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

承光殿中,茶案上冒着熱氣的茶,有兩杯。

飲茶的主客,只剩一人。

皇帝出神地看着何心隱方纔坐過的地方,不知在想什麼事情。

站在遠處的張宏正要上前,卻見中書舍人靠近皇帝,又默默站定。

王應選合上了白淨如洗的起居注,快步地挪到皇帝身後:“陛下,方纔奏對時,臣耳聊啾而戃慌,聽得不甚清楚……”

朱翊鈞這纔回過神來。

他回過頭,就看到王應選一臉脾約的表情,顯然是不知道起居注該怎麼記。

朱翊鈞忍不住失笑:“卿可以聽清楚。”

哪怕原話被記下也無妨,最多也就是個何心隱早有不臣之心,被皇帝反脣相譏而已——他這番言語當然是挖苦人的反話,不然呢?難道朝臣敢理解成皇帝教人造反?

但王應選沒有立刻退下去。

他猶豫片刻,還是忍不住開口道:“臣不明白,陛下爲何要與樑汝元說那番話。”

一番奏對,王應選不明白的事太多了。

作爲中書舍人,記錄起居注的皇帝心腹,自然是皇權特許的有惑就問。

朱翊鈞緩緩站起身來,神情莫測:“朕想說,也就說了。”

他當然知道王應選的意思。

無非是要利用何心隱,說點場面話,蘿蔔大棒的老套路,依舊能隨意驅使。

根本沒必要說那番話——以至於連這位中書舍人,都分不清真假。

但,就像朱翊鈞的回答一樣,他想說,也就說了。

王應選再度追問道:“陛下廟算高絕,臣還是不明白,樑汝元已經耳順之年……”

未盡之語,自然是何心隱都快死了,既不可能出獄就收拾東西謀反,也不可能因爲皇帝一番話就幡然悔悟,誓死效命。

一堆無用功,難道就爲了過過嘴癮譏諷何心隱?

朱翊鈞聞言,突然嘆了一口氣,語氣有些寂寥:“卿當然不明白,既看不明白何心隱,也看不明白朕。”

“這些話,又哪裡只是對何心隱說的呢?他教授的徒子徒孫,他交遊的黨朋會社……”

朱翊鈞頓了頓,看向王應選:“當然,也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王卿。”

王應選一驚。

只以爲皇帝在敲打自己,他連忙就要請罪。

朱翊鈞擺了擺手,將他打斷:“一時半會與你解釋不清,今日奏對,卿只需知道,革新朕要大權在握;治政朕需廣納意見;掌舵……朕就要往前多看一些了。”

王應選若有所悟,愁眉緊鎖,一時無言。

朱翊鈞看着陷入沉思的王應選,:“當初鄧以贊值萬壽宮的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多聽多看,朕更看好你。”

小王畢竟是萬曆二年的進士,比之鄧以贊而言,短於老練,卻勝在思想上跟得緊。

朱翊鈞說罷,拍了拍王應選的肩膀,便轉身走回御座。

張宏見狀,連忙上前行禮:“奴婢去請梅參謀。”

見皇帝點了點頭,他這才緩緩退了出去。

……

何心隱再度回到了他熟悉的順天府大牢,神情惘然地席地坐回了角落。

面聖之後,一身罪刑消了大半。

今年指斥乘輿一案,以及萬曆三年二月揚言首輔專制朝政一案,分別由皇帝本人表態,以及替首輔大度,一筆勾了銷——也就是案犯與當事人私下和解了。

逃戍一案,則是重新發配爲沈鯉帳下的稅兵——就像他的老師顏鈞一樣,發配貴州充軍不過七日,就被俞大猷請去帳下做了軍師,合理合法。

也只有嘉靖四十年玩弄讖緯一案,以及妖道金雲峰慫恿土司謀逆,無辜被牽扯一案,還需要等着審結了。

後者本身就跟何心隱沒什麼關係的冤案,至於前者……反正他是徐階的脅從犯,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國朝優容老邁,也就奪去功名的刑罰值得一說罷了。

如此,便是何心隱安心坐牢,等沈鯉休沐到年後,再一同去山東拜會衍聖公。

這樣倒也遂了何心隱的意,正好給他騰出時間,整理一番今日所得的感悟。

這時,大牢外響起談話的聲音。

何心隱聽到聲響,擡起頭來。

只見牢頭點頭哈腰引着兩人走了過來,赫然是府尹公子王象晉,以及左僉都御史協理院事耿定向。

“還請兩位長者長話短說,否則我父發覺,定然要打斷我的腿。”

王象晉朝着牢裡的何心隱拱手一禮,心虛地叮囑了一句。

說罷,就轉身離去,顯然是糾纏那位府尹父親王之垣去了。

何心隱看着王象晉的背影,好奇與耿定向問道:“朝廷沒有爲難這些士子罷?”

耿定向招了招手,示意牢頭打開獄門。

他捂着鼻子往裡走,口中甕聲甕氣解釋道:“說大度也算大度,說爲難也算是爲難了。”

“皇帝讓當日犯上諫言的士子務農耕田,挑糞堆肥,便不再追究。”

“王家子整日泡在糞缸裡怡然自得,不僅被皇帝輕輕落下,還賜了些好物,以示恩賞。”

“趙家子以皇帝折辱過甚,不肯屈就,被革了功名,趕回南京了。”

皇帝這要求,朝臣自然沒有求情的餘地,士人農桑嘛,誰不說一句教化有方?

挑糞堆肥,那都是正經活。

怎麼,皇貴妃幹得,你士子就幹不得了?

何心隱聞言也不覺得奇怪,要說舉大旗講正確,皇帝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

時間有限,不便在這個話題上多說。

何心隱盤膝坐在地上,直入主題:“衍聖公家侵佔田畝,魚肉赤民,陛下想讓我爲前驅。”

耿定向接過牢頭遞過來的蒲團,正要放在長凳上盤膝坐下,聞言動作不由一滯。

他驚疑不定地看向何心隱:“夫山應下了!?”

何心隱坦然點了點頭:“我看了卷宗,鮮血淋漓,不能不應。”

耿定向痛心疾首:“糊塗!”

他伸出一根手指,來回指着何心隱,顫聲道:“這事哪裡輪得到你來做!”

“上到海瑞、陳吾德,下至沈鯉、餘有丁,朝廷這麼多大員,誰會辦不了一個世家!?”

“不過是皇帝不忍見他們身敗名裂罷了!偏偏讓你趕着湊上去!”

何心隱沉默片刻。

這道理他自然明白。

聖人世家,辦狠了就是欺師滅祖,身敗名裂;應付了事就是欺君罔上,愧對蒼生。

皇帝正要讓他這個草民去打頭陣,朝廷才能作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白蓮花模樣,也好保全沈鯉、餘有丁這些人的身後名。

但,即便知道,他仍舊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

何心隱沒有去看耿定向,雙眼放空,喃喃道:“天地間自然有一杆秤,無論是皇帝,還是聖人世家,都得上去稱量。”

耿定向站起身,在逼仄的大牢中來回踱步,走來走去。

“那能一樣麼!”

耿定向面朝牆壁,語氣中帶着一絲焦躁:“皇帝是皇帝,犯上直諫是士人的本分,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

“孔家是什麼!是聖人的衣冠冢!你若是敢掀了聖人的衣冠冢,在士林中恐怕就要臭名昭著了!”

何心隱搖了搖頭:“我爲赤民張目,公道自然人心。”

耿定向霍然回頭,瞪向何心隱:“公道只有一時!”

“是!有皇帝撐腰,有孔家侵佔田畝的事情,此行你必能將孔家打成過街的老鼠,羣情洶涌,所向披靡。”

“之後呢?”

“皇帝一死,天下人都會爭相替孔家翻案!”

“屆時皇帝尚且有人替着說話,你恐怕就是個迎逢上意,欺師滅祖,廢弛國粹,斫喪斯文的身後名!”

凡是對孔家出手過的,別看當時人人稱快,要不了多久就是狂風驟雨一般反攻倒算——甚至都不需要誰主導,酸腐士人們讀着孔家挨欺負的歷史,自己就哽咽上了。

什麼譭棄典章、陵遲風教、隳壞舊制、盪滌故實……帽子數都數不過來。

若非如此,這次皇帝怎麼不讓海瑞去了!?

何心隱迎上耿定向的目光,思索片刻,鬼使神差道:“我自詡爲天下元元赤民張目……”

“若是因開罪儒宗便被壞了身後名,只能怪我太過羸弱,辜負了赤民大望,讓他們仍舊意不能表,口不能訴,以至不能爲我正名。”

“越是如此,我越是應當義無反顧。”

耿定向聞言,臉上恨鐵不成鋼的神情立刻僵住。

他愕然看向何心隱。

這話,實在不像是何心隱能說出口的,莫不是皇帝開了什麼難以拒絕的條件?

何心隱見耿定向失語,也不在這事上糾纏,繼續說道:“此番喚子衡前來,還有一事,我欲解散四門會。”

何心隱面色坦然。

耿定向再驚。

牢房乾燥敞亮,是順天府爲數不多的“上等牢房”,兩人一站一坐,一時間兩人大眼對小眼。

耿定向百思不得其解,眉頭緊皺:“何以至此?”

何心隱搖了搖頭:“會是理應志同道合者所集,如今我陡然驚醒,發覺自己道途竟不甚清晰。”

“既然如此,又何必廣聚千人,陪我自娛自樂。”

他頓了頓,懇切道:“我要重新修持,從士人之間迴歸鄉野,直到爲我的經學,找到一條能夠攀援的道途。”

四門會招納四方之人,少說也有千人,雖遠不如歷史上復社動輒“從之者幾萬餘人”的規模,卻也是不小的組織。

何心隱三言兩句之間,竟然說棄就棄。

直讓耿定向感覺陌生。

他定定看着何心隱:“夫山心意已決?”

何心隱點了點頭:“待我明晰道途,再與子衡論道。”

耿定向張嘴欲言,有心再勸。

但轉念間,又思及何心隱接了找茬孔家的差使,這一身的名望日後恐怕岌岌可危……

耿定向臉上陰晴不定,半晌之後,才憋出一句話:“既然夫山心意已決,那我亦不多勸。”

“稍後我便去信與羅汝芳、程學博他們,說明此事。”

耿定向先後歷徐階、高拱、張居正、申時行四輔,皆能無齟齬,靠的就是八個字——交遊廣闊,不偏不倚。

凡遇大風大浪,必然隔岸觀火。

此時有了主意,耿定向很是乾脆地與何心隱拱手道別——就像歷史上作出的選擇一樣,彼時何心隱下獄,其恐受牽連而無動於衷,坐看何心隱身死,惹得李贄當場與耿定向翻臉,指斥爲“假道學”。

何心隱起身回禮,默默目送耿定向。

他看着這位經年好友,心中想着方纔其人對孔家侵佔田畝的態度,腦海中突然升騰起一股明悟。

朋友,未必是同道。

既然如此,集會又應該以什麼爲準繩呢?

何心隱再度扯過蒲團,縮回了牢房的角落,思索入神。

……

萬曆七年,臘月十二。

臨近還有十餘日就過年了,凡是漢人所在的地方,無不是除舊迎新,年味十足,比如塞外的歸化城,四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歸化城聽名便知,與塞外蠻夷歸順天朝得的賜名。

事實也卻是如此。

俺答汗自隆慶五年歸附之後,便老老實實做起了天朝順民。

萬曆三年俺答汗爲了討好上邦,主動修建了漠南第一座城市庫庫河屯(呼和浩特),朝廷賜名歸化城。

這座城池,已然成了雙方永世修好的象徵。

當然,永世修好,往往有不好的時候。

譬如今日。

一份來自明廷的詔令,讓弘慈寺大殿內的氣氛,頗爲凝重。

殿內都是各部的貴人,爭相傳閱明朝皇帝的詔令。

三娘子則是大馬金刀坐在主位上,珠鈿綴簪珥,一身縷金裙,作爲大汗的妻,一身着裝甚至比大汗還要華貴。

丙兔分了家,今日雖然來了,卻是自己做自己做的主,坐在靠着三娘子的位置。

不彥皇臺吉、切盡黃臺吉等人依次落座。

只有俺答汗不在殿內。

因爲俺答汗此刻重病纏身,臥牀不起,能不能過完這個冬天,都是兩說。

“明朝的皇帝,在對我們發怒。”

三娘子是佛殿內唯一的女流之輩,此刻卻當仁不讓率先開了口。

丙兔坐在三娘子下手,立刻接上話頭:“石茂華到過歸化城求見大汗,明朝的皇帝知道,認爲我們冒犯了他。”

他說話之間,頻頻打量這位名義上的母親,不時抓撓大腿內側。

“我們可以找到石茂華,送給明朝,來請求不用去京城下跪。”不彥皇臺吉說出了他的想法。

說到這事,殿內氣氛頗有幾分愁雲慘淡的感覺。

丙兔冷哼一聲:“早就找不到了!最開始就應該砍了他的頭,還給明朝的皇帝。”

切盡黃臺吉冷睨了他一眼:“當時你就可以拔刀的,不是站在馬屁股上放炮。”

丙兔最受不得譏諷,聞言當即勃然變色。

他一拍桌案,霍然站起身來。

“咳咳。”

這時候,三娘子的咳嗽聲響起。

兩人立刻偃旗息鼓。

三娘子如今年不過三十,舉手投足之間,一股經年掌權的威嚴呼之欲出:“已經發生的事就不必再爭了。”

“而且,明朝的皇帝,不一定是因爲石茂華到過歸化城而發怒。”

“現在土默特部失去了頭狼,是最虛弱的時候,我很懷疑明朝皇帝的意圖。”

這一番話,直讓殿內衆人面面相覷。

三娘子口中的失去頭狼,並不是說俺答汗已經死了,而是說沒有了統率部落的威望,跟死了沒有什麼區別。

三年前,俺答汗出征瓦剌,大敗而歸,留了一身暗傷。

去年的三月,俺答汗又長途跋涉前往青海乞佛,吃齋禮佛。

歷時一年數月不在部落中統率羣狼。

直到俺答汗上月返回歸化城,衆人本以爲要狠狠彰顯頭狼的武力。

結果,俺答汗剛一下馬,就躺上了病牀,還是重病。

這就自然而然讓部落衆人升起了挑戰之心——在蒙古,失去力量的頭狼,也就失去了威望。

切盡黃臺吉是第一個出面試探的。

他在崇佛的俺答汗病牀前,向所有人宣稱,俺答汗帶回來的僧人是騙子,施展的佛法沒有益處,不能救合罕的黃金性命,必須要除掉俺答汗身邊這些僧人。

俺答汗聽聞,竟然只能躺在病牀上,語氣懦弱地爲那些僧人求情,而不能懲罰切盡黃臺吉。

於是,部落的人都看出這位大汗病重。

俺答汗的大兒子辛愛黃臺吉,立刻分家,帶走了土默特部大批人馬。

甚至大膽上書明廷,希望俺答汗死後能夠跟母親三娘子合婚,挺進孝道的同時,名正言順繼承順義王的封位。

與此同時,左翼各部似乎也察覺到了一些情況,集結精騎,開始征服右翼的小部落,搶奪成羣的牛羊。

不僅如此,甚至連板升的漢人,都開始敢試探性地減少向歸化城輸送的糧食,延緩建造佛殿的進度。

對此,俺答汗一概不能出面應對,在部落中已經跟死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明廷的皇帝也將怒火傾瀉而來……

一時間,衆人也想到了某些不好的可能,神情都凝重起來。

“我決定了。”

這時,三娘子再度開口。

衆人目光立刻匯聚。

三娘子站起身來:“大汗留在部落,不要去京城,我獨自前往,面見明朝的皇帝。”

話音剛落。

丙兔立刻起身,高聲否決道:“母親掌握一萬精騎,是部落的靈魂,不能輕易離開。”

三娘子搖了搖頭:“大汗病重臥牀,長子辛愛黃臺吉不肯聽令,土默特部只有我能說了算。”

“不必再勸,明日我就去見那位名叫陳棟的宣大總督。”

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12章 爲王前驅,蛩蛩巨虛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第14章 發個單章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77.第76章 鳴野食蘋,夜盡天明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7章 孝事兩宮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203.第198章 帶雪煎茶,和冰釀酒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171.說個事情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171.說個事情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
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12章 爲王前驅,蛩蛩巨虛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第14章 發個單章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77.第76章 鳴野食蘋,夜盡天明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7章 孝事兩宮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203.第198章 帶雪煎茶,和冰釀酒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171.說個事情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第211章 水流雲出,亂點駝酥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171.說個事情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