔露出笑容,看着老婦人那泛紅流淚的樣子,笑着笑着,眼睛也有些水潤。

“好!城裡有多大,就要多大,實在找不到,就住在李府!”

老婦人見狀,喜極而泣,笑着說道。

直到這時候,老婦人方纔看向伏子厚,隨後看向阿翁。

“二郎之子,伏子厚!”

阿翁笑起來,爲老婦人介紹。

伏子厚見狀連忙向老婦人行禮,這時候一旁其他李府婦人、侍女,以及跪在地上痛哭的周氏,方纔知道,原來伏老身旁的少年,便是伏子厚,與李家有婚約的人。

“好好好!”

老婦人看着伏子厚,彷彿看着自己孫子,擡手讓伏子厚不用客氣。

伏子厚對李家的印象,都在阿翁有怨氣的描述中得知。

李綱的人品不好,家教不好,是不會被三朝皇帝選中。

選擇李綱一家,也是誰都希望自己的孃家,不說全都是好人,但至少不希望有壞人。

這章有些亂,但很多事情的來由都在其中,其中很多淵源後面看到李綱時,都會知道

新書期帶刀努力更新,求求有月票的大大能給月票給帶刀。

因爲一直捱罵,帶刀很多時候都偷偷看評論,不敢回覆!

謝謝一直送月票給帶刀的讀者大大!

(本章完)

第86章 收降卒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90章 人呢?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6章 出事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32章 六女李奼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6章 辭別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38章 交談,合作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109章 敵潰!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09章 敵潰!第23章 親情第34章 髮簪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章 出事第109章 敵潰!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
第86章 收降卒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90章 人呢?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6章 出事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32章 六女李奼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6章 辭別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38章 交談,合作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109章 敵潰!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09章 敵潰!第23章 親情第34章 髮簪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章 出事第109章 敵潰!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