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數百里之外金兵大營裡所作出的決定趙君自然不知道,隨着他的出現,那隻時空蝴蝶翅膀所扇出的風浪也越來越大,這場靖康年間發生的戰爭已經開始偏離原來的軌道,對於這一點,趙君卻沒有十分在意。
既然應天府相對平靜,趙君的心思就全部放在瞭如何剿滅天目寨盜匪的事情上,王瑞這個時候更顯出了他搞諜情的天賦,不過兩天就帶回來了趙君所需要的情報。
天目寨,沒那麼簡單。這是王瑞見到趙君的第一句話。
“怎麼?對方很棘手?”趙君皺了皺眉。
“倒也不是,有一點我感到有點意思就是這隻盜匪的來歷。”王瑞沉吟着說:“這支天目寨的盜匪曾經是西軍種家軍的一部,其首領就是現在的寨主叫種烈,還是鍾家個旁系弟子。”
鍾家軍!种師道的部隊!趙君聽了猛然站了起來,這個消息也太驚人了!旁邊一直靜聽的賴布衣也一愣忍不住看了看趙君,他知道一些趙君和種家軍之間的關係。
“這個消息可靠?”趙君穩了穩心神,問道。
“那天我帶着兩個兄弟喬裝成商戶路過木王寨,曾經在其臨近的村子一個家農戶借宿過一宿,晚上請房東喝酒想打聽一下木王寨的事情,那個房東酒喝多了無意中說出來的,他說他前幾年給天目寨幹過一段長工,無意中聽說了這個秘密天目寨的盜匪原來是西軍一部,宣和四年不知道什麼原因來到谷熟縣,殺掉了原來天目寨姓木的那個惡霸,順勢佔據了天目寨,就此居住下來到如今。”王瑞解釋到。
宣和四年?趙君嘴裡喃喃道,他也不知道這宣和四年到底是那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是書讀的太少啊。
“宣和四年,官家令童貫統軍北上至雄州討遼,收復燕雲,其主軍就有鍾師道的鐘家軍。”旁邊的賴布衣插話道:“童貫惘顧諸軍將領請求,分派軍隊行動。結果降遼不成,反被遼兵追進,种師道勢單力薄,被迫領軍敗退。最後童貫爲了逃避追究,“於是貫以契丹尚盛未可圖,奏劾种師道”,种師道被迫致仕。這支盜匪估計就是當時敗軍一部,但其爲何沒重返陝西而留在了應天府境內,就不知原因了。”
聽賴布衣這麼一說,趙君就明白了,看來王瑞所獲得的情報準確性極高。
竟然和種家軍有關係,趙君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那個爽朗有些憔悴的明媚女子的身影,她現在還好吧?護送她爺爺的靈柩已經到京兆了吧?
微微的恍惚並沒有持續多久,趙君很快清醒過來,現在不是做小女兒心態的時候,不由得站起來在房間裡踱步。
賴布衣他們已經熟悉了趙君的某些習慣知道凡是面臨重大問題或者決斷,趙君都有跺步的習慣,於是也不打擾,各自靜靜的琢磨所面臨的問題。
過了一會趙君突然停止了走動,看了看賴布衣,發現他坐在桌子邊也望着自己,倒是一副很悠閒的樣子。於是就笑着說:“布衣,是不是有了良策?”
“呵呵,子君不必考究我。想必已經有了主意吧。”賴布衣微微一笑。
“是有個主意,不過考慮不很成熟,我想招降那個種烈。”趙君也不想賣關子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
“子君你是衝着對方爲曾經爲種家軍一部,所以想招降種烈,這倒不是法子,不費一兵一卒能解決此事實乃上策,不過難度頗大。”賴布衣慢慢的說道:“一則雖說種烈爲種家軍將領,但爲何脫離種家軍落草爲寇,是否和大小種略相公有過節,我們不得而知。二則種烈在天目寨已經將近五年,人心思變,現在究竟真正意圖也無法得知。三則即便仍念舊情,但如何讓對方相信我們的誠意?畢竟我們是圍剿他們而來!”
“布衣說的對,難度確實很大,不過值得一試。”趙君下意識摸了摸懷裡那支玉鐲,自從種彥燕送給他後就一直帶在身上,這個秘密只有連最親信的賴布衣都不知道。
“王瑞,你們諜情司繼續探聽關於天目寨的情報,最好能弄清楚這個種烈和大小種略相公原來關係如何。”趙君想了想又對王瑞說道。
王瑞領命而去,只過了一天就帶回了趙君所需要的情報,天目寨那些盜匪原來確實是仲家軍的一部,宣和五年跟隨大中略相公參加了對遼的北伐,雄州一戰不幸戰敗後和大部隊失去聯繫,後來這個種烈聽說大中略相公受到朝廷貶斥,被迫致仕一怒之下竟然沒回京兆,而是到了谷熟縣做起了山大王,不過此人是種家旁支對大小鐘略相公很是尊敬,最初兩年曾動過棄暗投明的想法,但是不知何故,谷熟縣乃至應天府衙門以及軍隊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三番五次前去剿滅,不過都被擊敗,漸漸的種烈也就死了這條心,一心一意做他的山大王。
看來還是張信造的孽啊。趙君已經清楚裡面的問題,不過這些情況暫時沒必要給王瑞說,關心了王瑞幾句讓他回去好好休息,趙君這才和賴布衣一起商量具體如何剿匪。
“關於天目寨這邊以勸降爲主,我立即寫勸降書,子君你過目後再親筆謄寫後派人送過去。”賴布衣說出自己的想法。
儘管決定了勸降,但是趙君和賴布衣商議還是做了兩手準備,制定了兩套方案。他不敢保證這個種烈就這麼聽話。果然趙君親筆寫的勸降書悄悄帶進了木王寨,但整整過去了三天天目寨沒有任何動靜。
不能再等了!趙君決定立即執行第二套方案計劃—以打促談,要給種烈足夠的壓力!於是趙君決定立即行動。
這天清早,趙君的大營就開始沸騰起來,各個都的士兵按照既定方案集合,前面是騎兵,最後是各種輜重部隊浩浩蕩蕩向天目寨方向行軍,裡面還包括着從應天府運來的投石車牀子弩,這是黃天樂利用自己職權強行給趙君營配置,就爲了一舉剿匪成功。
天目寨距離縣城將近二十里路,地勢很平坦,周圍都是綠油油的麥田。趙君的隊伍沿着一條並不寬闊的道路前進,直到中午時分才趕到距離天目寨兩裡遠一個叫草坪院的地方。草坪院也是個村子不過並不大,周圍也是麥田。趙君早就派人徵用了靠近村東的百餘畝麥田作爲駐地所在,原本綠油油的麥子被連根割掉,平整土地。這是趙君第一次野外行軍進行安營,他並很懂古代行軍安營紮寨,所以就做起了甩手掌櫃。多虧有賴布衣從中安排和調度,輜重部隊開始將從搭建帳篷,挖掘壕溝,安裝柵欄忙的不亦樂乎,一直到傍晚天快黑了,一座軍營才總算建立起來。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趙君心裡也不着急,巡查了一番軍營後就回到中軍帳篷後就早早休息,而兩裡外的天目寨的聚義廳裡確是燈火通明,天目寨裡都頭以上的將領全部都集中這裡,氣氛顯得格外緊張。